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的生命力——样板琐谈之一

余本生长于晋阳古城的文革遗少。太原人说话满口晋音,常被北京人批驳为“口音太重”,尽管上学后历经中小学导师的普通话斧削,插队时受北京知青言传口教,也知晓了一点“儿化”的京腔规则,但毕竟是吃的山西草料,却去卖京腔外调,总觉得不太地道似的。七十年代去北京探亲,居然有大院小青年称赞本遗少说话“没有口音,不像山西来的”,当时却曾大大得意了一番。说不得北京是毛爷爷住的地方,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那是“国语”哎。当时政治领先,北京在国人心中权重很大,能说一口近乎“京片子”的普通话,也是能力呢。就和今天会喊两句广东“鸟语”挺流行是一个道理。
但是,真正指导遗少说好普通话的还是文革流行的样板戏即革命现代京剧。
《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李奶奶有句唱词“血债还要血来还”,唱为“xuè债还要xiě来还”,颇不得解,经查字典才知道是一个字的两种读音,饰演李奶奶的高玉倩老师算是“血”的一字师了。样板戏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作为普通话的强势推广平台,她最大的改进就是取消了传统戏的“韵白”,并把旧戏中丑行和花旦的京白全部还原成现代普通话台词,就推广普通话而言,无愧“样板”之称。
样板戏所以久唱不衰流行至今,她的情节和节奏也功不可没。同旧戏相比,样板戏的编剧创作对情节做了最大程度的浓缩精制,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安排了至少三条矛盾主线即戏剧冲突,节奏鲜明收放自如,丝毫没有老戏的拖沓之感。像《红灯记》的赴宴斗鸠山、痛说革命家史、刑场斗争,《沙家浜》的智斗、坚持、奔袭,《杜鹃山》的情深如海、砥柱中流、飞渡云堑等场次都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文武相间,高潮迭起,因而环环相套,扣人心弦,再配合名角演绎,得以百看而不厌;不仅如此,样板戏浓缩的剧本给后人提供了宽阔的移植空间,近年根据红、沙两剧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智剧改编的同名电影连注水带演绎,都在市场上表现得翻天覆地人气鼎沸,沾了样板戏品牌和原创的光多多。
样板戏流行的最大因素还是她的唱腔革命,推陈出新。既有接近“京歌”易学好唱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大跃进把码头的面貌改”,又有趣味十足的对唱“智斗”、“军民鱼水情”、“怎能忘”(磐石湾),还有专业级的多为主要人物核心唱段的精华篇章如柯湘“乱云飞”、李玉和“狱警传”、江水英“望北京”等,充分体现了样板戏普及、娱乐与提高并重的京剧音乐革命理念。核心唱段多为二黄导板、回龙、慢板、原板、快板全套板式,放到今天也是专业养成的极好教材范本。正是有了大众传唱基础,样板戏才得以跨越时代,洗净铅华,至今仍在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频频亮相。样板戏整整影响了506070两个10年的生人,也就是今天40-60年龄段的主流人群,培育了大批的京剧爱好者。不难想象,没有他们的传唱,今天的京剧要持续这样红火的局面根本就是无源之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样板戏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国粹艺术从象牙塔请到了人民大众心中。
当然,样板戏流行至今,和她的革命内容也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演出和传唱较多的样板戏剧目前三甲为《红灯记》、《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其原因一是前两者为抗日题材,智剧为剿匪题材,顺乎当代民意和主流舆论;二是该三剧均系首批推出的样板,分别为中国、北京、上海三大样板团创演,在六七十年代传播力度就较其他剧目强势,历史形成了今天的局面。首批现代京剧样板另外两部《奇袭白虎团》和《海港》因题材方面的某些原因已经很少上演,其唱段流行度也较差。其实这两部剧在艺术和题材方面均另有独到之处,遗少另文再谈。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样板戏在人生哲理的生活化、口语化改造方面也是卓有成效的,如阿庆嫂唱词“人一走,茶就凉”,李玉和唱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这些话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经典的俗语,充分证明了样板戏剧本文学方面的生命力。
所谓文革“只有八个戏”的提法是指第一批推出的五部京剧及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这都是国家正式出过邮票可为佐证的[1]。其后第二三批相继出台并拍成电影的的京剧还有《杜鹃山》、《龙江颂》、《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磐石湾》、《审椅子》、《红嫂》等,此外还有各个京剧院团正在编订剧本或内部排演的如《决裂》、《蝶恋花》、《苗岭风雷》,好像被华国锋首肯的湖南花鼓戏《补锅》、《园丁之歌》都有移植为京剧的行动,准备作为第四批推出的剧目,但因政局变故大多胎死腹中,百花齐放的大好势头被拦腰斩断。目前杜、平、红三剧尚偶有唱段出演,其他各剧就几近销声匿迹了。也就是说,在改开年代主流说法打压下,仅仅《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几部戏就使得样板戏热到今天,其艺术价值和不凡的生命力于此可见一斑。
戏剧曲目,有人唱就有生命;很多人喜欢唱生命力就强;有很多人即使在剧目遭受打压的情况下依然传唱不止那生命力就如野火烧不尽的草根了,源于工农兵普及大众化,相信样板戏就属于这一种。尽管巴金大师80年代说他一听样板戏就头疼发呆,但是好多人却和大师的感受不一样,这也许就是区分人群“雅俗”,区分象牙塔和大众文化的辩证法之体现吧。
--------------------------------------------------------------------------------
[1] 该套邮票志号为“文五”,和文革初期邮票同样是大幅面,目的是利于宣传;票名《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发行于1968年1月30日,全套9枚,一枚总票,另外8枚分别为8个样板戏剧照,面值均为8分;该票新票目前市场价格5000元/套,但难遇全品相佳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