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话黑厚(1)
闻真 2011、11、30、
现在有些人自懂事以后,就想成为权贵,或富豪。有那么一个人,细读 四书五经 25史 西洋史 ,研究了老子 孔子 墨子 秦皇汉武 马克思 华盛顿 希特勒 斯大林 毛泽东 苏格拉底 黑格尔 罗素 牛顿 爱因斯坦 ,仍然是两眼茫茫毫无头绪。朝思暮想,暮想朝思,一天梦中突见三国孔明摇扇而来,朝其天灵盖一拍,醒来不觉顿悟,有啦,这些天下权贵与富豪之所以成事,除天时地利外,其中重要一条,不过都是采取了“黑 厚 手段”而已。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今天座上客,明日阶下囚。不知什么时候,不知因为什么,不管以前的交情,也不管是客人,还是朋友,拉下脸来就杀人。例如,秦始皇毒死自己请来的韩国法家韩非子。对秦始皇这种叫人琢磨不透的朝令夕变的为人,虽然受到赢政重用的太尉 魏国人尉缭,也伴君如伴狼,没有安全感。那么有智慧的人居然逃跑又被抓回,可见秦国的组织机构严密控制地风雨不漏,只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小心地为秦始皇工作。当然,这也是秦始皇所需要的。秦始皇认为,只有利益,没有诚信,法、是实现利益的手段。
再看秦末汉初,天下贱民揭竿而起。农民陈胜吴广“缺厚少黑”,最先葬身于群雄争斗之中。
大英雄项羽,气拔山兮力盖世,一人力敌万敌,打仗有勇有谋,自出世以来每战必胜打遍华夏无敌手。为人性格刚直而火爆,讲人情重信义,只因出身贵族,对社会艰难曲折的承受力很差,就因垓下一次败仗,其心理就承受不了啦!说什么“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江边。把一个眼看到手的大好江山,白白让一个社会地痞刘邦得去了。项羽性格真是脆弱到了极点!如果他能不耻于垓下一败,回到江东后,总结教训,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天下最后是否归刘?还真不一定!
再看刘邦,用他爸爸的话说,从小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学了一套“心黑皮厚”的手段,长期混杂流窜于市井之间。因为他自己无家无业,30好几还娶不上媳妇。可是,偏偏县里的老吕头相中了他,要他做吕家女婿。原来吕老头的大女儿,从小就不安心在家里学女红,疯了似地在外面乱跑。提了几次亲,人家都认为不是安生过日子的女人,而宛然拒绝了。真没想到,自打老吕头把刘邦领到自己家里,与大女儿一见面,一个人就是非刘邦不嫁,一个人就是非吕雉不娶。两家老人一看,真是“冤家不聚不对头”,既然如此,就赶快把婚事给办了。既然成了家就该谋个职业想法过日子啦,在朋友沛县县宰萧何的帮助下,在秦始皇的基层政府里混个“乡里长”小吏的干干、混口饭吃。如果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刘邦和吕雉也会和许多市井中的平庸百姓一样,默默无闻而老死。
可是,上天竟然不让他们平平凡凡终了一生,秦朝的天下不久大乱。自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后,他屡败屡战,竟然也拉起一支可观的军队,竟然还能先于项羽攻占秦朝首都咸阳。在鸿门宴上,深知当时危险态势的刘邦,对项羽真是卑躬屈漆尽力讨好之能事。那时,只要项羽没有 不想以小欺大的贵族作风,没有妇人之仁,而是按照范增的计划,只要拿刀在刘邦的脖子上轻轻一抹,天下就立姓项!中国的历史不是汉,而是楚。但是,项羽最后还是把刘邦放走了,总想正大光明地与刘邦争个高低,君子不使小人的下三烂伎俩。就是这个“正大光明”的君子执念,让项羽成了悲剧性的英雄!一举使竖子刘邦成名。
这也后人屡屡怀念和敬重项羽之处!人民并不完全是以历史成败论英雄。一齣“霸王别姬”的戏剧传唱几千年,表明了人民对正大光明英雄项羽的敬爱,惋惜他乌江边上的一时冲动而自杀。
可见,项羽心不如刘邦黑,脸皮不如刘邦厚,手段不如刘邦阴险狡猾多变,而且,又刚愎自复不听大家正确意见,尤其,不能听反对自己的意见,自己底层军官的意见。例如,他的执戟郎韩信,幕僚陈平,这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以后都被刘邦用高官厚禄拉走,成为项羽的死对手。就连从小培养项羽成才,项羽尊称为季父的谋略大师范增也被项羽气病而亡。
再看刘邦,在他那只有利益,没有正义。其妻吕雉与锁阳侯通奸,刘邦佯作不知不动声色。因为,他当时太需要大财主锁阳侯给他筹集军队粮草钱物,吕雉也是在为自己而献身。这种事,项羽能做到吗?刘邦的父母妻子儿女被项羽大军俘虏,项羽假装要煮刘邦的父亲,以此来威胁刘邦投降,但是,社会痞子刘邦回答的却是:煮了后,不要忘记给我一碗汤喝。在黑透了心的刘邦面前,还算本分的项羽只能败下阵来。刘邦除最后垓下一仗外,与项羽作战是屡战屡败,有一次被项羽军队只差一步就要抓上了,他立即把妻子和亲生子女推下车,自己逃掉。刘邦说,没有老婆可以再娶,没有儿女可以再生,没有我刘邦可就没有了一切。这种心黑手辣的社会痞子作风,那里是具有贵族正统礼仪思想的项羽、能够低档得住地呢?
刘邦属于那种头脑灵活,悟性很强的人。参谋长张良所言,大家皆不省其深意,独沛公悟之。韩信因战功要求封齐王,刘邦气得几乎要下令绑其杀之。只因听到老师张良在旁边的一句话,立即顿悟,脸上马上泛起亲切笑容,对韩信说,齐地是将军您打下来的,齐王封号是您应当得到的封赏。只因此决策,才避免韩信造反,一心一意帮刘邦打败项羽于垓下,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终于得到天下。
韩信虽然有“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大业,“能受胯下之辱”的精神,但是脸皮不如刘邦厚,心不如刘邦黑,有时还念着刘邦“筑台拜将”情分,该断不断,悔不听蒯通之言,趁刘项争斗不可开交之机,自己另起炉灶独立出来,形成三分天下鼎立之态势,却偏偏急着帮助刘邦消灭项羽,结果落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下场。韩信虽然军事才干远远超过刘邦,但是,其政治素质远远不如刘邦成熟、不如刘邦狡猾阴险奸诈、谋略高超、手段毒辣。刘邦是玩人的高手,是算计人的高手。这才是韩信败在刘邦手下的根本原因。
正如刘邦自己总结胜利的原因时说道:“讲到能策划于帷帐之中,取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运军粮,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我能够用好他们,便是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手下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好,所以失败了”。
几千年来,历史总是这样反复重复着。看看现代史,例如,蒋介石军事水平不怎么样,逢战必败,但是,他却能把几百个将军们整得老老实实地。通过“4、12、”清党大屠杀他又整垮了当时政治幼稚的共产党,把北伐军的军权从共产党手里全部夺回,建立起听命于自己的资产阶级独裁统治。
但是一物降一物,老蒋虽然能够整倒那么多厉害的中共大员,却远远不是毛泽东的对手。在重庆国共两党会谈时,老蒋竟然鬼使神差地喊了三声:毛主席万岁!结果是4年后,被老毛赶出中国大陆溜到台湾岛避难去了。
毛老人家不只是中国的神,也是全世界的神。他一上来,不仅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服服帖帖的,就连二战中所向披靡战无不克的美军,也被他老人家指挥的,武器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汉城与釜山以南,要是当时志愿军有飞机和汽车能及时地把弹药运到前线,那美军就被赶到太平洋里喂大白鲨啦!一直到今天,美国的将军们,士兵们一提到毛泽东,无不敬仰!这也是美国军人人品比美国一些政客过人之处。所以,才有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帅千余人的庞大代表团来中国朝拜和解的场面。
偶读毛主席13岁作的一首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是啊,毛老人家健在的时候,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敢对中国说三道四,敢在中国边境与领海动手动脚?
中国的事情坏就坏在那些“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要比毛泽东高明”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即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所说的“中国那些争取民主自由的人士“。
项羽的亲伯父项伯就与今天的这些自由民主派类似。他对项羽的中央集权制不满,总觉得不自由和侄儿对他不器重。他总觉得自己有一套本事而怀才不遇,遇事总想表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他无组织无纪律大搞自由主义,把项羽攻打刘邦的军事绝密行动透漏给张良和刘邦,纵使刘邦能及时采取对策逃过一劫,不然刘邦军队被消灭后,天下就归项羽了。当项伯知道范增和项羽办鸿门宴的企图后,又在鸿门宴上出剑顶住侄子项庄的剑锋,而保护刘邦以免死于剑下,并协助好友张良掩护刘邦逃走。事后,项羽碍于亲情,并没有严厉惩罚亲叔叔项伯,军心不服,让严厉的军纪与战斗力遭到破坏。
项羽原来也是不想把汉中分封给刘邦的,又是这个项伯为自己的所谓“儿女亲家刘邦”,向项羽说情,项羽重于叔侄亲情掰不开面子而作了让步,封刘邦为汉王。仅仅是一年,被项羽一向轻视的刘邦,就在这个偏僻之地招贤纳士积蓄了力量,杀将出来。项伯这种只顾私人交情,只顾在朋友面前显示自己本事,不顾国家大义的自由主义行动,终于为楚国以后被刘邦消灭,项羽在乌江自刎留下了祸根。
自垓下大战,项羽军队被韩信指挥大军包围以后,处于断粮的楚营将士听到四面凄楚哀宛的楚歌,触动思乡之情军心涣散,悄悄地离开军营而去,汉兵敞开口子,任其逃走.。而此时的项伯、不但不为国家在危亡关头而着急,作为项羽的亲叔父,在项羽的生死时刻,而尽到誓死保护自己亲侄子的职责,就在张良秘密通知他汉军向楚军发动总攻前夕,他却对项羽封锁这个重要情报而悄然逃往汉营。
项羽败亡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地在今江苏省淮安县西南。赐其姓刘,但后来并未见刘邦许诺的哪个女儿与其子成婚,刘邦也失去当年对他的热情。刘高高在上,再也难见一面。项伯受封三年后郁郁而亡,其子项睢因朝廷判罪而没被批准继承项伯的侯位。 这就是几千年前,一个自由民主派的下场,或一个变节者的下场。如果项伯当初一心一意保着项羽个干革命,一旦项羽成功,尤其是对 特别护着亲戚的项羽来说,那会让亲叔叔项伯有这种寄人篱下的悲惨结局?
再谈谈项羽的季父、总参谋长范增,其心黑手毒谋略高,也是秦始皇在世之时向其问策的仕人,才干不可小歔。只是此人做惯了受人尊重的仕,而心高气盛脸皮薄心胸狭隘,受不得年轻娃子项羽不听话之气。范增有仕那种对主子赤忠的心,但是,每到关键时刻,青年项羽总是意气用事,放走了刘邦,坏了国家大计。父子积怨越来越深。原来投靠项羽而没得到重用,而后被刘邦重金收买跑到汉军的阴谋家陈平,因为熟悉范增和项羽性格上的弱点,成功地使用了“离间计”,致使范增不再得到项羽的信任,气得他大怒而走,回家乡后,落个心肌梗死的下场。等项羽反省过味来,一切已晚。
历史告诉人们,要做大事的人,动不动就冲动、发火生气,是大忌也。如果范增能够忍一忍被人误解的心中怨气,而坚持不走继续辅助项羽。如果项羽不因垓下一败灰心丧气,一时冲动而自刎。父子两人回到根据地江东,总结教训和经验,重整队伍卷土重来,总还有再胜之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就像中国工农红军被蒋军逼着要走2万5千里长征一样,当初的形势并不比项羽的垓下形势有利,一看表象也是大势已去。但是,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共产党人就是不认输,谁能算到,15年后,竟是夺取全中国!
毛主席有句名言:坚持就是胜利。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遂分为三国。文官武将,人才辈出。三国鼎立,决战天下!
三国人物中,首推曹操(孟德)。他能成大事的特长之一,是“黑心术”。他冤杀好友吕伯奢全家、杀与自己政见不同的孔融,杀能揣摩出自己心理的大文人杨修,杀反对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承伏完,又杀不与自己合作的皇后和皇子,并且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说,“宁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阴谋家蒋介石在“4、12”反革命大屠杀时,也说什么“宁可错杀3千,也不放走一个共党”。这种草菅人命,拿人的生命当儿戏的残忍手段,竟是学曹操而来的。
其次要数刘备(玄德)。刘备能成大事的专长之一是,“厚脸皮术”。他忽而依附曹操,忽而依附袁绍,忽而依附陶谦,忽而依附吕布,忽而依附刘表,忽而依附孙权,东奔西走,寄人篱下,能忍受别人的闲言秽语与轻蔑的脸色,能压住羞愧情绪,而筹划大业。特别是,刘备还具有天下英杰说没有的特长:流泪善哭。每当遇到难事,在众人面前能泪流满面、有时哭出声来,引得大家同情,转败为胜。在长坂坡,当满身是血的英雄赵云把一个完好的阿斗交到刘备手里的事后,刘却把他扔到草地上,抱着赵云边哭边说:险些坏了我的一员虎将,为了你,不值得。一些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有些人说,刘备摔孩子,幺买人心。那么聪明清高的孔明,竟对刘备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曹操这样的黑心人物,只有刘备这种厚脸皮人物才能对付。青梅煮酒论英雄,你不能奈何我,我不能奈何你,真是棋逢对手,黑遇厚才。难怪曹操呼道:当今天下英雄,曹与刘尔!
还有,虽孙权年少也不能忘记。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攻而不能破。当年曹操站在旗舰船头看到22岁的东吴王——孙权在指挥军队,孙权英武气概超人,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军士斗志昂扬杀气腾腾,深是羡慕,不由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而且是郎舅亲。可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仍然计夺荆州,杀掉关羽,心黑如曹操。可是,黑的有不彻底,不久又向刘备求和,还想恢复以前的结盟,可见脸皮之厚,又像刘备。曹操死后,孙权又在曹丕手下称臣。不久,又与曹丕断交开战。反映出年轻的孙权、政治素质还不太成熟。虽然他的黑厚手段稍逊曹刘,但是,他的才干已经足以与曹刘对峙了。正像南宋辛弃疾词中所写: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以后,曹、刘、孙权相继去世,司马氏父子崛起。司马懿曾受到曹刘等人的熏陶,而集“黑厚之大成”。他能欺负老主子曹操的儿孙和他们的孤儿寡母,心黑不次于曹操。又能欣然接受和试穿诸葛亮送去的女人衣服,受辱而不动怒,还能心平气和地询问来使:诸葛丞相的饮食何如?其脸皮厚的不次于刘备。当有人读“三国”到此段时,不禁拍案而起,高声说道:将来天下归司马氏啦!
诸葛武侯,天下奇才。祖孙三代,精英人物。诸葛武侯的祖先,往上5代皆为国家政府各级领导官员,出身正统仕家。只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全家才避乱来到农村卧龙岗,以待天时。不想遇到能识才而又善用才的刘备,只好随刘出山入世,参与厮尘世间的撕杀争斗。没想到,一路绿灯,事业有成。竟和刘备一起打出,包括四川、汉中、荆州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可是当遇到搞烂缠死守战术的司马懿时,诸葛先生碰到了等量级的对手。六出祁山,也没得到对曹魏领土上的军事进展。诸葛孔明虽然做到了对国家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累死,也没能光复中原重整山河,再次振兴大汉的愿望。可见正统的王佐之才,由于冲不出正统的框框,也不是“旁道左门”“黑厚枭雄”们的对手。
尽管蜀国也有“旁门左道” ,不按常理出牌的军事奇才魏延,能与司马氏对阵,可是,他不是马谡,孔明不喜欢他,也不信任他,更不发挥他的特长。尤其在刘备死后,孔明就把魏延边缘化了。
魏延是刘备生前特别重用的大将,有勇有谋头脑善于临阵急转弯,刘备政权中唯一的2个封疆大吏之一,关羽总守荆州,魏延总守汉中,先主总是欣然采用魏延之计,每每取胜。在历史上,魏延的地位仅次于关,张。在识人用人方面,刘备远远高于诸葛孔明。
魏延的“出子午谷而偷袭长安”类似于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趁对手还来不及反应时,对敌一击致命,出奇制胜。蜀汉弱小,利在速战。
当时魏延看到:魏主曹睿愚笨,中了马谡散布谣言的离间计,把能干的主帅司马懿贬为庶人回乡养老,而派了毫无作战经验的权贵子弟夏候楙统领大军来对抗诸葛亮时,他心中就已经开始盘算。当夏候楙已经被诸葛亮打的节节败退,又忽视了派兵防守子午谷时,魏延就下了穿过子午谷奔袭长安的决心。一方面是诸葛武侯帅大军走驰道吸引了魏国的注意力,另一方是魏延特种部队的神速偷袭,使魏军来不及反应,就像北约特种部队奇袭利比亚的黎波里一样,有成功的把握。一旦成功,则因潼关得手,魏军将被阻遏于东,不能发挥其数量优势;而且,由于蜀军占领原京城长安,政治影响极大,必使关中地区官员因与魏国失去联系而立场动摇望风瓦解;如果这样,魏国至少损失1/3的疆土。蜀军不但能避免与强大魏军的过早进行战略决战,还能短期内在关中招募大量兵员收积粮草,壮大军力,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重行汉高祖之辙。
由于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缓慢的正面进军却给了魏国改变错误的时间,使曹睿有时间又重新起用司马懿,而早已待命的司马懿一接到命令,就立即带着早已经部署好的军队迅速攻下街亭,没有给诸葛孔明留下一点喘息的时间,一下子扭转了魏国被动局势。从此,蜀国以后再也没有夺取中原的机会了。
在镇守军事要塞——街亭决策上,如果当初诸葛孔明用魏延而不是马谡,也不会有以后的军事失败,甚至被逼得大唱空城计,险些做了司马懿的俘虏。
事后,孔明虽然自己也做了痛心地检查,但就是不能接受魏延,两人关系越来越僵化,孔明宁可培养降将姜维,也要把魏延边缘化,并设计杀掉。这对蜀国日后被魏国首先灭掉,在客观上准备了条件。
有人说,三国魏延将军有些类似现在的粟裕大将,头脑有奇招,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眼看要败,结果是胜,“竟打神仙仗”《林彪语》。 “粟裕元帅”指挥的这支英雄部队――在孟良崮上,一举全釺蒋介石第一王牌主力整编74师,击毙王牌师长张灵甫,使中国整个战局一下子向有利于我方转化。从此,毛主席不用再为躲避胡宗南军队,而在陕北的山沟里辛苦转悠了。由于淮海战役的胜利,足让全中国解放提前三年。这场起死回生的战局大转折,足足让老毛兴奋了三天没睡好觉,“恩来啊,真是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主席啊,还是您远见卓识力排众议,在关键时刻拍板批准粟裕这一深奥绝妙的好棋啊。”可是魏延就没有这么辛运了,没有遇上毛泽东这样的好领袖。他没能成为韩信,没能成为粟裕,就英年夭折。岳飞也是如此。所以,军人不懂政治不行!再大的英雄豪杰也要冤死在政治阴谋中。例如,项羽、魏延、岳飞、#老总……
“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都得到了,可是,他没能收复中原,恢复汉朝。蜀国不是国小缺少人才,而是人才扎堆。只因孔明是太阳,把月亮和众多巨星的光芒掩盖而已。蜀国和刘邦善于调度使用人才不一样,只看到诸葛亮一人独揽巨细,直到累死,而其他人却闲着无事可干,以后自散。就连凤雏庞统,也因保护不力,还没等施展才干,就英年早亡。
我们中国共产党当年所在的延安,和刘备的蜀国相比,简直是又小又穷。但是,却吸引聚集来万千优秀中华儿女,甚至是白求恩、马海德、斯诺等国外精英。毛主席、周恩来,并没有因为人才扎堆,而耗费了人才,而是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相应的岗位,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和条件。尤其,把有开拓能力的同志分派到全国各地,根据地,或敌后,放手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终于取得全国的解放。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胜者王败者寇,都是一堆黄土。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股市中石油,房事深圳楼”。功成名就后,已是白骷髅”。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千古多少兴亡事,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现代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政客、奸商、骗子、层出不穷。为达到卑鄙目的,或满足贪欲,而不择手段。他们“心黑皮厚”,君子不可不防。虽然说,君子正大光明,不使小人的下三烂伎俩。但是,为了防身,也不得不深入弄懂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在关键时刻,君子也要走下孔坛,与时俱进。以“奇正”对付“旁门左道”,以黑厚对付黑厚,以毒攻毒。毛主席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也是本人发表此 拙作的想法,给天下君子们一个提醒一个参考!
人生就是博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优秀,都不肯甘拜别人下风。如果我自己思想水平不高,能力不强,谋略不深,手段不狠,那在竞争中只能败于下风。因此,平日要多读书,要多学多练实际本领,要时时观察对手的动态,要有预见能力和斗争技巧,一旦时机到来,立刻行动,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