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圆夜话(六)新冷战来了吗?
东圆夜话(六)新冷战来了吗?
几日秋雨,天气骤然冷了下来,海上的风稍微寒意,阳台上已经不适宜夜话了,幸亏装修有了进展,客厅有了容身之地,透过玻璃拉门还可以看到东圆大道上的夜景,正荣钟楼的钟声也悠扬依然。
“这几天看电视,莆田的电视频道倒是挺多的,我觉得我们东海上的许多事情是挺乱的。”致远说。
华雨说:
“不,应该说是南海,是东盟在开会,美国佬也来了,那些传教士就爱咋咋呼呼的,比我们的那些政工人员还啰嗦。我说美国人也挺有能耐的,都混成这样了还出来张张扬扬的,就说我们的那些书记们,要是家里的老婆孩子总闹事,他能有心思教训别人吗?”
致远说:
“倒也是,许多贪官污吏就是因为家里的事情弄不好给整出来的。奥巴马到东亚来肯定没有好心情,无非是想把家里的那把火引到东亚来,然后趁火打劫为自己弥补亏空。”
壶公评论:
“说的也是,美国人在东亚玩弄的是殖民主义伎俩。美国人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入西太平洋的,它不改殖民主义者的本性。美国人首先必须排除的对立面是中国,如果作为平等的伙伴,中国是美国前往东亚所追求的对象;如果以凌驾于人的姿态出现,中国人无疑是美国人最大的障碍。这一点正是区分殖民主义或共同发展政策的分水岭。
但是美国人显然是选择了前者,它又一次以掠夺者的姿态在西太平洋出现了,你说难道不是吗?
近期,西方媒体趾高气扬地声称:‘如果中国对奥巴马政府派遣海军陆战队前往澳大利亚北部的决定感到不满,那就等着美国海军开始在新加坡驻扎军舰吧,就在南海争议水域的边上。’
有关报道声称,美国和新加坡协商在樟宜海军基地驻扎新型沿海作战舰,并已进入最后谈判阶段。我记得这个信息最早是由罗伯特-盖茨在6月份宣布的,11月份五角大楼发言人称‘为这个机会感到兴奋’。
就说澳大利亚行动, 11月16日 奥巴马宣布将在距离中国 4000公里 的澳大利亚永久驻扎250至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再说新加坡行动,美国准备在那里永久驻扎两艘沿海作战舰以表明美国不会退缩。沿海作战舰是美国海军最现代的、适于执行大量任务舰只,能够以每小时40多海里的速度行驶,在马六甲海峡游刃有余。
新加坡毗邻马六甲海,又位于岛屿争端激烈的南海南缘,具备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驻军可以卡住中国人的喉咙。从冲绳到关岛,再到澳大利亚,又到樟宜海军基地,奥巴马政府一定以为,它把绞索套在中国人的脖子上了,而且正在收紧。”
致远说:
“总的看来,形势是很不乐观的。”
壶公评论:
“是的,从直观看,亚洲正在分裂,美国人在亚洲建立了两个架构。首先是东南亚安全架构,在美国的支持下,印度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越南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安全合作网络,它的目标是中国;其次是海湾安全架构,它的目标是伊朗。
“但是也无须悲观,我以为对于一个正在衰落的帝国,这些筹划只是逃亡之前的虚晃一枪。美国人想发动对华战争,谅它没有这个胆,我倒乐意看到美国人发动的伊朗战争。只是看国际力量的现实分布,我认为美国还是不敢,因为不能。正如伊朗外长表示的,美国加强在中东的军力部署表明美国‘缺乏理性和远见’,应该承认美国人也不都是草包。
“不过南亚阵营的形成倒是在提醒中国人,努力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础,联合俄罗斯以及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形成北部亚欧阵营。就实质而言,美国组建的南亚阵营是为夺取市场和资源而来,北部亚欧的阵营实质上也是以走出经济危机为诉求。自从资本主义体系形成以来,世界的市场和资源的分配就没有平衡过,争夺也没有停止过,这一点确实应该告诉那些理想主义者的中国人。
“我们知道美国的东亚战略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石油,为了南海的石油。石油是美元霸权的支柱,美国人在中东吃够了苦头,想在东亚找回补偿,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个情理是殖民主义的情理。美国人创造了危机,美国人率先逃离了自己传统的基地,能够看出,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深刻的改变,与我之前一再主张的张大陆权以应对海权的方略是想符合的。
“只是美国人打错了算盘,只要中国人不出宋江,美国在东亚称霸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远高于它在中东付出的代价。中国人强化军备,背靠北欧亚阵营,与美国逐鹿南海,想来也是人类史重要的一章。”
致远说:
“看来问题是如此。美国的东亚战略是它全面衰败前的自保策略,但是历史演变的规律决定其精心的选择也只能是失败的选择。因为南亚阵营是根本没有能力与北亚欧阵营相抗衡的,南亚阵营的出现却促使中国在陆权上有全新的选择,也就促使北欧亚阵营的形成。更促使中国人明白一厢情愿的危险性,在殖民者面前是与在虎狼面前一样的,不能稍有幻想的,否则就会象陕西猎人周正龙一样,不被老虎吃了,却被那些滿嘴巴‘自由民主’的精英们吃了。”
华雨叹到:
“天欲亡之,不得不亡。美国人不能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致远说:
“真是如此,如果美国人选择与中国合作的道路,以中国人的文化特色,很可能拉它一把,可是美国人自己却选择了对抗。2020年,中国将拥有世界唯一的‘专用空间站’,美、俄的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长期排挤中国的航天大国美国面临难堪与痛苦,奥巴马正在步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尘。”
华雨说:
“但愿中国人能够记住郑和经验,还要再一次沉沙折戟了。占领空天制高点,启开空间时代,这是当代中国人必须担当的神圣的使命。”
壶公评论:
“我注意到,新近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两大动作:
“其一、驻军澳大利亚
“据说奥巴马将向澳大利亚将派驻海军陆战队员,美国此举是一类强力的表示还是中国导弹威慑下的示弱?有人把它叫做新冷战,以我的一贯的观点,不妨‘冷战’一下吧,中国内部也需要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例如警醒一下那些晕乎乎的普世价值派,所谓国无外患者不强,确实应该感 谢美国 老师们,让中国人避免了‘南风熏得游人醉’的悲惨下场;同时,也在警告中国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在政治与军事力量还相当有限的现在稍微控制一下对外的发展,以免重蹈犹太人的复辙激发世界性的排华;而最重要的是中国应该在自己的西部开展一次大建设,并且用这种投资吸引那些愿意与我们平等相待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市场与技术的融合。
“开启一场针对中国的新冷战吧,美国佬。打着人权旗号、高喊普世价值口号的新冷战将对中国建立起海、陆军事包围,美国将耗费数万亿国防预算让美国人迅速致贫,中国充满热情地在大洋的彼岸输送给美国人无数的食品和许多的美元,衰落的美国人将步19世纪中国人的后尘成为新一代的北美病夫。”
我的感慨让我稍稍安静了一会儿,致远问到:
“还有其二呢?”
壶公评论:
“其二、就是所谓TPP,据说奥巴马东亚之行的成就是打造一个叫做TPP的自由贸易区,它的意义是什么?
“究其实,如同日本,在美国超霸的20世纪,除中国、朝鲜等国外的东亚何处不是美国人自由往来的地方,再吹一次哨子搞个集合有意思吗?据说TPP是要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试想没有了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中国的参与,这个TPP还有意思吗?
“TPP的历史经验是什么?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在苏东地区、在南美地区都搞过TPP式的集合,搞得人家经济崩溃,搞得自己声名狼藉,最后把大本营的大西洋经济圈也搞残了。TPP是戏说,还是一个诱惑中国人的圈套?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13亿人口的中国始终以巨大的市场潜力诱惑着西方世界,但是当中国即将以现实的大市场出现于世界,尤其是面临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把中国机遇视同救命稻草,中国与谁合作也就将拯救了谁,这一机遇欧洲人不敢放弃,美国人又岂能视而不见?
“在中国面前有欧洲和美国两大块,而中国却稳操胜券。对于中国而言,唯有实现广大市场与先进技术的融合才是其战略目的,在中国面前其它的任何花招都不值得一哂。德国人逐渐放出自己的技术,也获得来自中国的机遇,赢得了抵御经济危机的机会,美国人却在胡思乱想――那么就让它闹下去吧。
“让美国人闹下去吧,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有一句名言:‘中国可以再等上100年。。。但是我们需要那些资源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更早而不是更晚。’美国人能够比菲律宾人更有耐心吗?奥巴马能够比罗萨里奥更有耐心吗?”
我看着致远和华雨疑惑的神态,我坚定地说到: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不证明美国人的高明,而是在说明一个垂亡者的挣扎,是疯狂的挣扎,是死亡前的挣扎,我真不能想到美国人会走得这么惨。
“我说的是美国的行为是在违背人本身求生存的基本愿望,显然美国殖民思维与东亚愿望不协调,所以奥巴马东亚之行是失败的,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它的失败。
“本年度11月19日,在巴里岛,温家宝与李明博、野田佳彦会晤,提出确保年内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尽早完成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以利于全面展开陆海联运合作,推动东北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拓展新兴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加强金融合作,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加强在环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经济、防灾减灾、民生等领域交流与合作。
“当前东北亚的态势良好,高层交往、政策协调和战略互信不断加强。现实的目标在于,三方加快筹建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人文交流。其中,加强民间交往,实现2015年三国人员往来达2600万人次的目标,以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抽象东亚繁杂的事务,我们能够感受东亚的愿望:平等而和平地共处与发展。
“在处理东亚、西太平洋以至于全球问题的时候,政策的制订者应该牢牢记住,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群人,任何一个人种,都不会自愿地放弃自己的人格而去接受他人的奴役,即便貌似与美国极其友好的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在对外关系上,中、美政策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这是历史与哲学――是文化上的区别――是国家文明程度上的区别,正是这一个区别,决定了美国必然败北――不仅仅是在中东,更在东亚,美国的衰退趋势已经难以改变,而且是在加速。
“关于反殖民主义――民族自主、和平、发展的课题同样表达于印度和菲律宾身上――这是近期紧跟美国的国家,但是这只是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观察这些国家真正的愿望。
“摆脱殖民地状态后,独立的印度希望实现自己的强国梦――如同我们的中国梦,印度的复兴路程虽然有许多乱象,但是其主流思想在外交上可以归纳为三步曲:1、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2、拥有核武器;3、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成为有发言权的世界大国。当前印度已经走完前两步,它面对的是如何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课题。2010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印时宣布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11年2月11日 ,印度、巴西、德国、日本等‘四国集团’发表声明,呼吁本届联大应该取得‘一个具体的成果’。
“印度学者公开宣称衰落的英国应该将其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其前殖民地印度,如果如此,实在是反殖民主义的重大胜利――一个人类进步的标志性的胜利。但是此类跨栏行动并不如同树胶跑道上的奔跑一样顺畅,虽然英、法这些前殖民主义国家都公开宣布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是作为既得利益者它们不能不守护着自己的底线,它们能接受的底线是保持自己在安理会的地位不变,同时允许一些候选国成为不享有否决权安理会成员,或者说它们的特权不能“稀释”。这个底线体现在,2010年6月在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会议上,5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就否决权问题表示‘不允许改变现状’。
“现状就是利益,改变现状的结果是权力的再分配。事实也说明这一点,印度的入常受到两个方面强烈的夹击,首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既得利益国;其次是以巴基斯坦为代表的与“四国集团”的实力不相上下而又有许多矛盾的国家;重要的还在于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论,美国成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家,印度不能“入常”,其最大的阻碍就是美国。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安理会的扩大将引发更多的僵局、美国的权利将被削弱,一些地区强权将成为全球化的障碍。这些担忧是对印度外交政策的担忧,印度主张世界多极化,印度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不定,印度对美政策抱不信任态度。
“印度外交政策是其国家利益的反映,是一个前被殖民国家最本质性的述求。在最本质的民族意愿上,中、印、日、韩是完全一致的,而与殖民者――压迫者的美国却是相对立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人的态度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承诺相反,不久前‘维基泄密’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印度嘲笑――这是一个‘自封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候选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发表谈话表示,新德里不要指望很快就能升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另外一方面,印度及其‘四国集团’受到巴基斯坦等国的反对,它们于2005年发起了‘团结谋共识’; 2009年2月5日 ,意大利在罗马召开国际磋商会议,包括37个外长级官员在内的75国代表出席会议,它们拒绝‘四国集团’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案。巴基斯坦的反对是有理的,在南亚印巴长期敌对,发生过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当然不能容忍南亚的权力失衡。
“重要的一方面,中国、俄罗斯、韩国等东亚国家当然不能容忍‘四国集团’,因为容忍日本‘入常’,意味着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论,而这一个结论在东亚仍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例如在中国的钓鱼岛、韩国的竹岛、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以及琉球群岛地位问题上的争论。
“所有的关于国家利益的述求最终归结为每一个国家希望独立自主而和平发展的愿望,暂时的利益是局部的关心,因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而表达的愿望才是根本性质的关心。殖民主义的美国以局部的关心作为其进入西太平洋的好风,但是它的殖民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性质的关心是格格不入的。揭示这一点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个观点适应于每一个国家,包括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企图在本次东亚会议上掀起巨浪,但是他失望了,本月19日他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东盟主导的南海问题‘进展太慢’,东亚峰会‘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罗萨里奥呼吁要对中国给予更快、更大胆的回应,菲律宾需要具备“不受约束的能力”以更好地开发南海周边岛屿附近的油气资源。
菲律宾开始不耐烦了,其实又何必,东盟伙伴国不可能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菲律宾的提出不是其它国家的根本利益,却是与其它国家希望和平发展的愿望相冲突的。菲律宾的悲哀并不是因为罗萨里奥说的‘我们觉得自己就像运动场上的弱孩子。’也不罗萨里奥声称的,菲律宾无法独自与中国这个亚洲主导力量做斗争。菲律宾的政客们应该明白,自己不能有非份之想。美国人做不到的事情,菲律宾的政客们能够做得到吗?”
致远叹了口气,我们都一起叹了口气,并不只是为美国人叹息,而是为世界的和平叹息。人啊,为什么不能平和地面对大千世界。
这时候“正荣”钟楼的钟声响起来了,夜深了。
壶公评论2011-11 写于麒麟山麓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