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俄媒:苏联解体谁之过?﹝2则)

火烧 2011-12-28 00:00:00 历史视野 1032
文章探讨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分析政治经济改革失败及领导层责任,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帝国分崩离析,影响全球历史进程。

俄媒:苏联解体谁之过?

参考家园  2011-12-27 19:48:18   来源:《参考消息》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2月25日文章】题:苏联解体20周年,谁之过?(作者前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前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尤里·普罗科菲耶夫)

   

20年前,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爆发的一场深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全球的历史进程,并于顷刻间令2亿多人跌入另一个世界。新生国家的边界线蜿蜒曲折,令昔日帝国的版图变得支离破碎。

    解体无法避免?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俄罗斯的三色旗冉冉升起。抚今追昔,俄罗斯两家电视台先后播放了纪录片《苏联崩溃》和《帝国破产》,我深信,后—个片名更符合历史真实。

    苏联的解体是否无法避免?倘若相信这两部纪录片,那么帝国的分崩离析是命中注定的:计划经济崩溃,民族矛盾的爆发并非蓄意制造,而是笃定会出现。

    事实不容更改。然而,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却利用这些事实,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的确,经济改革亟须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需要具备对时代挑战作出及时回应的智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非得将社会政治体制打碎、摧毁一个逐步形成并壮大的帝国不可。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月里,这个帝国在地缘政治上的载体叫做苏联……

    当年,苏联的经济体系无疑亟须进行结构性调整,在农业、轻工业、贸易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而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也有值得改进的余地。只是不应当摧毁经济和政治体制,而是实施现代化改革,引入尚未利用的资源,如此一来,年经济增长达到8%-1O%。是极有可能的。但我们没有这样做。

    谁是帝国崩溃的罪人?

原因很多,就像对于拥有1900万党员的苏共如何变得不堪—击,人们有无数答案—样。苏联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为期数年的过程。倘若非得找出罪魁祸首,我想主要有以下三大集体性力量。

首先是苏联的大多数政治和国家精英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行事愚蠢、轻率,另一部分人则是甘愿充当叛徒,对自身所为的一切利害关系了然于心。面对严峻的考验,苏联政府并未做好应对的准备。国家的党政领导层并未及时对社会政治体系进行改革。这为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所谓改革提供了机会。正是在改革时期(1985- 1991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了苏共乃至国家的毁灭。

    其一是宪法第六条被废除,苏共因而失去了在社会生活和国家中的领导地位。而随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1990年夏天宣告成立,苏共的唯一性又遭剥夺,沦为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的联合体,而不再是苏联国家凝聚力的源泉。

    导致苏联解体的第一步也是最严重的一步便是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俄罗斯主权宣言。宣言明确提出,与苏联法律相比,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联邦的法律拥有优先权。而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是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权力争斗的直接后果。

    在1991年8月以前,削弱苏共、打乱国家管理步骤、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挑起民众普遍不满的三大行动都已基本完成。这并非是外部势力所为,当然,或许它们施加了压力。这是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短短的三四年间一手酿成的,正是上述问题导致了灾难的发生。“8-19事件”更是令苏共遭禁、社会政治体制变天。

    外部势力插手

    导致苏联解体的第二大力量便是外部势力。西方一向对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感到恐惧,但又觊觎其自然资源。对于俄罗斯,西方利益在过去体现为击败这个对手,如今则是不让俄罗斯发展到能够充当对手的地步。为达此目的,西方采用了多种手段。

    首先是里根和老布什政府发起的军备竞赛。美国人深知苏联经济实力因为冷战而捉襟见肘,于是趁势炮制了星球大战的神话,力图将苏联拉入新的军备竞赛,彻底拖垮苏联经济。这一伎俩最后得逞。

    其次是美国对沙特等产油国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大幅增加全球石油产量,从而压低这一对苏联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原料价格。苏联一直通过石油收入在境外购买消费品,弥补本国轻工业产能的不足。由于石油产量大增,油价从每桶35-40美元迅速下跌至 10-11美元,与苏联石油开采的成本相当,导致苏联经济一蹶不振,资金匮乏令奠斯科无法正常进口消费品,导致商店货架空空,居民不满情绪高涨。

    第三是西方大国情报机关齐心协力,利用各种政治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在苏联成功组建了主要由知识分子构成的 “第五纵队”。

    苏共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提出实行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和总统制等一系列全面政治改革建议。在他的推动下,几乎所有媒体都落入了坚信社会政治体系需要改革的人手中。“改革斗士” 的言论充斥报端。如此一来,反感苏联终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

    民众盲目欢迎

    埋葬苏联的第三大力量正是苏联人民自己。大部分苏联百姓,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对所发生的一切盲目欢迎,还通过行动加以支持,全然不知道其实质,也没有意识到后果。

    当时的人们疲于为生计奔波,并未意识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权力争斗的危害。套用匈牙利经济学家卡尔瑙伊的话来说,“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社会体制完全不屑一顾,对他们而言,囤积香肠似乎更加重要”,大家欢迎改变,认为资本主义就是商场里应有尽有,而国家仍像社会主义制度那样关心民众福祉。但他们大错特错。苏联制度提供了最高水平的社会保障,赋予人们社会乐观主义精神,这正是现今俄罗斯大多数公民所无法拥有的。

    综上所述,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包括:无力应对时代挑战、甚至有过背叛行为的苏联精英;以美国为首的、从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意图摧毁苏联的外部势力;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不清楚社会政治体制更替会造成何种后果、没有奋起挽救国家免于分裂的苏联人民。

“苏联解体谁之过”:

第一是精英,第二是精英,第三还是精英

作者:郑彪

乌有之乡   2011-12-27

文章录入:利永贞    责任编辑:利永贞

“苏联解体谁之过”:

第一是精英,第二是精英,第三还是精英

——与尤里·普罗科菲耶夫先生商榷

苏联解体整整20年了,多年来俄罗斯各界人士对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多有深刻的反思,然而其中的观点也有不少难以完全苟同者。12月27日《参考消息》转载了前苏共政治局委员、前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尤里·普罗科菲耶夫的文章《苏联解体20周年,谁之过》,作者指出,苏联解体这一深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在很大程度上逆转了全球历史进程,并于顷刻间令2亿多人跌入另一个世界,而苏联解体并非不能避免。对此,笔者完全赞成。至于“苏联解体谁之过?”文章提出其“罪魁祸首,主要有三大集体性力量”:一是党和政府的精英或愚蠢,或叛卖;二是西方的外部势力,主要指里根政府发起的军备竞赛、石油价格战和主要由苏联知识分子组成的“第五纵队”;三是政治上被洗脑而盲目迎合西方,不知自己的利益何在的苏联人民。此论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和根据,但笔者仍不敢苟同,愚见以为,苏联解体是一个历时三十多年的地缘政治过程,原因复杂,但是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第一是精英,第二是精英,第三还是精英。因为首先,“木必自腐而后虫生之”,如果苏共不发生政治蜕变,西方国家根本没地方下蛆,即使下蛆,也不成不了气候。其次,人民没有责任,人民失去方向乃是由于执政党失去方向。因此,其第三点理由难以成立,第二点理由也完全不能与第一条并列。

所谓“苏联解体是一个地缘政治过程”,始自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下子丢掉了列宁和斯大林“两把刀子”,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叛卖,也是地缘政治自杀,开启了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和解体的地缘政治进程;苏联解体乃是其必然的合乎逻辑的地缘政治后果,戈尔巴乔夫的“根本改革”和戈叶闹剧无非是又一次叛卖,是对给予20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以伟大政治影响的伟大苏联举行的一次丧尽廉耻的西式葬礼。对此,前苏共精英应承担全部责任,却推诿于苏联人民,是何言欤?

前苏联承担了二战期间欧洲战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民族牺牲,战后人民和国民经济亟需休养生息。新中国的情况大同小异,只是由于国穷民困,更需要休养生息,中苏都不想打仗。战后美国将核威胁条件下的冷战强加于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集团被迫应战,而新中国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毅然决然地向苏联一边倒,加入“被冷战”的行列,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在对西方的冷战问题上,包括在冷战背景下的朝鲜战争问题上,中国与苏联,有大同而存小异。但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命运逐渐发生逆转,中苏之间逐渐失去“大同”。在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面前,赫鲁晓夫被核战争吓破了胆,政治上想与美国“缓和”,实为胆怯(后被美国看破),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失去立场,于是有一系列理论上对马列主义的“修正”,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和平主义、绥靖主义、投降主义思潮逐渐在苏东国家泛滥起来。在中国,由于毛泽东高瞻远瞩,尽管当时中国极其困难,仍然大义凛然,力主抗美援朝,并一举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和政治大国地位,并开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以后中苏分裂,也在地缘政治上分裂,美国和西方做了一把渔翁,而中苏命运有不尽相同。随着中苏分歧扩大和分裂,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逐渐向极“左”倾斜,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也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反和平演变的全党全军全民的政治演习,这一切在过去被认为完全是历史代价,近年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愈来愈成为中国抵御全盘西化和“颜色革命”的重大地缘政治因素。正如刘国光同志所说,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演习,1989年以后中国的命运如何,谁也不敢说。而苏联,在中苏分裂以后,却日益向右做历史滑行,领导层放弃共产主义信仰,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上层建筑日益空心化,对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崇拜的西化思潮通过征服社会精英,进而征服了人民群众,终于导致大厦倾覆,联盟解体和俄罗斯遭到重创。

苏联至今仍是中国的一面镜子,要经常照一照才好。我曾说过,苏联解体是“政治自杀”为主,美国“他杀”为辅。中国就能完全避免“政治自杀”?苏联解体,始于赫鲁晓夫丢掉列宁和斯大林“两把刀子”,在中国列宁和斯大林是一个人,即毛泽东。“非毛化”思潮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但三十几年来确有人在“砍旗”。党内“砍旗”,“党校不姓党”,不是“政治自杀”?自马恩至列宁时代及至整个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证明,形形色色的所谓“第三条道路”都是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绝非“第三条道路”。归根结蒂,孙悟空的本事再大,筋斗云也不过如此,仍不离如来佛的手掌。

所以,“苏联解体谁之过”?第一是精英,第二是精英,第三还是精英。所谓“精英”也者,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精英与“精蝇”之间,不过一步之遥,在历史关键时刻,甚至就是一念之差,即在公与私之间,中国传统文化叫心术不同,马列主义的语言叫世界观不同。“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甚至“一时”也没有,及身而败的显例,古今中外多得是。小布什不是及身而败?戈尔巴乔夫不是及身而败?叶利钦不是及身而败?大道至简。对此,还是毛泽东说得精辟和通俗:“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又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离开民众,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今之精英们,可不慎乎?

(2011年12月27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0nj.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