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人的文革(16)

火烧 2011-12-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文革日记内容,探讨经济领域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强调毛泽东思想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意义,并反思当时社会现实与个人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文革(16) ——文革日记摘编 1970-2-12 星期四 晴按:三十年来,一些经济学家一直污蔑毛泽东不懂经济,其实,毛泽东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要远远超过当代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请毛主席原谅,这里用了“特别是”)在宏观经济调控与把握方面,要远远超过三十年来的所有的中国领导人,中国银行家、金融家、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与所可能到来的中国经济的灭顶之灾正是三十年来反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经济理论所造成的苦果。毛泽东之后的中国领导人,写过《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吗?写过《论十大关系》这样的 经典经济学论著吗?恐怕除了摸石头过河抓河蟹最后什么也摸不到什么也抓不到以外,连自己和中国都要被淹死了! 学习《必须学会在经济工作》党中央发出了五号、六号重要文件,一场在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毛主席和党中央对这场斗争给与了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说明了开展这场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毛主席指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 “为着从经济建设去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去巩固工农民主专政,去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这些工作每件都是为着战争。”总之,经济领域的 阶级斗争的胜利展开,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伟大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它关系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能不能巩固,关系到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死存亡,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以巨大的影响。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夺回了刘少奇极其在各地区各部门的代理人所篡夺的那一部分权力,取得了政治斗争的伟大胜利。但是,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他们不断地变换手法,用各种隐蔽的方法向无产阶级进攻,在经济领域里的挖社会主义墙角,就是他们反革命复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惊心动魄的的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的事实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如果不牢牢掌握经济的领导权,在经济领域里的斗争中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全面实现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那我们所夺得的政权就会得而复失,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就会遭殃,所以,认真搞好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是当务之急。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斗批改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是清理阶级队伍的继续,是斗私批修的继续,它既可以进一步深挖一小撮阶级敌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又可以使我们在思想上来一次吐故纳新,更好地树立一心为公、一切为公、一生为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一个人的文革(17) ——文革日记摘编 1970-2-13星期五晴进厂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天了,回顾这一段历史,在工人师傅的教育下有很多的收获。这几天,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不能主动积极地放手大胆地工作,处处打“被动战”。只是完成和超额完成既定的任务,也能够做到不怕脏不怕累,至于分外事,大批判,反正叫我写我就写,不叫我就自己看看书。原因有二:一是背上了沉重的家庭包袱,好像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二是自己不必自作多情,自讨没趣。不论什么理由,都是建立在个人的患得患失基础之上。当前,阶级斗争是这样的尖锐,阶级敌人是如此的猖狂,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去思考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转,这是何等的肮脏无耻。一个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青年,应该是而且一定是充满着革命的朝气,不应该也不能是死气沉沉的。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在工作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1970-2-14 星期六阴看电影《创伤》,这是一部阿尔巴利亚电影,描写了阿尔巴利亚知识分子在劳动党的领导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成长情况。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在许多地方还是不成功。比如,突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够,不能突出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过多的突出了知识分子的作用,劳动人民在电影中的某些地方成了陪衬,并被“病员”之口诬蔑为“野猪”,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不是因为树立了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而是仅仅为了和丈夫一起走,过多的描绘了知识分子家庭极其生活方式,在观众的思想上会留下不良影响,也会给青年一代以伤害。也许我吹毛求疵了,可是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