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容不下的是北外女孩的炒作吗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从话说北外女孩炒作说开去
最近又爆出了北外女孩香奈儿事件的真相:腾讯网与普天同庆联手炒作,似乎很令人震惊,于是乎大众开始大骂起这个想靠炒作成名的王亭亭和这些令人讨厌的喜欢炒作的媒体,似乎民众最最容忍不下的就是炒作成名,骗取了我们宝贵的视线,有人还说骗取了我们的感情,我不知道他们对一个没有见过面的虚拟网络人物之前投入了什么样的感情,要说视线和网络的浏览时间倒是实实在在的占去了些的,不知道这样成名的王亭亭是不是她想要的,难道她也会收到来自各个集团的广告费?难道腾讯网与普天同庆也因此做了免费广告?这两家公司会带来巨大的业绩?这对于一个业务在主要在国内又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来说这样做会如何能提升业绩或是受益大于牺牲的逻辑我还是有点想不通。
但是,北外女孩香奈儿事件会在后续新闻会爆出一些所谓的“炒作证据”却是我情理之中的。近几年来,一旦在网上爆出一些对主流既得利益阶级不利的新闻和言论,先是着力的“澄清”,发现那只是一种被人认为是毫无力度的狡辩而失去群众基础于是处于下风的时候,便会马上在极力证明对方的“不良动机”上做文章,于是抛出炒作论、阴谋论,一棍子将对方打死,被右派痛贬的“先把人打倒在地”的所谓“文革特产”被其用的登峰造极。其实,这种伎俩大家小时候就玩过,小孩子辩不过人家,就一口咬定说:“我不想跟你吵,因为你一看就是坏人,你不配。”这种逻辑是,和主子平等对话,首先对方得也是主子,即所谓平等对话,你们一帮山寨草民想和主子对话就是想把自己定位于平起平坐,就是想炒作而成名,一看就不是良民。于是乎底层的百姓感觉本来和自己都是“同志”的草民,现在有动机想成名爬上去而抛弃我们群众,便不会是自己的同志了,于是乎人人喊打。这可能正是我们的群众深恶痛绝炒作成名的深刻根源。这也正是狡猾的主子们看到这一根源而充分利用便可轻易达到其所需要的结果。真是一箭双雕!可是要想解开这个迷局,似乎很难。
我不知道这样的逻辑还要经历多久,以后是不是只要反映对主流们不利的事实便也会通过强大的媒体充分证明本是反映真实的事件是虚构的谎言,如果那样到也不难判断,只要反向思维就可以获取真实信息,但能这样思维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人依然大多认为新闻都基于真实假设的。香奈儿的博客是qq博客,所以说腾讯网是炒作同谋自然在情理之中,看来这次这个曾为四川大地震带头捐款又号召捐款的企业又要流血了。至于香奈儿本人,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真实的人,如有,估计在将来也会没有了。
为什么大多群众只在乎是不是虚构?小时候我们听了很多虚构但很动人且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们欢乐健康的成长了,我们在乎这些虚构的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吗?难道是因为虚构的,我们会去指责写编故事的作者吗?小马过河的童话是一个当今仍在世的乡村老师写的,我们会去质问他小马真的过河了吗?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炒作也好,真实也罢,这并不重要,事件远远超出它本身。重要的是她反映的体制问题,看看这么多国民的反映和评论,说明体制的确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如果她反映的教育体制问题是乌须有的,我们的教育像恢复高考之初那样体现公平、合理,我想大家也不会这么反映强烈。”其反映的教育体制问题乃至现在体制问题的存在我们大多数不会觉得是虚构吧,至于香奈儿此人真有或无,已没什么好辩论的,关键是这样虚构的事件对现实的进步有意义,那么即使是虚构也是积极的,那是真实的美丽谎言!虚构的事件只是形式,能通过其反映真实的本质,那么这样的事件是有进步意义的。任何事件,哪怕是虚构的故事,只要是把深沉的社会问题引出来的,引导大家一起讨论,越讨论越清晰,从而统一了大家的认识,解放了群众的思想,那么这样的虚构多多益善,怕什么?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了,这难道不是好事?虚构的事件,真实的反映!
生活中比因借助炒作成名而对我们群众的伤害大无数倍的事情比比皆是,炒作成名顶多是牺牲了我们的一点视线和时间,那么假冒伪劣产品、骗人的广告、侵夺国有资产、贪污腐败、压榨民工等等这些直接对我们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更加相关的“虚构事件”为什么不拿出来讨论呢?我们的感情已经被欺骗的不再那么脆弱,想通过炒作而成名这样的事件伤害不到我,至少对我是这样。那么这些事件放到一起,那个是主要矛盾。那个是次要矛盾,我想自己心里都有了一杆秤,自然不会人云亦云,思想自然不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的被人忽悠了,立场便会更加的坚定,观点也会更加的鲜明。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想起毛泽东一次给农民同胞演讲时说的一句话:永远摇摆不定的人,就像在河里游泳,左岸不靠,右岸不靠,最终便淹死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