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是天然蓄水池
周三,美欧6大央行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现有美元互换额度利差下调50个基点,也就是释放美元流动性,美欧股市应声大涨。此前一天,中国央行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刺激呈现下滑迹象的中国经济。从日期上看,中国央行先于美欧央行一天宣布刺激方案,本质上却是同步的,因为都是从12月5日起开始执行,用“巧合”解释它没有说服力。
增加美元流动性,也就意味着提升了美元贬值预期,受此影响,周二的纽约黄金收盘价每盎司较前一天上涨34美元(即每克上涨约7元人民币)。在笔者看来,黄金市场不仅仅是受到欧美央行政策的影响,中国央行下调存准金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黄金的止跌回升实际上是开始于中国央行下调存准金率之后,欧美央行则让黄金价格企稳于1750美元/盎司附近。周二和周三几乎是什么都涨,可见央行放水的冲击力有多强大。
中国央行3年来首次下调存准率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标准的解读只不过是微调,仅仅是2010年1月以来就上调了600个基点,0.5个百分点只不过是润润嗓子,而这一润,就是4000亿元的流动性,众多企业将因此受惠。如果需要,央行还有满满一池子水。
可能没有几个人会公开承认央行下调存准率与房地产调控关联紧密,但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不容否认的,要不然就不会有“捆绑经济”一说。楼市调控显然对经济下滑施加了推力,而如果此时放松调控,恐怕不止再现08、09年的局面,而是以后再也无法调控楼市,因为大家从此认为狼不会再来了。信心比黄金宝贵,失去信心比失去金条还严重。
不过我在此还得给“楼市大跌”的预言泼一盆冷水。某达人一会儿说调控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一会儿又说调控是为了“下调房价”。甲专家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很正常,乙专家说“下调房价”也很正常,同一个专家不能说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接着说“下调房价”,因为这两个目标是不一样的,以某达人的位阶之高,这样说话是很不严谨的。如果他的话是可执行可不执行的,那他没必要说,如果他的话必须执行,下面的人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
07年我说过“房价再涨十年”,在“拐点”似成定局的今天,我仍然不打算收回这种观点。从那时到现在才过去了4年,房价远没有到下跌的时候。别看今天报道哪里“真摔”,明天报道哪里“跳水”,实乃几个特殊城市的一些个案而已。房价涨跌和人的死活一样容易统计。全国在售楼盘都是有案可查的,汇总就是了,成交价也是有案可查的,汇总就是了。我有绝对的把握保证,降价的楼盘只占总楼盘的极少数。
那个叫什么刀的网络写手以持之以恒地喊跌房价出名,与谢国忠看空经济如出一辙。房价高企背景下,喊房价下跌很容易博得一片喝彩声,只是到头来那些实心粉丝都被他害惨了,以至于现在他的文章一出就会招来骂声一片。我对调控的理解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真实的目标,如果企图修改这个目标,最后还是要回归这个目标。现在的房价高吗?绝对高。怎么办呢?调控啊,调停、调慢。怎么个停和慢?等收入上来,等货币贬值,让现在的高房价不再显得那么高。正常情况下,收入总是不断增加的,货币总是不断贬值的,肯调控,那一天还是有可能扭扭捏捏到来的。
下调存准金率还有个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下降。这才是预期下降,CPI还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呢,央行很快就释放流通性了,说实话,从经济角度看,不放水还真不行,人家美欧央行联手释放流动性,中国不放水保证吃亏。上面又发话了,说这一瓢水不能浇灌房地产市场,那里的银根还得继续收紧,这我相信,正如前面所说的,这时候谁也不敢放松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但那是因为渴太久了,嗓子冒烟了,几滴水就能令人心旷神怡,三年首降存准金,对经济的触动无疑是很大的。中国的存准金率还有很大下调空间,但它有个界限,一旦市场流动性泛滥,泡沫跟着泛滥,全面的泛滥就是通货膨胀。严格地说,通货天然就是要膨胀,胀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普通国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候水还没放完就得关闭闸门。
以中美欧7大央行开始放水为起点,全球将迎来宽松的货币环境,全球货币将普遍持续贬值,这个过程必然推升资产价格,尤其是原料占比高的资产价格,房产刚好属于这类产品。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又因为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无论从对内对外的角度看,中央政府都不可能允许货币严重贬值,也就是说,存准金这个蓄水池还没有放空,就得启用另一个蓄水池。不用说,前提是有这个蓄水池。
房地产就是这个备用蓄水池。
这时候比较中美房价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美国现在的房价是崩盘后的结果,其过程之惨烈,不但祸害美国,而且祸及全世界,这就是次贷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危机。不算及时但也不算太迟的调控,使中国房地产避免了崩盘,从时间上看,调控还会继续,从力度上看,不会再加大,到了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房地产调控将转化为变相宽松,不见得全是地方政府的擦边球,中央政府也会睁只眼闭只眼。调控显效前和现在都有人说“市场没有不破的泡沫”,这话有两点错误:1、市场到处有泡沫,有金融的地方就有泡沫,泡沫不一定会破;2、中国的房地产从来就不是标准意义的市场经济。这一轮房价松动纯粹是政府行政行为所致。
我个人对房价下跌的定义是“全国性的房价下跌持续了半年以上”,这种定义应该不算苛刻标准。迄今为止,全国性的房价下跌现象一天都没有出现,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出现。忘了哪个权威人士说了,三线城市房价比较合理,不用调控。切!很多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不亚于大城市。非不要调控,实在是顾不过来了,否则房地产的“绑架”称号就是浪得虚名。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是经过验证的,且是立竿见影的,一旦央行的水池不适合于灌溉,为了经济增长,很容易想到开房地产的闸门。既然我能想到这个水池,中央也能想到,如果中央一时没想起来,肯定会有人提醒中央政府。
也就是说,调控房地产除了避免泡沫破裂的考虑,还有建水池的想法。CPI才有了下降的苗头,存准金率就下调了,当全国性的房价呈下跌趋势时,意味着大城市的房价在作自由落体运动,也就是崩盘,这是不允许出现的局面,所以全国性的房价下跌是一种幻想,从07年算起,至少10年内没有这种可能,当意识到房地产是个天然蓄水池的时候,实际情况可能会比10年长得多。
每一个水池都是为灌溉而放水的,在这个过程中都难免有人受到冲击,多几个水池轮流开闸,不至于一直冲击特定群体。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必须让一些投机分子疼痛到没齿难忘,使得下次开闸后的形势不会疯狂。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房地产具有蓄水池的功能,自然会避免无形中摧毁它,这点潜在购房者不要误判,不然会害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