别对外国智库专家抱幻想
别对外国智库专家抱幻想
库爽生
据报道,中国将在6月份召开“全球智库会议”,邀请二到三百名外国智库专家来华献计献策。消息甫出,一片哗然。对此,我前天写过一篇短文《莫非智慧也是“家花不如野花香”》,提醒有关部门三思而后行,但意犹未尽,再写几行字,以逞“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
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有关部门因此欲向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引智。这种动机可以理解,然而引智路径令人担忧。我估摸,有关部门之所以打算邀请外国智库专家来华献计献策,是因为对国内主流经济学家面对目前的挑战集体失语,拿不出有效的对策来。但是,外国智库专家真的有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困难的锦囊妙计吗?他们真的有“金刚钻”吗?令人担心。
应对国内困难和挑战需要大智慧,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需要深刻理解国情和民情,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所能奏实效的。因此,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问题的大智慧在哪里呢?在中国,不在外国。
各国智库专家熟悉的是本国的国情和民情,是本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他们也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些理论造诣,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绝无常识。要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外国的所谓智库专家,对于中国国情和民情并不熟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并未通晓。面对中国的实际问题,外国的这些“智库专家”只能是学生,绝对称不上是专家。他们是不是诚心帮助中国发展经济还很难说,即便是他们真心实意为中国出谋划策,在对中国没有基本的感性认识的情况下,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很智慧、很切合实际的方案来。
毛主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应对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的正确思想,应该来自从事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中国人民,包括广大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只有在各个层次、不同行业长期工作和思考的中国人民,对于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才最有发言权。
因此,有关部门若真心寻找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金钥匙,大可不必舍近求远。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举世公认,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源泉。关键是身在宝山要识宝,要放下身段,深入群众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症结,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并注重听取那些善于集中民情民智的非主流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研究机构的声音。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思路,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可靠途径。
别对外国的所谓智库专家抱幻想了,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洋人的脑袋也不比中国人聪明。我们担心,邀请外国智库专家得到缘木求鱼,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花了钱,却并没有获得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他们开出的处方并不一定对症良药,客观上有副作用也未可知,因为我们领教过他们那一套。何况,如果要参考或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阅读研究他们的论文论著。哪里用得着忽视本国适用的智慧瑰宝,“骑马找马”,漂洋过海引智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