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始乱终弃的情欲故事消解殖民罪恶的电影——《海角七号》
马英九推荐大陆民众看看《海角七号》,他表示:“最近我看到《海角七号》到大陆上演遭遇一些挫折,但这不是最后的(结果),还在协商当中。”提到这部台湾本土的电影,马英九积极向大陆民众推荐,认为这部电影“可以当作大陆了解台湾的起步,应该很有价值”。
抱着增进了解的良好愿望,下载这部电影,希望可以真的如马英九先生所说的,可以当作大陆了解台湾的起步,但是观看影片后心情却异常郁闷,甚至感到一种强烈的愤怒,被欺骗、被忽悠、被当成白痴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如生吞苍蝇的恶心感觉,比观看《色戒》时还要强烈。
严格地说影片的开头确实营造了一个很“台南”的乡土气息。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台南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恒春镇夏都沙滩酒店。该酒店想通过邀请日本歌星在沙滩上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形式宣传当地旅游资源,但由于以镇长为首的当地人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当地乐手们组团演出,于是代班邮差阿嘉、小米酒业务员马拉桑、机车行黑手水蛙、原住民警察劳马、老邮差茂伯、正读国小大大几人拼凑成了一个‘破铜烂铁’的乐团,但这个乐队让个性严谨、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其中镇长的养子做事毫无责任感的主唱阿嘉更是无时无刻不惹毛她。阿嘉除了当乐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当带班邮差更是玩忽职守,他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里外,什麽都没做,他在邮件堆中找到了一个来自日本,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邮包,他好奇地打开邮包,发现里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写的,根本看不懂,因此不以为意地将邮包丢到床底下,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乐队的几个成员也渐渐认识到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个上台实现音乐梦想的机会,因此每个人都开始抓紧时间练习,但阿嘉任然是一副毫无责任感的无赖嘴脸,这让友子很恼火,也连带影响乐团的进度。后来,在一场镇上的婚宴,大家喝多了马拉桑的酒,于是阿嘉跟友子便莫名其妙地化敌为友,还发展出了一夜情。在阿嘉的房里,友子看到了日本来的邮包,发现那居然是来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寄出的情书,她要阿嘉务必要把邮包送到主人手上,然而,日本歌手要来了、邮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第二首表演乐曲根本还没着落、而贝斯手茂伯依然不会弹贝斯。面对这些,阿嘉突然浪子回头,决定打起精神,重整乐团。在友子的强烈要求下,沉睡了六十年的情书也被阿嘉送到信件的主人——年近八十的另一个“友子”手中。演唱会上阿嘉一边唱着煽情的歌曲,一边用最浪漫的方式向友子表达感情,这样,阿嘉与友子之间莫名其妙的一夜情,便迅速被导演篡改为“爱情”,正如六十年前那七封情书的主人与另一个“友子”的师生奸情,被导演篡改为感人“爱情”一样。六十年前一个日本教师漂洋过海来到殖民地台湾,从事殖民地原住民洗脑活动,顺便诱奸了涉世未深的漂亮女学生,一旦日本战败,他为逃命又无情抛弃了被他诱奸的女学生。
这样一个在人类文明阳光下的罪恶故事,却被魏德圣导演用光鲜的年轻男女明星、炫目的电影技巧和煽情的音乐包装成了感人的爱情故事。当然这部电影在台湾流行,还情有可原,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还在怀念日据时期,那时日本人当“天皇”,他们当走狗,身份上总要高出同为台湾同胞的原住民“半等”优越感,现在民主了,人人平等,他们的优越感被剥夺,只好在电影的灯影变幻里意淫永远失去的过往。但是大部分大陆民众以及绝大部分台湾的普通民众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可不是什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看到的是被殖民者诱奸、被殖民者始乱终弃的悲剧,看到的是日据时期残酷洗脑的后遗症。但是历史注定已成为历史,无论用什么样的霓裳羽衣来装扮,也难以掩饰殖民时代涂满悲剧色彩的刺目血痕。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的价值观,二百年前就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尺,但是二百年后的台湾,还有一个导演,拉到政府的赞助来歌颂人压迫人的殖民主义,这难道就是台湾的民主和文明。看来台湾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真的很可悲。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