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以哲学视角解读人教版八年级思品教材

火烧 2011-12-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从哲学角度解析八年级思品教材,探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提升学生交往能力,学会处理家庭、师生、同学间矛盾,促进道德与处事能力发展。

   

八年级上册思品教材共四单元,在这四单元的结构布局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贯穿始终。以哲学视角把握教材,从宏观上理清文本的结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文本,驾驭教材,从而学会在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与各样的人打交道,学会交往,提升处事能力,提升道德水平,提高交往过程中化解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解读文本,指出这四个单元中“我”与家人、与父母交朋友、与同学(男生、女生)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在交往过程中,学会与父母、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学会赞赏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等,学会化解矛盾。同时,在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矛盾的每个侧面又各有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与父母交往做到孝敬父母和愚孝区分开来,做到尊亲、弗辱、能养、不能盲目顺从。对待异性同学承认差异,加深对异性的了解,正视与异性同学间的关系,男女同学间要掌握分寸,注意交往的方式(如:场合 时间 频率),自尊自爱。与老师交往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即平等交往,由于师生关系角色不同、角度不同,就会在一些问题上构成矛盾、冲突。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相互交往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存在语言差别、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环境、人的性格特点等不同,发生矛盾的每个侧面又各有其特点,针对交往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沟通交往,在合作中学会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差异是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交往过程中的矛盾,提高交往过程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来看,在与家人、同学、老师交往过程中,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与斗争,与家人相处,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永恒的爱,应当得到爱的回报,孝亲敬长是做儿女的天职,这是矛盾的同一性的体现,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和谐相处。又要正确对待爱的过程中管教的方法,严格要求会让儿女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反抗父母、强硬顶撞或对长辈不理不睬,冷漠相对,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结果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或是伤害父母。和同学、他人交往是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是双向的,双方才能是双赢或是多赢。正确对待双方的差异,人各不同难免有分歧、两者相互排斥。古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坚持原则,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与老师相处,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构成冲突,这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体现。发生冲突时,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同时,也应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注意场合和分寸化解冲突。针对不同文化及文化间的差异所造成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学习优秀文化,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取长补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本的第四单元分四课九节阐述解决交往过程中矛盾的具体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礼貌待人、换位思考、宽容他人、诚信做人、平等交往,不仅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中与他人交往,也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中与他人交往。从而提高学生驾驭文本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