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福利不能快速增加而要分步增加
中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比较低,不仅比一些西方国家低,与俄罗斯相比也比较低,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迎合一些人不切实际的福利要求,急功近利的增加国民福利。
主要理由有三:
一、中国人口众多,增加社会福利占用的国民财富总量巨大。如果每人增加100元福利,就是1300亿元。美国只有3亿人,每人增加100元,仅为300亿元;俄罗斯只有1.41亿人,每人增加100元,仅为141亿元。
近年来,俄罗斯的社会公共支出增长迅速,大约每年有1/3的财政预算用于社会福利,并且仍以20%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总额达到1250亿美元,平均每人的福利所得为886美元多一点。如果中国的福利总额也是1250亿美元,每人平均仅为96美元。
二、中国不能实行过去的“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模式,但也不能采取“低积累、高消费”的发展模式。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没有适量的、足够的积累是不行的。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国家储备基金,决不能花光。
从生活理念上来说,分光吃尽,借钱消费,不符合中国人民的传统观念。
从经济发展理论上来看,消费拉动经济,但高消费、超前消费、透支消费、奢侈消费不仅不能拉动经济增长,还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美国、希腊等国家透支国力,造成巨额财政赤字,导致债务缠身,经济破产,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中国处在崛起阶段,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没有钱不行。中国的国家安全、领海领土和对外贸易等受到了来自多国的严峻挑战。美国的U形包围圈、日本的“战略包围网”、印度的“东进战略”等都对中国的主权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为了开辟“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保住世界霸主地位,美国牵头围剿中国,唆使日、印、菲、韩、越等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对中国抵制、牵制、扼制、控制,甚至侵略中国的领海领土,使中华民族再一次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国家主权难保,如何发展经济?
总之,中国要增加人民福利,改善民生,提高生活水平,但只能有计划的、分阶段的、逐步的、渐进的、陆续的增加福利,现阶段不能快速增加福利。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主要是亚太地区局势等决定的。我们不能迎合一部分不知情的人和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所谓民意,在社会福利上做出“快速反应”,采取透支国力、破坏大局和影响持续稳定发展的政治、经济等举措。
一句话,快速增加社会福利的国内条件不成熟,国际条件不允许。
有必要强调的是:不能快速增加不等于不能增加,更不等于不增加,而是说增加社会福利要悠着点来,要顾全大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现阶段,就增加人民收入来说,中国应该做好可以做好的事情是: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也有必要保持差距,就是可以也有必要保持贫富差距,但这个差距必须是人民可接受的、在经济发展中能够起推动作用的适量差距,而不是现在的贫富悬殊。极端化的贫富悬殊不是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所选择的利益格局,更不是社会主义的利益分配模式。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