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破解当今共运挫折之谜

火烧 2011-11-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分析当前共运挫折根源,指出权力生产关系导致问题,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需求驱动、社会超意识计划经济,以实现共产主义目标。

破解当今共运挫折之谜  

必须在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期即人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阶段就按照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来指导社会建设。  

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困难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原来苏联、东欧各国以及中国等国家的指令型计划经济是一种权利生产关系。这种权利生产关系是滋生官僚主义的源头所在,斯大林靠狠杀,毛主席靠狠斗都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斯大林、毛主席没有想到好的根治办法,而的确是因为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在当时信息技术条件下,是无法避免这种权力生产关系的。  

这种权力生产关系就是将经济活动的驱动力归结为社会机构或者官僚的权力,通过下指令组织生产活动。这样,实际上是在人们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后,又滋生了一个新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生产关系。真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那么,如果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以每一国民的需求为经济的驱动力,用建构在大众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基础上的社会的超意识进行经济的计划指导,建立起的这一需求驱动、社会超意识计划指导的双调节型计划经济,将彻底埋葬金权和官权,共产主义将从此势不可挡!当然,在这个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期还存在阶级,因此这个社会超意识只能表达社会绝大多数人即劳动者的意识,只有到达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后,政党和一切多余的国家机器形式消失了,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超意识,即全体公民通过高度信息技术与民主习惯构建起来的一个总的社会大脑,这个大脑就是信息网络本身,而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一个机构或者组织,恩格斯曾经提出过计划经济需要一个中心来指导,那是因为他自身的历史条件局限性造成的,实际上在共产主义社会,是不需要这种机构中心来指导的,如果说有的话,就是作为整体的社会本身组成的社会超意识。  

包括马门列夫在内的很多左派都认为中国之所以发生资本主义复辟,是因为修正主义在捣鬼,是因为路线走错了。可以这么说,他们只是抓住了问题的皮毛,只是看到了问题的现象、表观方面的东西,而没有看到所有问题产生的源头。他们只是从意识形态在考虑,而没有想到这些意识形态变化的总根源是当时权力的生产关系。  

在毛泽东时代。即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其实实行的是一种权利的生产关系,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毛主席其实是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要搞文革、搞斗私批修、搞抓党内的走资派,但是因为当时社会物质手段的局限性,计划经济只能是权利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由于信息得不到流畅的传递、处理,计划只能由领导或者权力机构作出。一代伟人在世,凭借其个人威望尚且可以象“守护神”看护好这种生产关系,使其不被颠覆,伟人一走,这种权利生产关系下的计划经济之弊端立马显性出来了,于是发生了改弦易张、修正主义啦、路线变更啦之类的事情。所以,权力生产关系是导致后30年一切问题的根源,而后来的修正主义和路线斗争、阶级斗争等等问题都不过这一总根源下表现出来的现象而已。  

这种需求驱动、社会超意识计划引导型计划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每个人的需求是受制于其收入水平的,因此,双调节型计划经济体系中,评定一个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将不再是看其一年能够赚多少钱,而是看其能够独立地最大限度地供养多少劳动者。人多了,完全可以分几拨人轮流换班劳动。例如分三拨,每拨人劳动4月,剩下的时间学习和玩,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其二,要有一个全国性的精确到每个企业、每个人、每个螺丝钉的需求、消费、生产力的联网数据库系统。让全国所有经济单位的生产都以此数据库为参照!  

其三,应该破除铁饭碗,铁饭碗和任何禁锢捆绑劳动自由的行为都不是共产主义的理念,劳动者和企业应该都有权力选择对方。  

其四,对于实在没有工作的人,社会应该提供生存保障,免费的吃穿住与教育,一定要实物形式提供,切勿用金钱,以杜绝腐败。  

其五,当前条件下,这种需求驱动、社会超意识计划引导型计划经济,是需要利用市场和商品平台之上的,这只是一个过渡形式,不意味着要去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恰好相反,这种计划经济形式的发展,必将逐步埋葬市场和商品经济。必将埋葬金权和官权,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其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提出社会超意识计划引导经济?而不是用无产阶级民主机制下的机构或者党来计划引导经济。因为通往共产主义的过渡期,就必须按照共产主义最终总目标来指导政治经济建设,这样,就不会偏离总目标总方向。无产阶级民主机构的设立和党的领导都不过是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段,并非目标,它们终究是一个过渡手段最终也必将消亡,无产阶级民主机构和政党其本身也同国家一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上层建筑,自身带有变质危险性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无为而治的社会,个人的自由和社会整体的自由是等同的。  

2.计划经济的三个法则  

计划经济第一法则,消费产出法则。任何经济体,如果要正常运转下去,必须保证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被消费的东西要小于或者等于生产力提供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整个社会的产出要大于或者等于消耗。计划经济体也必须满足这个法则。  

计划经济第二法则,整体法则。以生产资料的聚合(企业)和全体公民每一个人的基础能力作为统计生产力的基本单元,以全体公民每一个人的生活需求作为统计社会消费的基本单元。利用网络技术,将这两项做全国范围内的统计和调配。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例如,将全国人口以10万计集中起来形成1000来个高度人口聚集区,用高速铁路将这些人口聚集区的城市联系起来,城市靠近铁路的地方修建大型仓库,在铁路沿线建立工厂、农产品收集站,所有人的吃穿住行都由仓库提供。…….,这样一个社会将是一个多么高效、美好的社会!  

计划经济第三法则,供养懒汉法则(又名节约劳动力法则)。发展生产能力强的企业,不断剔除掉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让单个生产力能力低的人下岗,但是保障他们基本的吃穿住行和教育。最终理想社会就是人们摆脱了初级劳动,实现了初级劳动向高级劳动的转化。人们游手好闲,只能从事科学艺术,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3.计划经济若干阶段  

怎么搞计划经济,总体思路就是在刚开始都通过这个统一的平台进行商品流通,绝对不可搞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体系平台引起混乱。当计划功能非常完善、运转流畅且社会上国营经济体占主导地位后,则可以实行不需要市场的计划经济方式。我认为实行计划经济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首先要建立起全国性的精确到每个企业、每个人、每个螺丝钉的需求、消费、生产力数据库系统。让全国所有经济单位的生产都以此数据库为参照!  

在目前条件下,修理国企、修理政府。修理好了国企政府后,再将国企全部纳入计划经济体系中来,对于私营企业,实行强制性的计划调节(注意不是温总理的宏观调控)。先维持当前国企的数量,对国企、政府实行大力的整改,保证国企、政府的运行质量。一方面废除一把手包揽一切的组织方式,国企内部实行鞍钢宪法。即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这个原则不仅仅要体现在国企内部,而且应该在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例如中小学、高等院校等等发扬广大。创造一切条件让群众有知情权、监督权、罢免权、决策参与权。  

政府层面,只要有条件,一切政府工作都要全面公开以让群众拥有知情权。一方面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实行舆论监督,一方面人大要作为工农兵检察院的作用对政府官员进行罢免。对官僚腐败拉起多道防护网。  

二:开展合作化运动,大力开拓集体经济和国营经济,在大生产领域大搞国营经济例如微电子产业,消除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当国营企业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达到了毛泽东时代规模,这个时候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能够很好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需求、消费、劳动力、生产力信息进行按比例、有计划的生产活动,人们大量使用电子货币方式进行支付,弱化了纸币功能,以市场为平台依托的计划经济已经非常流畅了。  

三:没有市场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时候纸币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了,货币也消亡了。  

作者文章总集博客址:http://blog.sina.com.cn/mingzuziyoukexue  

有QQ的人可以加QQ群140364129“解析学派”进行探讨。  

声明:本人放弃对此文的版权。只要不违背本文主旨,任何人均可转贴,可散发,可抄袭,可复制,可被冒名顶替,可被任何媒体拿去用,可被任何人引用到任何文章中且不写出引文出处,本人分文不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