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行性!
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行性!
刘 钧
美国率领北约对伊朗动武是迟早的事件,就当前形势而言,笔者作出如下分析。
从地缘战略来说,伊朗是阻止美国实现大中东战略的“绊脚石”,中东蕴藏巨大的石油资源,所有阿拉伯国家依靠石油来支撑国民经济,在能源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东的地理位置显得格外的重要。这也是近代历史中“十字军”攻占阿拉伯国家;二战后,西方国家觊觎中东的主要原因之一。
伊朗,地处中东心脏地带,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印度洋相连,霍尔木兹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应,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然而,伊朗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最大的格什姆岛,战略位置十分显赫。
同时,伊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在发展“核能”的国家,而民用核电站有俄罗斯的身影,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至于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就不言而喻了。再说,伊朗还是伊斯兰宗教国家里有革命领袖、精神领袖的国家,哈梅内伊虽然不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但根据伊朗宪法,宗教领袖某些时候相当于伊朗政治、军队最高权威的首领,可以随时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圣战”,既全民皆兵;伊朗还是中东地区军事装备和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除此,伊朗与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阿富汗等反美势力关系紧密,是当前中东地区最大的反美集团;不可否认地说,伊朗当前是整个中东地区最后一个支撑起反美的大国。
所以,综合分析,北约对伊拉克、利比亚得手后,创造了一定的有利形势,势必要对伊朗动武,斩除最后一个实现大中东战略的“绊脚石”是必然的。
话说回来,欧美正遇上金融危机,也有其诱发因素。
这次,G20二十国集团第六次峰会4日在法国戛纳落下帷幕,出于对债务危机的考虑;之前其后欧美计划中国于2008年哪样能出手相救;可是,适得其反,中国没有满足欧美国家的期望,反而要求其自己想办法解决。鉴于欧美陷入债务危机,在G20第六次峰会上,美、英、法等国家元首声称对伊朗进行严厉制裁,并有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攻击,基本暴露了北约的企图。用传统的战争方法转移视线或转嫁危机是欧美的一贯伎俩,美、法即将面临选举,也有选举因素的考量,所以冒险对伊朗动武的可行性是有的。
对伊朗动武,同时也打击了叙利亚“一剑双雕”。不过,笔者分析,把俄罗斯和中国因素不作考虑,如果美国带领北约真正对伊朗动武,有可能牵发整个中东地区的战争灾难,假若伊朗真正秘密发展了核武器,某些地方将要遭受灭顶之灾,以色列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