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国,大问题
文章探讨大城市生活机械化,创新受阻,社会制度对生产力影响,青年奋斗迷茫,反思创新与模仿的矛盾,提出改革社会制度以激发创新驱动力的必要性。
大城市,是人生另外一种牢房,劳改,吃喝拉撒睡,放风,自由在无形中就被消磨光了,激情也没有了,人异常冷漠,对门互相不认识。上班=劳改,放风=每年偶尔去旅游,每天三点一线,这或许是白领们每天都差不多的生活方式吧,年薪十万,一年能存下来的算六万,工作三十年存个180万,临了还了房贷over。房奴,每天两个小时往返于公司与龟壳之间,加工作八个小时,再加上睡觉八个小时,就18个小时了,在高压之下,人们机械的应对生活的可能性更大了,而活跃的挑战和创新的机会会渐少,这是很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因为大家都输不起,只能去模仿学习,而不想挑战和创新。
大学毕业,工作压力大,只要能抓住一根稻草能把自己养活就能把自己给卖了。全班二十多个人,走的走,留的留,留了又走的也有,我们都在追逐什么,埋头苦干着,都为了啥,传说:just for one day to be hero。
慢慢的发现,这个世界不是拼实力,不是拼激情,不是拼能力,不是拼创新,实力,努力,奋斗,创新也注定你在一个阶层里蹦跶,始终是蛐蛐罐里的蛐蛐,要想跳出来,很容易就死在鸡嘴之下,再怎么着也就是个蛐蛐王。我以前是相信创新才能有出路,现在发现,创新就是让腾讯来利用你,各种山寨狂涌而出,要想成功必须九死一生,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以保护有效的创新作为驱动力的时候,那么就是有问题的,政府主导的科研只能局限于军工,局限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如高铁,其他的应该由社会利益来作为驱动力。社会生产力的革新应该来源于社会内部,来源于社会制度合理设置,而不是仅仅靠行政手段的五年规划。
这个世界诱惑很多,但完全不是你所能接触到的,这些是拼爹人的权利,为什么当年很多人跑去延安跟随老毛,就是因为看的这些看的烦了。假如人慢慢习惯这种机械而富于消磨能力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一个民族低着头看着前人走过的路,而从来没有四顾张望,因为领导告诉你,这样就是这样走的,或许我们渐渐都淡然了,都漠然了,那这个民族抬头眺望的人呢?现在无产阶级的先辈们走到这步,已经是有产阶级了,当年的丰功伟绩留给后世子孙去享福,当然这个也是公平的,毕竟人家的爷爷辈拿脑袋换来的嘛。忘了说一点,1921年建党的时候,那些代表都不是无产阶级,他们只能算是受打压的小知识青年。毛主席是很英明的,他带领着我们的先辈们进行了一次可以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的革命,如果不是这场革命,那么我现在可能连在这里写这文字的机会都未必有。文化革命的出发点也是毛主席怕无产变资产,所以才想了这一出,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继续革命。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么搞下去,会使社会的发展出现断层,因为革命是破坏一切的行为。这样也无法形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源驱动力,因为我的努力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所以这样是行不通的。如何改革社会,使社会保护前辈的成果,又能有效的吸引这代人的创新欲望,这个是我们中国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应该探寻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式,既能保护上一代,又能促进这一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要更加开明的氛围,更加活跃的社会机会。其中的平衡点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考察的。以前说的稳定是前提,公平和效益,都可以归入到这个平衡点中,如果做到了,那么稳定是必须必,公平肯定是有的,创新自然会有效益,国家的产业升级将会自发性的往前走。
作于广州2011年11月25日
沧海笑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