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超国民待遇终结及修正改革开放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外企超国民待遇终结及修正改革开放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岳喜源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到底这条道路走得正确与否,只有让实践来证明,让事实作出有力而鲜明的回答,就连一直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的人也不得不停止冲动,反思改革开放的得与失。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中国的经济所有制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大大小小的私有经济在中国的大地上疯长,私有制被完全地建立起来了,这个导致人间万恶的毒瘤再一次统治了中国的经济,投机和贪婪无处不在,弄得中国经济不堪一击,漏洞百出。在改革开放的横扫下,中国的社会经济模式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有殖民地经济模式,有半殖民地经济模式,有封建及半封建经济模式,有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有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但中国现今最重要的经济模式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半殖民地经济模式两种。由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发展和巩固这两种经济模式,就不计后果的大量引进外资,并给予外企在税收政策、土地使用、进出口关税等方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致使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0年过去了,这些外企不但击垮了中国的大量民族工业,并且还在中国的28个行业中的21个行业完全取得了主宰和垄断的地位,这些行业包括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公共事业等多个行业,如果再将外资企业的优厚待遇延续下去,其结果必将是外企一统天下,完全把握中国的经济命脉,于国于民将是祸害无穷,后果不堪设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有识之士对30年的改革开放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并想从这种反思中找到解决错误的办法,来对30年的改革开放进行史无前例大规模地修正。
据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朱绍斌) 根据中国国务院日前发布的通知,自12月1日起,中国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
此通知发出后,国内的一些“砖家”就说此举将为内外资企业创建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显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点鲁莽和简单,还为时过早。在将来的长时间内内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环境依然存在。
首先,外企在最初获得的优厚待遇依然存在。外资在中国的土地使用上基本是免费使用,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仅此一项,外资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国内企业,而国内企业尤其是新兴企业的厂房购地就是一项很大的投资,要在今后若干年内才能分期折旧,进行归还,企业的包袱是相当沉重的。要想内外企业公平竞争,除非让外企补交土地使用或购置款。
其次,经过30年的发展和巩固,外企已经主宰和垄断了中国的大多数行业,即便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里,国内企业要寻求发展和壮大,是相当困难的,随时都会被外企击溃。要打破外企的垄断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再次,对内外企业和个人统一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企来说已经毫无意义,根本动摇不了外企的垄断和统治地位。目前,中国对内资企业征收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1994年以前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征依据。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县城(镇)和其他地区,分别按照7%、5%、1%三档税率征收,教育费附加目前统一按3%的比率征收。这两项费用的征收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对外企来说无关痛痒,一是其在以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利润。二是他们由于垄断了中国某一行业的经营,取得了超额的利润。
最后,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依然存在,并没有彻底根除。正如记者调查所说的那样:
不过对于一些高科技外资企业以及在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张汉亚透露,其税率还是15%,依然比较优惠。
“在医药行业,外资企业还享受着从自主定价、招标优惠、市场准入到宽松的监管核查和进口注册等一系列其它超国民待遇。”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革坦言。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自主定价,外资药均价相当于国产药的1311%。
记者还从外管局一位资深人士处了解到,外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还有很多。 “外资在借用外债、享受境外担保等外汇管理方面都拥有不同于内资企业的特殊政策,比如在实际业务中,对内资企业借用外债审核多数投否决票,外企则可以在核定范围内自主借债。 ”据她介绍,目前外资企业还可以享有进出口经营权和免领进口许可证的权利,内资企业办理起来手续相当复杂。
同时,外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得到一些隐性的“超国民待遇”。如地方政府的一些暗中支持的优厚待遇,
为了政绩考量,有些地方政府对其掌握‘生杀大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外企特殊优惠,或为外企贷款提供贴息和专项经费。”一家中资企业财务经理告诉记者,此外还包括提供一系列土地“潜规则”。
由此可见,要想内外企业公平竞争应该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这也就说明对改革开放的修正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改革开放到了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才知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太多了,有些错误简直可以把国家带到灾难和灭亡的地步,但一些顽固坚持改革开放完全正确的人士就是不愿意修正错误,头撞南墙也不回头。
改革开放到了今天,顽固坚持外企有竞争力的人士也不得不公开承认外企的“超国民待遇”,所谓外企的优势就是其在中国政府政策上的优厚待遇,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和先进的技术,除了拥有资本进行对中国人民无情盘剥之外,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引进技术和人才,纯纯是骗人的假话。
看一段下面的报道:
为反映公平竞争的市场呼声,中国自2008年1月1日起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此前外资所得税税率是15%,而内资企业的税率高达33%。
这就充分说明外企制胜的法宝就是中国政府的税收优厚待遇,而国内企业是其所得税的两倍,那来的竞争优势。而国内企业还要负担职工的好多福利待遇。
其实,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民族工业不但遭到重创,而人们的思想道德也严重地滑坡了,要扭转中国民族工业的被动局面还好办,尽管漫长和艰难,但可以实现,可对人们思想道德滑坡的纠正将是很困难的,要想再次建立毛泽东时代的良好民风,恐怕不可能了。
改革开放30年,当我们回过头来,才知道我们已经丢失很多好的东西,要想在把这些好的东西捡回来,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只有对其进行修正了。
太行爱国力量 2010.12.1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