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的创新主体岂能被边缘化[之八]

火烧 2009-03-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中国创新主体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工程技术人才不愿进入国内企业,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困难。分析人才流失原因及解决路径,强调改变企业弱势地位的重要性。

中国的创新主体岂能被边缘化  

[之八]  

企业面临“技术人才荒” ,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工科学生,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大专院校、事业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希望去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学生为了能进跨国公司,甚至不惜学非所用。   

    在天津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可以见到,大专院校、事业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的招聘展位前总是水泄不通,为了能够递上一份简历,学生们你拥我挤,而在一些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展位前“门可罗雀”,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谈到为什么不选择国内企业时,天津大学学生直言:“到国内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从事科技工作,个人发展前途远不如大专院校和事业科研院所,工作环境和收入也远不如一些大专院校、事业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几乎大多数同学如出一辙,“成长性不强”和收入低,成为学生不愿选择到企业从事工程技术的最主要原因。   

    一边是人才不愿意流向国内的企业,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科技人才荒”。企业已经连续多年没有招聘到合适的工程技术人员了,企业面临工程技术人员断层的危险。企业“自主创新”最终靠得还是科技人员,但现在国内企业在科技人员工资待遇、发展前途都处于明显劣势,工程技术人才不愿意到国内企业来。   

    工程技术人员落地难,扎根更难。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即使在当时选择了国内企业,但是许多一旦羽翼丰满了以后,就选择另攀高枝了,企业仅有的商业秘密、专有技术被科技人员跳槽的事件时有发生,企业的商业秘密从员工渠道泄露的,占商业秘密收案的80%,其中员工跳槽是重要原因。   

    目前6万多家跨国企业,控制着世界技术转移的90%。美国的一流科技人员,大多数在企业搞发明创造,占据产业技术制高点;而中国的一流科技人员,大多数忙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发表著作和论文,产业关键技术却处处受制于人。   

    改变工程师的弱势地位 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条件,国内企业要想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必须建立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中国要扭转企业“自主创新”不足的现状,关键在于改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弱势地位。改变企业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国家和社会密切合作和互动。   

    要把握和遵循市场经济的技术发展规律,打破重实验室技术,轻产业技术的技术发展格局。技术突破的主要载体是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中国的科技管理,应该实现从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向企业,向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的战略转变,技术发展重点,应该从科研院所和高校向企业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转移。   

要改变企业技术人员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创造科技人员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一流企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缺少一流科技人员的企业,不会有一流的产品和技术。要尊重企业科技人员的劳动,应该大力提高企业工程师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让有能力、有贡献的工程师也富起来。  

企业机制只有以人为本、按照价值法则运作,才能形成活力源。同时,要给企业科技人员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以应有的社会地位,全社会要像尊重专 家 教授那样,尊重企业的科技人员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建议人大、政协、科技等机构,应该大力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对国家现行科技政策、计划、法规、奖励和科技人员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评价标准等进行修改。国家科技政策应突出企业工程师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技术发展规划应以产业技术为核心和重点,形成以企业家和工程师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一定数量科学家参加的技术决策咨询机制。科技人员评价标准,也要改变过去一直向科学家倾斜的政策,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也要以业绩为主,向企业工程师或退休老工程技术人员倾斜。   

天津市乃至中国的上述现状,为天津市老科协,提供了拾遗补缺的良好契机,加大国家对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创建“老科技工作者创新基金”,形成企业工程师或老科技工作者研究技术,大学和科研院所研究科学的基本格局。将创新重点移到“企业”是温总理近来最大心愿。  

目前,国家财政科技经费主要还是投向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获得的占当年财政科技经费总额比例很小,没有体现出对“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重点支持。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中,投向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和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中,来自政府资金所占比重,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呼吁天津市政府,把“老科技工作者”支持企业研发,作为天津市科技工作的重点,大力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发展。  

因此,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科技拨款,应加大对“老科协”自主创新的投入,把突破产业技术瓶颈,与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以企业的“老科协”为龙头,核心的产、技、科与“老科协”的技术和科学,共同发展的道路。  

待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