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宇太:毛泽东是毛泽东主义者

火烧 2009-01-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强调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形成独特毛泽东主义,推动中国革命成功,突出其思想体系与实践价值。

毛泽东是毛泽东主义者


宇太

毛泽东的成功,在于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恰如其分的应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他对中国国情的重视,超过了他的所有同事,这是他成为中国第一号人物的重要前提。因为在同事们都先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谁最能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谁就最具备引导中国革命的资格。

他支持友人去外国留学考察,而自己却最终留下。他认为:“要在现今的世界稍微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个地盘内的情况,似乎不可不加以实际的调查及研究。”

要解决中国问题,首先是掌握中国社会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才是参考外国的经验。外国的经验再好,也不能照搬,只能为掌握国情的人提供参照。由此可以窥见,毛泽东的先见之明与政治抱负明显高于他人。

他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使他对国情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农民社会的深入了解,使他发现农民是巨大的潜在革命力量。这是他得天独厚的一批政治财富,是使他成为中国人民大救星的坚实土壤。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要他去上海党中央工作时,他果断回答:“我不愿意跟你们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正由于此,才使他在大革命的困难时期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才使他果断把秋收起义队伍拉上井岗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造成星火燎原之势,最后夺取全国。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切实可行的革命战略的胜利。而这一革命战略的形成与实行,取决于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取决于他对农民的发现与起用,取决于他对中国历史的融会贯通与心领神会。

由此看来,毛泽东的确是灵活运用马列主义的光辉典范。但我以为,毛泽东引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决不是仅仅依靠外来的主义。与其说是马列主义的成功,不如说是毛泽东深入研究并掌握了了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并由此推导出中国社会必然的客观规律。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中国前程极有分寸的适度把握。可见,毛泽东的马列主义,完全是以民族主义、历史专家、国情专家、农民领袖等身份为前提,才闪出夺目光辉的。

应该说,毛泽东不属于王明博古式的科班出身的马列主义者,而是自学成才的马列主义者;不属于洋味儿十足的马列主义者,而是充满乡土气息的马列主义者;不属于教条的马列主义者,而是灵活的马列主义者;不是本本的马列主义者,而是实用的马列主义者。

更确切地说,毛泽东是毛泽东主义者。

毛泽东即使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沾边儿,也同样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毛泽东思想完全可以称之为毛泽东主义,因为它是世界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是较完整的毛泽东时代的指导思想。有很多理论,具备普遍的真理性和长期的指导性。它至少可与列宁主义相提并论,因为两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双刃剑。较之列宁,毛泽东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内蕴更丰富,支柱更坚挺。

马克思恩格斯是纯粹的理论家,其理论更具普遍性和永久性;

列宁和毛泽东既是理论家又是革命家,其首要名号应该是革命家,其理论更具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严格说来,斯大林还算不上是理论家,他的准确名号应该是军事家,这是由他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和二战的经历所决定的;

邓小平的首要名号,是改革家,邓小平理论应该称为邓小平变法措施或改革方案;

“三个代表”是中共为新时期确立的口号和宗旨。

我们应该把战略性理论和战术性理论区别开来,指导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区别开来,哲理性理论和号召性理论区别开来。

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论持久战,才是硬邦邦的理论,才是最具哲理性指导性的理论。

中国其他人的理论,都没有达到这个量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