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甲子的春梦---孤谈文化发展现状
回望过去,春秋百家传至今,秦简汉书秉春秋;三国群英更留名;隋唐诗篇耀苍穹,宋词元曲唱千载;明清聚成四名著;民国群星斗思想,改前文毫点明灯;鲁迅,郭沫若,林语堂,茅盾,徐志摩,田汉,朱自清,郑振铎,瞿秋白,闻一多,老舍,巴金,方志敏,冰心,夏衍,刘大白,周作人,柳亚子,胡适,刘半农,许地山,叶圣陶,丁玲,臧克家,李广田,赵树理,张天翼,肖军,周立波,艾青,姚雪垠,曹禺,沈从文,吴伯箫,冯铿,洪深,郑伯奇,邹韬奋,郁达夫,王统照,成仿吾,曹靖华,阿英,蒋光慈,鲁彦,柔石,胡风,李伟森,冯雪峰,胡也频,艾芜,沙汀,于伶,黄谷柳,陈白尘,周扬,欧阳山,殷夫,吴强,肖红,叶紫,何其芳,杨朔,孙犁,杨沫,周而复,梁斌,陈残云,宋之的,徐迟,柳青,刘白羽,袁水柏,田间,郭小川,秦牧,魏巍,康濯,杜鹏程,李季,马烽,曲波,贺敬之,袁鹰,茹志鹃,李瑛,李准,王愿坚;等等。
现在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什么都是浮云的时代;如果有,可以列出来,让大家评一下:金庸,刘震云,苏童……,寥若晨星。我们的时代是不准歌颂还是不准批判?让文明文化5000年的天空如此孤寂?
三十年如果没有了思想引领,一个人将会怎样?一个群体将会怎样?一个民族将会怎样?一个国家将会怎样?再大的牛也要别人牵着鼻子走,再牛的人也要捧着青花瓷要饭。再灿烂的辉煌也都是地摊摆设。看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调子。文化已经是金钱的婢女,给老爷们做做精神的按摩;或者消遣;难得给百姓一年一度的免费的展示,也是让百姓提不起百姓的幸福感觉,因为虚无的表面话,代替不了真实的生活。
文明不能在我们这里断送,这是比我们经济还要重要。但不是表明把我们祖宗的写就的辉煌的珍藏起来,也不仅仅是吹拉弹唱着我们祖宗的宏章巨篇;我们要创造;这是唯一从国外买不到的。非常遗憾。
正是唯一买不到,让卖国的无计可施,采购不了的文明;如果不去创造,最终会会断落。这可怕的断崖,现在还可以接个桥。在久远更可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柱。没有它,就是无脊椎的爬虫国家。
过去三十年,有首诗可以看当下:
无题
孤灯花月探春深,
竹简煮笋也销魂;
革新复旧半甲子;
几帆又已过荆门?
在党的文化号召里,很多人不是响应,不是使命,是从中看到了多少发财的机会。从这里更是感到深深悲哀;仿佛每句唱词里就是钱啊钱啊?不是精神,还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精神?还是我们根本没有精神?
中华13亿里应有担当者,也可以有担当者;想想舍命写史的先人,想想剖粥写著的往者,想想茶香里的聊斋;还有热血余温的“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那种从容,那种淡然,那种担当,是不是一种精神,难道金钱可以换取的么?我们丢失了什么?谁让我们丢失的,我们要好好反思了。
现在知识分子,尤其是文社知识界,有没有担当者?
在熙熙攘攘的热闹当今的时代,竟没有传唱久远一吟一唱的歌者,是时代最大的孤寂和悲哀。
奋起吧。勇于担当的人们!
声明:本文支持免费不删改转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