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勤俭兴业,奢靡败家

火烧 2011-12-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回忆初高中时期艰苦朴素的生活,反思物质条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批判奢靡浪费,倡导理性消费与精神富足。

记得小时候,半年的学费不过十几块钱。就是这样,很多次,到开学时父亲还要借钱供我们三子妹上学。就是在90年代初读初中时,花费也少得可怜。在磁县一中读初中时住校三年,每周回家一次,星期天回校时总是带上一大提袋的馒头,一瓶子咸菜或咸酱,足够吃到星期五回家时。早饭、晚饭就是买五分钱的稀饭,泡上带的馒头,就着咸菜吃;中午如果能打两角钱米饭、4角钱菜也算是改善生活了,许多时候也就是舀点米汤、泡馒头吃咸菜就过了。夏天馒头发霉,依然是剥了长毛的皮继续吃,冬天馒头硬的帮帮响,也只有泡在稀饭里将就吃。常常算下来,一周的伙食费少得仅二块五,多的也超不过五块钱。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上下午最后一节课还没上课,就饿得叽里咕噜、头昏心悸了。晚上看到有的同学夜宵加餐,那简直是闻到香味就流口水。只有周末回家,才能幸福的饱餐两天,母亲给我煮鸡蛋、做好吃的面条。高中时略好,但每周的生活费也就是15到20块钱以内。  

时过境迁。初中、高中的事,恍然间已过去10多年。如今自己工作8年有余。每个月工资也有2000多,与当年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一顿饭甚至一碗面就是那时一个星期的伙食费。每每有人劝说我生活要搞好、多吃点好的、要舍得花钱,可唯有自己知道,30多年来,唯有那就着咸菜吃硬馒头的初高中几年,才是自己精神最好、成长最快、头脑最清醒、身体最健康的时候。现在,穿得像样了、吃的丰盛了,但身体、精神却又似乎比不上当初。人的生命状态,并非完全取决于、甚至并不主要取决于物质条件是好坏丰乏。倒是饥寒、清贫、朴实的生活,往往使内心更清醒、更有希望和活力。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提倡勤俭、抑制奢靡都是圣贤哲人的不变主张。一粒米、一滴水、一缕线都应珍惜。至于衣服,整齐干净、端庄清新、不辱市容就可以了,又何必追求价格、材料,非要成千上万、虎皮貂毛才肯满足呢,除了让虚荣心浮动、对身心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至于饮食,填饱肚子、供应身体需要、甚或增加品种丰富口味就可以了,又何必非要山珍海味、奇鸟异兽,毫不怜惜物命,我一顿饭,百千生灵丧命才肯满足呢,除了让无底的口腹欲望略时得逞,还有什么价值呢?消化之后,流于茅厕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每年总要参加一些婚宴、满月宴或友朋聚会、工作接待,满桌的菜肴,往往吃的很少,剩的多半,鸡鸭鱼类、肥肉有一筷未动者,真是徒害生命、暴殄天物啊。一次宴会,往往杀害的鱼虾鸡鸭兔等动物不可尽数。至于饮酒,更是触目惊心,如今茅台售价每瓶过2000元,五粮液、国窖、青花郎等也过千元,一杯入口,数十上百的钱财化为乌有,更有劝酒酗酒者,以酒当水、非醉不休,以至于呕吐难堪、伤身入院,即不是劝酒酗酒者,也颇伤肠胃而数日不适,消耗财力、浪费饭菜、毁伤身心,百害明显,一益难寻。怎样不让人哀叹不已呢?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金钱至上、利益第一,连国家都在鼓励消费、刺激国民的物欲。贷款消费、负债享乐,古来都是亡国败家的迹象,如今成为常态,举国上下皆不以为然。而安贫乐道、勤俭惜福爱物命的人,却往往为世人所笑。这颠倒世间,谁人来扭转乾坤呢,何时能重振道义,让国人不再为物欲所役使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