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是农民的女儿
凯迪论坛中三糊涂老师除了那句振聋发聩的经典语录“穷人作恶不是一般的恶”以外,最近又炮制了一句更有嚼头的语录“偶是农民的女儿”,这话乍一听,特别耳熟,仔细想想曾经说过类似的话的人物来头都不小,这句话具有一定的流行的潜力,很值得推荐,或许会成为本年度凯迪最给力的流行语。
事实上三糊涂老师这句话其实有盗版的嫌疑,这句话的来源是有案可查的,当然就不方便深究了,这句话的本义是值得推荐的,显示了中国人的不忘本的优良品质,但是在众多形形色色人士的演绎之下则逐渐变味,颇有讽刺意味。
网络上的众多心怀叵测的人士对此也演绎了一些很有意思段子,比如说“一个局长为了显示自己亲民,就对自己的下属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他的秘书心想,我肯定不能与局长相提并论,就乖乖的说,我是农民的孙子,局长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新分配来的一个大学生出生于农村,初来乍到也不明白这其中的小九九,便实话实说,我就是农民......”
一般来讲说这话的人肯定就不是农民了,一个农民如果对别人说“偶是农民的儿子(或女儿)”,我估计听到这话的人肯定会费解地回敬一句:“是的,又怎样?”,心里可能在琢磨这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了,而那些早已摆脱了农民身份且位居一定高位的人说这话,似乎才显得有点令人敬仰,听到这话的人大多是怀着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情崇敬的看着这位农民的儿子(或女儿),安心地聆听教诲。
三糊涂老师在《观感》中冒出这么一句话实在是很让人觉得无趣,是的,你是农民的女儿,村长虽说是村长,但是还是农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肯定不是村长的女儿,村长的女儿是不会说这些话的,三糊涂老师冒出这样一句话又有何意义吗?
值得玩味的是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著作《癌病房》阐述过这个问题,看来这似乎是东方阵营中的普遍现象,对于苏联时期动辄标榜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儿子的人,索尔仁尼琴发表了这样一通评论,大意是这样:伸出他们的双手,看看有没有劳动的老茧,而身为富农儿子的索尔仁尼琴在经过多年的劳改营生活后则是满手的硬茧,那么到底谁更像是无产阶级的儿子?
所谓的阶级成分论早已成为过去,似乎也不会再出现,拿出这种貌似阶级成分的论调来标榜自己的立场的方式似乎不值一提,如今在猫眼的“自由派思想家”中突然冒出这样的言论着实使在下大吃一惊,这使我对猫眼的自由派们骨子里冒出来的那股土腥味感到可笑,对于利用这种方式来标榜自己的立场公正更是觉得荒谬和可耻。
窃以为某些女性知识分子中似乎确实存在李承鹏先生所描述的那种对追寻一种“母仪天下”的感觉的执着,的的确确有些女性知识分子给人这种滑稽可笑的感觉,对此我不由得嘴角要微微一动。
你是农民的女儿,但愿你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的女儿,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