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莫让“工资、福利改革”成为轰毁“改革形象”的重炮

火烧 2009-02-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工资福利改革可能破坏改革形象,基层群众对公务员高收入和福利不满,认为改革成果未公平共享,引发社会公平问题。

莫让“工资、福利改革”成为轰毁“改革‘形象’”的重炮  

   

   

   

在外边转了几天,走马观花,所见者“浮”,所闻也杂,更不敢说——听、看得“全面”和“有代表性”。但都是最基层的东西,第一线的声音。愚以为,这些第一线的东西,还是有值得注意、并深究其原因的价值的。  

   

我们的“改革成果共享”的承诺,已不被基层一些群众承认。以下,选写有关这方面的几句话,供大家参考。  

   

——“拉倒吧!什么改革成果共享,我看正被少数人分享。公务员不断调高工资,一会儿这‘补’那‘贴’,一会又是什么‘阳光工资’,现在最一般的公务员,一年也能拿到十头八万的,企业工人拿多少?!打工的拿多少?!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民,得的好处更少,农民虽有种种优惠照顾,但比起公务员收入,全是‘毛毛雨’!”(说这话的,是集市上一个无工可做、刚回家的青年农民工)  

   

——“公务员不但工资不断增加,听说养老保险这一块,也将有特别优于他人的保障!这是什么事啊?!我们的改革不是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吗!社会主义首先应是基层群众得更多的实惠的!这样下去,难保证社会问题不多!你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嘛!”(说这话的,是同我同乘一辆车的一个教师。此话,有多人附和)  

   

——“……不过,也‘有道理’,既然改革的推动力是‘人的利益’,是互相竞争,那么人家是立法者,是制定政策的,还不‘近水楼台优得月’吗!这也可说为‘作法不自毙’!哈哈哈!”(另一个埸合下的一个教师)  

   

——“我也有点忧心,改革成了寓言中的‘鸡、青蛙、天鹅拉车’:有往窝里拉的,有往天上拉,有往池塘里拉……我们决策者也有自己的个人谋算。这样下去,不但社会主义会越来越少,社会体也可能被撕裂……”(讲这话的,是一个有一定资格的公务员。话中,我曾附应说,——见下)。  

   

——“我们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改革动力……现在急需注意的是:顺着‘物利动力’下来的——现如今的‘工资、福利改革’,搞不好会成为轰毁改革‘形象’的重炮!”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另附他人的两篇文章。  

   

   

   

养老金改革的头该由公务员来带?  

 [ 00686935 ] 于2009-02-03 11:43:57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养老金改革的头该由公务员来带?  

   

养老金改革的头该由公务员来带   

   

改革难,牵扯到“发钱”的改革更难,这种难办的事能不能办下去,全看你有没有一碗水端平的姿态,找不找得到一个公认的公正的起点。  

   

据报道,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已正式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相关改革今年就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展开,改革的重点就是把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金降到跟企业职工差不多的水平上来。   

   

而“接近决策层的人士”称,此举旨在减轻眼下沉重的财政负担。  

   

据说,看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有事业单位人员叹曰“一夜回到10年前”,更有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人员,如大学教授们为打听提前退休事宜踏破了人事处的门槛。实际上,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之可怕,还不在“降”这一点,而在于要降到跟企业差不多的水平线—— 据最新统计,全国月人均养老金仅1080元,“远低于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其中普通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之低可见一斑——要是都看齐这样的水平线,别说拉动什么内需,就是保障晚年生活也难。  

   

可以说,这些年来中国老百姓的荷包虽然鼓了一点,但国民收入增速始终被GDP 增速、国家财政收入增速、企业(尤其是垄断国企)利润增速甩在后边,在财富分配中并不占先,其中普通企业职工分得的大饼更是小得可怜,跟把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拉下去相比,恐怕更该做的是把企业的养老金提上来。  

   

不要说工资和养老金水平具有心理刚性,一旦升上去就很难降下来,单就眼下的情况来看——经历了股市漫漫熊途的磨难、再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冬天,大量原先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事业单位职工财富已缩水得很明显,这时候来搞养老金改革,可谓是难上加难。如改革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实现,那提前退休大潮势必泛滥。如改革以补偿受损失人员方式实现,那算下来又未必真能省钱。最终,表面上的一刀切难免要以“事业单位养老金降一点或少涨一点慢涨一点,而企业养老金多涨一点快涨一点,通过几年达到平衡、统一纳入社会保障统筹”的“中庸”方式实现。  

   

更何况,就财政负担沉重、养老金体系必须要改这事而言,国人目光的重点可不是落在事业单位人员身上边。说白点,大家能接受造导弹的人(如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比卖茶叶蛋的人退休后多拿点钱,却不能接受管理卖茶叶蛋的人(如工商税务部门公务员)退休后多拿太多钱;大家能接受改革雨点公正落在每个人身上边,却不能接受公务员和垄断国企人员次次都跟改革不相干;大家能接受养老金在普遍上升前提下差距渐渐不明显,却不能接受改革后更多人的低水平之上少数人养老金愈发显出优越性来。  

   

平衡社会心理、减轻财政负担,撇开公务员和垄断国企人员的高收入,单拿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说事儿恐怕效果适得其反,改革自改革政策制定者群体始才是改革该有的公正姿态。从这种意义上说,养老金改革不该是事业单位先改、最后再把公务员纳入进来,而该由公务员跟垄断国企人员把头给带带,这些人的高收入跟高养老金降不下来,公款吃喝等支出降不下来,豪华办公楼建设停不下来,不管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职工拿多低的养老金,财政也扛不起这样的负担。  

   

   

   

   

   

   

盛世危言:一组组令人心惊的数字背后    

[ 芙蓉隐士 ] 于2009-02-08 21:31:09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盛世危言:一组组令人心惊的数字背后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韩强 于 2008-12-11 09:12:4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盛世危言:一组组令人心惊的数字背后 2006年10月20日 09:54:31上海证券报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 10/20/c ontent_5227379.htm  

◎赵 晓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来自“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调研结果说,在对“官员腐败活动”、“富裕人群的消费行为”、“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一些专家学者关于上述现象的评论”和“说不清楚”5个选项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官员腐败活动”会增加公众社会不公平感的达63%;其次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占26%;认为“富裕人群的消费行为”会增加公众社会不公平感的只占6%。这表明,中国社会公众并不是或并不主要是因为存在贫富差距而感到不公平,最让大家痛恨和不安的是官员腐败和贫者的悲惨生存状况,而前者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   

   

阿克顿爵士说过一句被后人广为引用的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越位最直接的体现是官员腐败,Shleifer和Vishny对于腐败的定义是,政府官员通过出售政府财产来换取个人受益活动。亨廷顿则认为,腐败是公职人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   

   

张维迎教授分析过中国转轨过程中实际腐败增加的五大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权力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如过去盖一个公章可能只值几百元,现在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二是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使得合法与非法之间的判别模糊不清,监督腐败行为越来越难;三是市场机会的增加使得官员的“保留效用”(即因腐败受处罚离开政府后可得到的效用)上升,过去开除公职就得回老家当农民,落入社会最底层,而现在开除公职后还可以经商办企业或谋个其他差事;四是惩罚力度降低(如达到死刑的最低贪污额大大提高);五是政府官员正式工资的增长幅度相对较低。   

   

笔者认为,中国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腐败的加剧,可分为表面上的原因与机制上的原因。表面上的原因有两点:腐败(寻租)的收益提升而成本并未相应提升,廉洁的机会成本在上升而收益并未相应上升。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两点,在转轨时期未能相应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经济关系,未能建立起一套奖励与惩罚官员行为的机制。   

   

权力腐败在中国日益加剧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寻租”活动的金额越来越大,高官贪污腐败(包括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的案例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1998年至2006年已经定案的部分落马的高官从厅局级到部级乃至更高的领导人,一应俱全。然而,中国腐败官员被法办的概率不容高估 ,因此能够被世人所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年度公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大案的人均损失金额, 2002年至2003年上升了9%,2003年至2004年上升了11.3%,2004年至2005年则猛增为34.3%。2005年与2001年相比,上升幅度达72%!权力的经济价值的确正在大幅度提高,同样程度的权力腐败,可以牟取更多的非生产性寻租,而且照这个趋势估计,倘若政府不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机制,未来因为腐败导致的损失将更加惊人。   

   

我们还发现,2004年以来涉案的省部级干部数量下降,但是金额却反而上升。与此形成对应,虽然涉案的省部级以上高官数量有所下降,但是涉案的厅局级干部却以稳定的幅度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权力腐败有逐渐下沉的趋势,随着中国地方财政权力和影响力的扩大,缺乏监督机制的地方官员攫取制度外租金的动力非常强烈。   

   

还得补充一点,中国官员腐败被法办的概率不高,以上的数据只是反映了查处案件的状况,只是中国权力寻租的冰山一角,尤其是涉案金额中尚有很多无法获知的数据,因此案件金额数肯定也是比实际金额低估的。由此可以看出,官员收入的高涨,其与普通公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扩大是当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问题。   

   

腐败或者说是权力寻租在中国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权力资本化导致的高干子弟等特殊阶层的收入与平民百姓的收入差距,这也成为中国当前收入差距中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两年前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曾有统计说,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高干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最新一份关于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较详细地记录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经济收入:截至今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包括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超过1亿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   

   

特殊阶层之“特殊”,根源就在于权力,而中国经济转轨中制度的缺失,又使特殊阶层很轻易地获得巨额收入,致使社会两极化的鸿沟越拉越大。(作者:赵晓/本文要感谢硕士研究生董栋的合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