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观奇:一条铁证证倒林彪
项观奇:一条铁证证倒林彪
偶尔翻阅网页,才知道前两年很有一些人为林彪翻案。林豆豆积极,情有可原,当年她也没把他父亲当坏人。但是,另外一些人,以那位有少将军衔的王年一先生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与其说是要为林彪翻案,更是为了要打倒毛泽东。他们的一个『纲领』就是,毛泽东搞阴谋,逼走了林彪。这个纲领和当年庐山的纲领是一回事。
但是,这是瞎起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李文普同志说得对,总有一天有关此事的档案是要解密的,历史的真相是掩盖不住也歪曲不了的。
正是这样。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现在的一些起哄,到时就会倾刻化解。所以,我没有兴趣,去研究这个本来已经十分清楚的历史问题。但是,看到王年一对主席那样仇恨,我也不高兴。本来,早就看过他那本文革史,当时想,军事院校的同志,不会治史,情绪而已,再说文字又那样差,不会有太大影响,没有当回事。看到何蜀先生写的纪念他的文章,披露了他的一些信件,才知道他是对主席有气,而且不一般,到了恨之入骨的程度。很像那个李锐和谢韬,于是,我就想趁我见到的一条重要材料,说几句话。王年一先生去世了,他不能再答辩,所以,我不去评论他的意见。
在给林彪翻案的人当中,有一个共识,就是说现有的可靠材料,没有根据说明林彪搞阴谋。尤其是谋害毛主席,林彪不一定知道,都是林立果、叶群搞的,到最后逃跑,也是林立果、叶群劫持了林彪。
李文普同志说得好。林彪作为一个带领过千军万马的统帅,怎么是夫人和儿子所能控制的呢?总理驳斥林豆豆说得更正确,他是副统帅,能被劫持吗?这个含意是很深的。
林彪何许人也?林彪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管军队,是有所创造的,吴法宪说他管军队那段时间是情况最好的一段时间,这我信。但是,他又搞阴谋,置同志于死地。庐山,他的话最重。他插话会理给中央的信是个人行为,也不是为彭总说话,而是为了和彭总划清界线,不要把自己和彭总扯到一起去,扯到一块,那封信的问题就更大了。而把罗瑞卿搞下去,是典型的搞阴谋,搞帮派。这就是林彪,一方面有能力,一方面不正派,搞阴谋。而且狠,这是别人作不出的。
我毫不怀疑,谋害毛泽东的整个阴谋是林彪指挥的,不是林立果的个人行为,更不是林立果背着他,而是他给了林立果这个权力,并幕后指挥。林彪和叶群、林立果的关系,是搞阴谋的关系,是帅和将的关系,叶群、林立果是林彪的马前卒,牺牲品,而不是反过来。
作为一个历史学工作者,我抓到了一条铁证,这是陈励耘揭发的,在庐山林彪发言的前一天,林立果从北京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第二天林彪要讲话,要挑出张春桥,叫陈励耘配合,搞张春桥。陈励耘果然配合了。这是现在已经自由了的陈励耘的说法。其它的事,例如四方三国会义他多所辩护,但这件事,他只是说明过程,说明他在庐山为什么跟着起哄。这好像是孤证,但是,是可靠的孤证。况且,电话纪录是可查的。孤证不孤。我想,在他被审查期间,也一定交待过。
这一条铁证,足以证倒林彪。
1,它说明,林彪庐山的发言是预谋的,是搞阴谋,是背着主席搞的。矛头很清楚,是指向张春桥。不是偶然的个人的行为。可见黄、吴、李、邱的同时行动,是有导演的集团行为。毛主席抓住黄、吴、叶、李、邱不放,英明。
2,帅是林彪,林立果是指挥,是受林彪操纵的。林彪不告诉毛主席他要讲什么,突然袭击,打乱会议议程,这都是事先策划了的,所以主席说他们自以为有把握。他们也的确把中央委员挑动了起来。这条铁证证明,讲话前一天,林立果已经知道了讲话内容和目的,他怎么知道的,只能是讲话人林彪通知的他,而且,由他指挥陈励耘。林立果不是中央委员,不能上山,谁是主谋,不是很清楚吗?总不能说这个讲话也是被林立果劫持的吧。
3,这不是第一次。当年。林彪叫叶群到杭州找毛主席汇报罗瑞卿的问题。那些过程事实都在。当叶群等久了,想把材料以书信的形式转给毛主席时,林彪在电话里骂叶群是蠢蛋,要他约时间当面谈。林彪是对的。他胜利了,主席没有顶住,也有原因顶不住。要是仅送材料,不会这样快、这样有效地致罗瑞卿同志于死地。庐山,事关重大,林彪亲自上阵,想致主席于被动,接受现成事实,打倒张春桥。但这次,林彪错了,毛泽东已有准备,自九大以来,两边的斗争,已经揭开。陈伯达的稿子,主席批示,不看,退回,就是态度。副统帅太急了,没有看到被动是不可逆转的,低估了毛主席的决心和气魄。根本不是毛主席的对手。
我没有很动脑子,治史者,可以再分析,但仅此,也可以清楚看到,整个事件的主谋是副帅,也只有他,有这个胆,小小林立果是不可能自己走到这一步的,真这样,那林立果也真是超天才了,吴法宪让贤也就对了。但事实不是这样,林立果无非是年轻好胜,狂过了头,是林彪的受害者。林彪为什么敢这样搞,也有他的分析,他看到了对文革『拥护的不多,反对的不少,』,打倒毛,纠一下偏,他能够胜利。『571工程纪要』就是林彪的思想,只有他,和毛主席共事几十年,才能那样想,那样说。这就不是考证的问题,这要靠史识,靠马克思主义的史识。
林彪要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文革,搞生产。陈伯达早有报告给中央,要搞生产,并提到电子时代的到来。那是作为中央文件下发过的。后人可以评价。关于九大报告的分歧,他们也是主张九大以后,主要任务是搞生产。这本来是个是非问题,但一搞阴谋,要杀人,要叛国,就自己否定了自己。
这里顺带说一下张宁说的林彪临走前还说,我至少还是个民族主义者吧,等等。这句话是造的。很简单,犯了造假常犯的错误。就是,把今天的语言,放到过去去了。当年,一般类似的意思,是要用『爱国主义』这个词的,不会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这个词,是这些年用的。当时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老三篇里有一篇叫纪念白求恩,其中主席说到白求恩同志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等等,所以,那时民族主义这个词,大家很回避用,都是说爱国主义。张宁过去没做过笔杆子,没有这方面的常识,现在是在造谣,就用了现在的习惯说法『民族主义』,结果露了破绽。造假也要学习,也要有这方面的训练,张宁缺乏,又有别的目的,也就不顾这些了,所以漏洞太明显,历史学家辨伪,不难。再说,她也不想想,一个敢谋杀毛泽东的人,心不狠还行,多少生死关头没见过,他以为是她张宁吗,还在那里哭,在哪里抹泪,真丑化了我们的一代战将。
说到打仗,再补几句。中国人打了几千年仗,会打仗的不少,林彪是一个。但是对战争的胜利怎么看,这有个历史观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流行英雄史观。这是错误的,毛主席提倡唯物史观,庐山上不就是也为这个观点斗了吗?战争的最后的胜负靠什么?这要到历史深层、到基础,去挖掘,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分析,战争的胜负的决定的力量,不是个人,不是将领。就林彪参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那上有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有广大不怕牺牲的指挥员和战士,多少同志的鲜血才凝结了战争的胜利,跨大林彪的军事天才是错误的。『战锦才是大问题』,不是上有毛泽东,旁有罗荣桓,下有千千万万牺牲的战士,只是林彪,那什么也不是,也和国民党的将领无甚差别。所以,九大上,毛主席才叫孙玉国站起来,并说了一段那样感人、那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战争观点的讲话。我不否认林彪会打仗,也有大功,但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科学,所谓科学就是不要只看个人,而是要看是人民的支持、牺牲决定了战争的胜利。
其实,林彪翻不翻案,只是个具体问题。它的要害还是在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当年主席就说,看起来他们的矛头是对着张春桥同志的,实际是对着我的。王年一不明白,设主席,讲天才,何以成了纲领,国家有个头不错啊,几个常委不是都赞成吗?主席说纲,是指这是他们挑起事端的纲,打倒张春桥的纲,分裂党的纲,最后推导毛主席的纲,一句话,是搞阴谋的纲。王年一先生虽然是少将,但没打过仗,不懂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书生气了,而且有倾向性。他要在,我愿意和他讨论,但是,没这个机会了,九一三,他也随副帅去了。各有其主啊。这就像李志绥猝死在茅厕里一样。有神论者说是报应,我是不信的。
附带再多说一句潘景寅的问题。他的几位战友,替他说话,可以理解,主要就那个大问号。其实,这都是猜。小平拿陈修文烈士比,并没有直接根据。只有反证。小平是对外国人讲话,含有林彪一伙是很孤立的意思,不足为据。按现在已有的材料,我看潘不仅不是陈修文,而且肯定有问题。这有几个要点可证。但这已不是大事,无兴趣说了,况且还有家属、孩子,已经吃了那么多苦。将来黑匣子能从俄国要回来,我的话就可以验证了。
2008。11。26写于德国马克思的家乡红思虑克[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