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比亚事件和卡扎菲之死,看左右两派的态度
很多活跃在各媒体网络上的右派公知们,其造谣污蔑、颠倒黑白的水平有时简直到了拙劣的地步,甚至连基本的人格是非都不顾,没有下限;而乌有之乡上有些左派们,其辩论的水平也很低,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只知道空喊一些文革式的口号(这里并非贬低文革本身),其愿望出发点还是好的,心还是善良的。但是右派公知们很团结,一般不相互攻击,还相互吆喝造势,因为他们把事情搞乱搞坏是一致的,不会指责谁更拙劣,更没有下限;而左派们(尤其“极左”们)却常常相互抬杠攻击,要分出个左的程度和真假。于是右派们鼓噪的声音总是强过左派,因为左派阵营内部之间就消耗了不少战斗力。
比如在利比亚事件及卡扎菲之死上,右派公知们自然欢呼西方“人权自由民主”的胜利,庆祝利比亚卡扎菲“腐败专制独裁”政权的覆灭,在他们看来似乎不存在或可以忽略这样的事实:西方滥用、违背联合国决议,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赤裸裸的侵略颠覆一个主权国家,反对派以“起义”为正义的借口引狼入室(即“带路党”),又以“革命”的名义未经“程序正义”(右派公知们最在乎)的审判就枪杀已成俘虏的卡扎菲,并毫无人权人道(右派公知们最重视)地侮辱其尸体,利比亚人民遭受狂轰滥炸失去家园生命,等等。因为他们的逻辑是“人权大于主权”,“民主自由”至高无上,投降卖国是为了正义,他们还影射、希望中国和中共,会有利比亚卡扎菲那样的结局。
而一些左派对利比亚卡扎菲的历史与现状并没有搞清楚,就把卡扎菲视为“伟大的领袖”“坚强的英雄”“阿拉伯民族的战士、代言人”“反美反西方的斗士”,给予很高的评价支持同情,其思维逻辑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凡敌人反对的就要支持;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视卡扎菲为敌人,同时也常常敌视中国,所以中国应该支持声援卡扎菲,应阻止西方借联合国决议制裁轰炸颠覆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反过来,认为由于中国等不支持卡扎菲,任其垮台了,世界少了一支重要的反美反西方力量,也就壮大了美国西方力量,也等于壮大了反华力量,担心中国“自食其果”。其实持这些观点的左派们犯了“左倾幼稚病”,不知道国家间关系是复杂的利益关系,没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简单,以意识形态作为判定朋友与亲疏的标准,是行不通的,是要碰钉子的(中国有很多教训)。
事实表明,相同意识形态不一定是朋友,朋友之间也会有利益冲突,而有时在特定方面与敌人反倒有共同利益,有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则,并非敌人支持的都要反对,何况朋友与敌人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人的“利益攸关方”概念是有道理的(只是中美之间的利益格局,常常是美国获利多,中国得利少甚至受害多)。左派们的眼光和思维总停留在过去,将三、四十年前的卡扎菲与现在的卡扎菲等同起来,只知道那时的卡扎菲的英雄壮举:反西方殖民主义,实行石油等重要资产资源国有化,造福利比亚人民,支持其它阿拉伯兄弟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却看不到掌权42年的卡扎菲在后期的蜕变:越来越专制独裁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偏激狭隘,任人唯亲脱离人民,不能公平对待国内各部族,不能处理好国内矛盾问题,支持恐怖主义,得罪了很多本可以成为朋友的国家(尤其是同族的阿拉伯国家),甚至连中国也要攻击,公然接见台独分子陈水扁,更不用说毫无技巧地与西方恶斗硬干——招致西方严厉制裁;可当他在西方的诱骗下与西方“和解”后,却走向另一极端:轻信西方,放松警惕,自毁长城,听任西方的渗透(煽动人民不满,支持反对派,宣扬西方价值观,任命亲西方官员),巨额外汇存入西方银行;以为顺从西方,向西方让利,签几个巨额石油、军购合同,就可以换来和平保住政权,以致最后惨死被辱也没得到世界其它国家的同情,而其国内也没见人民起来响应其号召与西方和反对派决一死战,这说明其逃亡前在的黎波里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支持卡扎菲集会,并非人民意愿的真正表达,卡扎菲临死还认为人民是爱他的。
卡扎菲之死使人想起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一幕,当年美国的战机和导弹呼啸着飞向巴格达上空,一阵狂轰滥炸后,美军地面部队的战车轰隆隆地向巴格达挺进,一路没有任何战斗,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央视著名的军事评论员分析,这可能是萨达姆的计谋,将部队化整为零,通过秘密地道或化妆成平民从前线返回巴格达,准备进行守城站或巷战,预计美军和联军会付出几千上万的伤亡代价。可是直到整个战争结束也没有见到预计的攻城守城战和巷战,却看到巴格达市民欢呼美军和联军进城“解放”,心高彩烈地将市中心萨达姆塑像推倒。原来,萨达姆的部队早就作鸟兽散,带着步枪回家带孩子去了,哪里愿意为萨达姆拼死,自然之前那些持萨达姆、反西方轰炸入侵、誓死保卫首都的盛大集会都是虚假的民意。而央视军事评论员的分析预测就成了一个笑话,以致很久都不敢再上电视节目。其实从军事角度看,这位央视军事评论员分析得并没有错,只是他没有看到或不愿意相信军事背后的政治现实,即伊拉克人民早就厌倦了萨达姆的统治,巴不得他早点下台,即使由外国军队来推翻也成。这位军事评论员,工作在如此特殊而重要的国防大学,如果也不了解伊拉克的实际情况(难道没有相关内参?),或者得到的是错误的情报,或者是由于主观的愿望与陈旧的战争思维,从而得出会发生“人民战争”的重大误判(虽然希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失败或遭受重创,是可以理解的),这实在令人有某种隐忧。这次利比亚事件上,西方的手法如出一辙,只是在具体战术上又有调整改进,央视评论员们也更客观谨慎,算是进步了。
整个利比亚事件和卡扎菲之死,不仅是卡扎菲本人的悲剧,也是利比亚的悲剧。西方的目的达到了,利比亚人民在西方控制的新政府统治下,是否就拥有他们盼望的民主自由,生活比卡扎菲时代有更大提高,这真是一个问题。所有这些,已经有不少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比如黎阳在乌有之乡上的文章《卡扎菲的“最后一课”》,其中肯独到、客观深刻的分析很有启发性。可是从回复看,有些左派竟然因为文章没有支持同情以至有些讽刺卡扎菲而不满,实在不知道再说什么了。其实中国外交部说得很好“卡扎菲不是我们的朋友,他是西方的座上宾”,点出了利比亚事件与卡扎菲之死的复杂而简单的背景与实质。这次中国的利比亚策略是正确的,时间和分寸也是拿捏得准确的。假如像一些左派人士认为的那样,因为西方帝国主义挑起利比亚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内乱,并野蛮入侵,中国就应该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义务,支持卡扎菲政权(不等于利比亚人民),那么可想现在中国会面临什么尴尬处境,且不说在利比亚的投资可能完全打水漂,今后相当时期想进入利比亚市场都是不可能的了。或许左派又说中国是见利忘义,可是外交不就是为中国利益并最大化吗。
现在利比亚战争结束了,局势会怎样发展还有待观察。引用毛泽东的思想,可以认为,西方国家把利比亚当作课堂,再次当了一下反面教员,很生动地为中国人民上了一课,让我们见识了西方是以怎样的方式方法手段手腕对付和颠覆它的敌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那些右派公知们想把利比亚的这一幕引入到中国来,那欢呼雀跃迫不及待的嘴脸与用心,是多么丑陋险恶,这值得我们警惕。对于国内外局势,我们既要防止右派的捣乱,也要避免“极左”的误判,只要自己站稳立场,就不怕西方的破外颠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