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一篇值得重视的研究文章
推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一篇值得重视的研究文章
2011年1月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载了一篇《刘少奇指导四清运动的思想与实践(文/马永梅 张国新)》。(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3/13674762.html)
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中国开展了一场有始无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开展这场运动是共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一致决定,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一线主持工作的领导人,挂帅领导了这场运动。该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刘少奇在四清运动中的思想和实践,对人们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研究四清运动很有参考价值。
该文认为,四清运动,大体分成:发动和试点;铺开和深入等几个阶段。在运动的每一个阶段,刘少奇都提出了指导运动的新观点、新判断、新结论。这些都对四清运动产生着深刻作用。
该文比较清楚地分析了在四清运动的第三阶段,刘少奇与毛泽东的发生的分歧。这些分歧基本在于:第一,刘少奇认为,四清运动的目的是明确的,应该就四清运动的本身来看四清运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性质是什么;毛泽东则认为,四清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群众运动,只是国内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性质的体现的一部分,因此,应该以国内主要矛盾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性质来概括四清运动的主要矛盾和性质。第二,刘少奇认为,四清运动“搞无产阶级专政,搞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目的决定了,清的重点是党内、国家干部中间,以及劳动人民中间的“四不清”问题、新的资产阶级的问题,不能只搞党内干部中间的问题;毛泽东则认为,运动的重点就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不难看出,刘少奇讲的运动重点,内容要散些,范围要宽些。对此,也应该正视,也应该认真研究。
该文指出:有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研究刘少奇指导四清运动的思想和实践,不能忽视刘少奇的一个基本问题、两个关键思想。一个基本问题,即刘少奇在四清运动中的思想认识,是复杂的。复杂的问题,则不能作简单的评说,用简单的方法去分析,用一事一时的说话来判断是非,不能把刘少奇在四清运动全过程中的思想和实践研究清楚。两个关键思想,即第一,刘少奇始终认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和国家干部中间,以及劳动人民中间,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为了保证党和国家不仅这一代不变质,而且后代也不变质,党必须反修防修,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打退资本主义进攻。第二,刘少奇坚持认为,四清运动中出现了严重的右倾思想和做法,必须反右倾,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把运动搞好,达到预想的目的。
从本质上来说,“四清运动”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为避免“人亡政息”进行的一次探索。说它有始无终,是因为后来出现了“文革”。也许正因为这个关系,特别是刘少奇本人在“四清”与“文革”中天壤的角色转换,所以对“四清运动”认真研究的文章比较少,能够不“用一事一时的说话来判断是非”,客观深入的研究就更属凤毛麟角。该文之所以值得重视,不只是它通过研究得出的观点,更在它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与严谨的治学精神。所以,特别推荐给大家读一读。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