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继续发展私人轿车必是一场灾难

火烧 2009-02-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继续发展私人轿车将导致城市道路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浪费,强调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批评私有制下的非科学消费,并呼吁回归社会主义道路。

继续发展私人轿车必是一场灾难


我以为在中国继续发展私人轿车,必是一场灾难。理由如次:

1、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发展私人轿车,道路不堪重负。前些年为所谓招商引资,各地大拆大建,深圳仅仅为一点点布局上的异见,一拆就是7个亿的100多栋,完全是崽卖爷田心不疼。造成了解放后兴建楼房的大浪费。一方面是小学生、劳动者在危房中学习、住宿,一方面是大量钢筋混凝土的坚固房屋被人毫不可惜地毁掉。这决不应是社会主义管理者应有的思想和行为。于今新扩建的马路上增加的多是私人轿车,新路又已经不堪重负,原因之首在于私车充塞马路。如果还要增加私人轿车,必是为新一轮大拆大建制造理由,若是如此,必须追究这些管理者的责任。

2、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标志。私人轿车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的私人性特征相适应的。私人轿车多,表面上看是一种发达的表现,从本质上看,是私有制下浪费性的、非科学消费。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第一代领导人的安排,国有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于积累、公共消费的比率较大,直接分配给个人以工资名义用于个人消费的比率较小,这本来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当时职工只有吃饭、穿衣靠工资,住房、医疗、教育、上班交通费用的大头实际上是社会承担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创立社会主义,还为了用公有制的社会调节避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浪费现象,发展节约、少污染的公共交通,取代重复、浪费、多污染而且增加个人不必要负担的私人轿车,当是社会主义领导人的必然考虑。发展私人轿车,不是前进和发达的表现,而是加强私有化、两极分化和倒退的表现。

3、现有私人轿车已经造成了不堪重负的严重情况。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提倡并保护有利健康的、不污染环境的自行车交通,保障独立通道。布什总统还天天骑自行车。但是在我居住的城市,骑自行车已经非常难的事情。早十几年,湘江大桥汽车就把自行车挤上了人行道,桥两边过去按设计只能走人的走廊,成了行人、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四合一的通道。我退休前,是骑车过河上班的,经常看到大桥人行道上人车、车车碰撞,小贩的的车辆翻倒,水果、蔬菜撒满地,交通阻塞的景况。韶山路拓宽后,人行道变成了行人、自行车、轿车共用,而且主要成了轿车的停车场,自行车只能停停走走地通行。那些过去除了自行车道只容两辆汽车会车的马路,如今骑自行车已经非常危险,两边的自行车道齐刷刷停满了轿车,自行车只能借道快车道,骑自行车的听到后面来了公共汽车,也无法给汽车让路,只能挨着右边占道停着的轿车走,公共汽车从左边擦肩而过,骑自行车的提心吊胆,时刻担心成为车下鬼。我住的宿舍,栋与栋之间的空地、过道、消防通道都成了有车族的停车场。我们骑自行车出宿舍都困难,发生火灾,不知道消防车如何进来?我们宿舍旁边一条小街,宽的地方仅能供两台小车勉强会车,窄的地方仅能通过一辆小汽车。前段时间一些人也把它用作私人轿车停车处所,整个道路变得无法通行。私人轿车带来的现状已经如此,国家还要发展轿车生产,鼓励私人轿车消费,我们的城市道路、宿舍将变得如何,不知道制定政策的人们想到过没有?我想一辆公共汽车载30—40人,占道面积最多20—30平米,排出一股尾气;如果这些公共汽车乘客都成为私人轿车主,开着30—40辆车上街,每车占道10平米,一起占道300—400平米,多消耗几十倍的汽油,多排出几十倍的尾气。发展公共交通与发展私人轿车在解决交通梗塞、节约、防污方面的优劣不是很清楚吗 ?现在的公共交通如何呢?我前几年与儿子一起做过一次试验:从我在湘江东岸的家到岳麓山的工作单位大约25里路,我与儿子同从家中出发到我单位去,他乘直达公共汽车,我骑自行车。我骑车到达单位后,又在米粉店吃完一碗米粉,再打手机与儿子联系,他还在半路的湘江大桥上。公共汽车就是因为私车阻塞还不如我的自行车快!我看,如果有发达的公共交通,限制私车的发展和占道,加上有如过去通畅的自行车,完全可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私人轿车的发展不仅无助于城市交通,而且是它的负面因素。我看有些挂着共产党员招牌的领导人和学者,他们根本不学马列,他们只姓私,不姓公,他们只相信私有制优越,不相信公有制优越,他们图刺激经济的虚名,得的是损害经济的实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