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越是思想混乱多元,越是不能迷失方向

火烧 2009-02-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在思想混乱多元背景下,不能迷失方向,强调民主革命分阶段的重要性,反驳对新旧革命的偏见,呼吁正确理解历史与现实。

   

越是思想混乱多元,越是不能迷失方向  

      

我的帖子《冷热失当:评某些WH人对革命历史的态度》(注:主要内容是通过大量事例证明该市当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态度过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态度过冷)在荆楚网东湖时评上发表后,网友们踊跃阅读并跟帖表达支持的看法,还被版主评为精华帖子。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在网上发帖只是想就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不想与网友发生争论。但是,Zaobao(以下简称Z)还有静宜园主在所回复的帖子中的一些观点却使我很难保持沉默,所以要简略地回答几句,以期进一步地得到网友们的指教。  

第一,我在上述帖子中说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样两个阶段。对此,Z网民说把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法“就待商榷”。因为“这是大陆的分法,其他地区华人,其他国家学者有不同看法”。也许Z网还不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其实,这种分法首先来自于马列主义的学说。我们分析事物当然还是要以马列主义这个我们党和国家的理论基础为准绳的。再者说,难道中国人、大陆人对事物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说法不成?一定要看着外国人(包括加入了外国籍的华人)的脸色行事,跟在别人的屁股后边走才行吗?我们的某个说法不管它正确不正确、科学不科学,一定要别人认可了才算数?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逻辑!  

第二,Z网民说“这么分容易给世界华人错误印象,好像新的比旧的好”。照Z网友看来,“新的比旧的好”是一个错误的印象。这真有点叫人感到奇怪了。因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新的代替旧的,新事物一般都要比旧事物好,因为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事物,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新事物,“新的比旧的好”是必然的。就中国的民主革命而言,难道新的不比旧的好吗?新的不比旧的好,为什么新的能够代替旧的并取得胜利,而旧的却“屡战屡败”(孙中山语),最终不能获得成功呢?  

第三,Z网民说:“现在要发展私营经济,市场经济,当然要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传统。”不错,现在是要发展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但是别忘记了,在我国,至少是在目前,公有制经济仍然是主体,计划经济也并非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从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宪法中者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再者,就发展市场经济和私营经济而言,难道只有WH市要发展私营经济,市场经济,别的地方就不要发展私营经济,市场经济不成?为什么别的地方、包括中央的主要媒体如我在文中所列举的那样,都格外重视对人民和青少年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教育,长时间地持续地大力地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突出的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却并没有同样大力地宣传旧民主革命的人物和事迹呢?难道只有WH市作法对,别的地方包括中央和国家的各大媒体、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多个部门都搞错了不成?至于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值得“大力宣传的传统”,当然应该是有的,如果该网友清楚的话,就请你略说一二吧。  

第四,Z网民说,“招商以港、台、海外华商为先,……而这些华商显然是信仰资本主义的,……海外很多华商甚至是反共的。”海外华商当然有其信仰的自由,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信仰资本主义是毫不奇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海外华商的大多数人是爱国的,爱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于海外华人中有人反共,那也丝毫不奇怪,也不是什么新闻。问题是作为大陆人的Z网民,你反不反共?再者说,因为华人中有反共的,我们就迎合他们,屈服于他们,不敢理直气壮地向人民和青年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不敢向人民和青年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传统教育了?这真是岂有此理的说法。其实,就华人而言,其中也有许多人是已经了解或者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那段历史的。当然,我们在向华人宣传那段历史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恰当地进行。但这只是方法问题,不是可不可以讲的问题,更不是对大陆的人民和青年都不敢讲的问题。  

第五,Z网民说“每个人都更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非常对,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但爱家乡要全面的爱,要公正客观的爱,要与时俱进地爱。不能只爱某一些,却又不爱另一些。比如说,在革命历史方面,辛亥首义固然应该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样值得爱。毕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解放了这座城市,解放了这块可爱的家乡土地,从而使它获得了向前发展的可能,从而才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和今后的美好前景。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革命打开了闸门,这是它的功劳。但它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没有提供这种发展的可能。关于这一点,我的文章中所引用的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决不能以“爱家乡”为幌子,拼命地宣传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却冷若冰霜。  

第六,网民静宜园主说:“突出辛亥革命,突出首义,这是省委,市委,甚至是中央决定的,这个东西不应该去怀疑,去批评。因为武汉只有这个东西在全国玩味,在全世界玩味,你的这些不同意见恰恰证明过去我们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讲少了,现在应该大力宣传。”静宜园主要人们对WH市当局某些人的作法确信不疑,不让人“去怀疑”,而他的这些话到的确很值得人们“去怀疑”。比如他说WH市在对民主革命历史的展示和教育中“突出辛亥革命,突出首义”是湖北“省委决定的”,这种说法就值得怀疑。请问,这样说的根据何在?有省委的文件或者省委领导代表省委的讲话为据吗?“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党的政治原则和纪律。中央媒体长期地持续地大力地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的历程,开展红色旅游活动,致力于弘扬其精神,以此激励人民和青年的爱国热忱和跟党走的决心,湖北省委却说在革命历史的宣传和教育上要“突出辛亥革命,突出首义”,这不是明目张胆地与中央唱对台戏吗?这样的“决定”,湖北省委会作吗?须知,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湖北省委大概也不是阎锡山。至于说WH市的革命历史展示和教育“突出辛亥革命,突出首义”的作法“是中央决定的”,这就更值得怀疑了。因为,中央是全国人民的中央,可不是WH市一地的中央。中央会单独就WH市的革命历史展示和教育问题作出一个“决定”,叫武汉市只“突出辛亥革命”,只“突出首义”?我断定,中央是不会这样做的。至于说“不应该去怀疑,去批评”,我认为,作为公民,对当局的某些作法有意见和建议就提出来,这是我们人民民主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什么不可以的?而这种拿想当然的省委、中央的“决定”来吓唬人的态度和作法,到真的是“待商榷的”。  

第七,至于静宜园主和Z网民说“楼主太左” ,这顶帽子的确不小。现在,有些人在听到政治观点方面的不同意见的时候,就爱给人扣上这样的大帽子。然而,这样的大帽子根本给我扣不上。就革命传统教育而言,要说“太左”,那是中央“太左”在先,我“太左”在后,这“太左”不是我带的头;况且,我一介平民,也没有资格带这个头。关于这一点,请两位网民以及有相同看法的网民认真看一看我的帖子的相关部分,看一看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看一看中央十二部门关于红色旅游的文件等等就行了。我到认为,也许实际上并非是我“太左”,而是某些人太右了吧。同时,请注意,正如我在文中所说的那样,我并没有要贬低辛亥首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并没有说辛亥首义不值得进行必要的纪念。我只是说,辛亥首义固然要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更应该重视。在对辛亥首义一而再、再而三地投入巨资,持续近三十年地大兴土木的同时,也应该对党的“八七会议”会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毛主席旧居等处,根据其本来就有的精神内涵,花点钱增加一些内容,改变一下面貌,增强一些吸引力和感染力。难道我的这个意见错了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从思想方面来说,的确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思潮,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甚至于是奴隶主义的;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流氓无产者和青红帮的;革命的,保守的,复古倒退的;专制的,民主的,无政府主义的,新老自由主义的;有耻的,无耻的,寡廉鲜耻的;讲理的,不讲理的,胡搅蛮缠的;科学的,迷信的,荒诞不经的;有神的,无神的,歪理邪说的;从中国土生土长的,从境外泊来的;拍着脑壳想出来的,从内外故纸堆里拾取来的,等等,都在社会中流行,都想找到其立足之地。以上两位网民的言论,就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这种思想多元的状况。而我的观点则是,越是社会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局面,换句话说,越是社会思想混乱,以致道德失衡、行为失范、思想失准,我们越是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不动摇。决不能迷失方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