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钱云会之死--从浙江乐清上访村主任之死得出的思考
钱云会走了。
公元2010年12月25日上午九时半,一个注定是凄风苦雨的日子。
钱云会被一辆车牌号为皖K5B323的工程车肇事轧的身首异处,其状惨不忍睹。
围绕钱云会之死的死因,一时竟而沸沸扬扬。有怀疑谋杀致死说,但当地政府对外公布的消息是车祸肇事致死。究竟真相是什么?何以一个村主任被车祸致死就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我以为此一事态的发生与演绎有以下原因:
(一).钱云会的身份定义与此前到死之时不懈的上访才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主要原因。
是征地引发了钱云会和村民的持续上访。
但中国是否已经不允许上访以求问题的解决了?还没看见国家立法不允许上访的啊,但怎么钱云会上访就被抓、被坐牢?可以这样认为,在当地有问题得不到满意解决的情况下人们一般才无奈选择上访,谁都知道上访是一条充满辛酸与危险的漫漫征程,但怀着对共产党上级政府的坚信与希望才这样去做。但,不幸的是,钱云会他们并没有因为上访而改变了问题的处理,与之当初深怀的憧憬大庭相径的结果却是钱云会被抓了。据说他还怀疑征地背后有黑幕的,为此他曾表示过要揭露。但我们还不知他究竟揭露了什么?只知道没有任何消息显示有相关人员接受处理,而征地依然要进行。很明显是产生了针锋相对的两方,一方为钱云会和他的村民,另一方是他们计划揭露和已经不再信任的上级领导。也没有任何消息表示钱云会他们要收手不干,就是在这样的时候,钱云会死了。还知道他惨死之后,当地警方抓了不少的村民,甚至连钱云会的家人也没有被幸免。当时还出动许多的特警……于是,整个事件就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既然如此神秘与扑朔迷离,人们自然就有进一步探究的冲动与欲望。
(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事后做法更是掀起巨大波澜的助力。
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既然一件普通的车祸致死案,为什么要如此如临大敌一般的动用大批量警力?还有显示恐怖力量的抓人?无论过后当地政府产生怎样的调查结论,但前期的不当处理方法难免使人产生欲盖弥彰的质疑。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还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吗?如果有,在乐清钱云会之死的问题上又何以得到体现?打个比方,一锅热汤快要溢出来,是釜底抽薪还是扬汤止沸?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在什么年代才会出现的事?不客气的说,乐清当局的上述做法是为真正的共产党形象抹黑。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乐清当局无疑是代表共产党形象的。但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才如此害怕老百姓,才要如此对待老百姓?在这里暂且不谈钱云会怎样死的,单只论钱云会死后其家人以及村民受到的待遇,老百姓完全有理由感到心寒,是寒彻心背的寒冷啊。
(三).谈论钱云会之死已引发了一个误区。
对于一起官方宣布的车祸肇事案件,因为掌握资讯的渠道和程度不同,人们有理由也有自由产生质疑。
但我们还可以看到,此一事件还未最后落定尘埃。但就在这时,有人就无限的上纲上线。都知道围绕着钱云会死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官方是暂且认定的车祸肇事,但民间以及网友针对此事还有五大质疑说。到底真相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的揭晓。目前好像还有一种论调,凡不赞同采信当地官方之说的就是与政府过不去,就是和那些所谓的民主“逗士”同流合污。无论事实真相是什么,我觉得过早的下此结论都不妥当。
可以再打个比方,即是最后真相浮出水面就是“谋杀”,即是乐清当局被致之于极尴尬地步,那也不过说明以中国如此之大的地面,只是某一局地共产党执政机构出现问题,也不能以偏概全而全面否定共产党的。再是,的确是车祸肇事死,那也不过是网民因为自身条件束缚以及认识问题的偏差所致。但作为还具备最起码天良的人,对于同类的死表示自己的观点、同情抑或是不明真相前提下的激愤都是正常的。但也不排除确有一些人,绝不会是多数的,他们正寻机借此类之事向执政的共产党大泼脏水,从而抵消和抹杀真正共产党在人民心里的光辉形象。但我相信,到最后的真相披露之日,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们都会露出真面目的。而钱云会,这个为村民利益不屈抗争的村主任也会在另一个世界闭上双目的。
他累啊,真的很累……
无论钱云会之死最后的真相怎样,此一事态足为执政当局敲响警钟!
从这里人们分明看出政府的公信力究竟多高?官民矛盾的产生与激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之争?执政当局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其他的利益阶层和目的服务?中国目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急于由真正的共产党人来掌舵处理。因为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才是为人民服务的贴心政府。而不是为所谓的GDP,还有神马“中美国”利益,再是所谓的“深化改革”……那些嘴上高喊一套,其实私下里行着见不得阳光私货那一套的另类身披马甲的假共产党人。
倘若真的是一次车祸肇事就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当令人深思,令人警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