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新民族主义
论中华新民族主义
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表明,中华民族需要新民族主义。
旧的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有很多种解释,我在这里不引述,直接说明什么是新民族主义。为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追求平等,反对压迫、侵害的正义行为就是新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为了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同危害公平正义的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新民族主义和传统的民族主义有较大的区别。传统的民族主义主要作用于本民族的外部,使用过度则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如历史上元族人对世界的征战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运用,二战时期希特列的对外侵略也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运用,当今世界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也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运用。狭隘民族主义的行为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不讲正义和平等,肆意占有、攫取其他民族的利益。
新民族主义不仅仅作用于外部,即用于抵制外部敌对势力的侵袭、压迫、掠夺,同时也要和本民族内部的罪恶势力作斗争。新民族主义虽然过去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述,但历史已经为新民族主义作了行动上的演示。例如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运动,其文化精神之根就具有新民族主义的性质。首先,一批群英革命的动因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生存(从孙中山就开始了),其次,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这“三座大山”中,外部的有一座,内部有两座。所以,新民族主义不仅仅是针对外部,而且要针对内部。这种富有理性价值、正义价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行为就是先进和优秀的民族主义。
任何民族在和其他民族的交往联系中,只要他坚持和谐、平等、正义,不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只要他坚持和坚决同一切损害和谐、平等、正义的行为作斗争,这样的民族主义就是正确的、伟大的、具有真理价值的民族主义。这样的民族主义运用于国际活动之中就是理想的国际主义。
在中华的土地上有产生新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基础。我华夏哲学思想文化的主流就是讲平衡的哲学,不讲平衡怎么能平等呢!如《周易》里这种思想就非常丰富,《论语》和《孟子》里讲和谐、正义也非常丰富。中华文化精神主流与西方大不一样,西方哲学讲“以我为中心”,即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种思想在人文主义中表现非常突出。资本主义政权的哲学基础就是人文主义。而我中华的哲学思想之基就是讲“人与社会共融”。即一个人在谋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特别强调对他人要讲爱心,由近及远,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者,仁也,亲亲为大。”“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这种崇高博大的思想,值得向西方推广介绍,促进文化融合。
先进、优秀的新民族主义既然可以上升为国际主义,自然也可以上升为国家主义。形象的说,国家就是民族的保护神,国家就是民族的代言人。“国家”这个词,“国”在外而“家”在内,所以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国内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国家建立在民族的基础上,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民族建立在家族的基础上,没有家族就没有民族。国家不强大,其国的民族和家族必然受到外部势力的攻击和侵犯,其结果是国破家亡。传统的国家概念认为:国家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力量组织。这个理解与国家的实际存在形状和作用不相吻合。我认为,把一定的人口组织、凝聚起来生存、发展,占有一定的地域,在国际活动中有一定主权的组织系统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本质必须有地理区域的占有、人口数量、独立生存发展的形式和管理机构这些基本要素。传统的国家概念只说到了国家内部组织的作用,军队也好,法律也好,只是为保证国家功能运转的组织机构,而不是国家最本质的内容。打个比方,国家是人体的话,军队、法律等不过是人体的器官。把“国”和“家”两个字词组合起来,也充分说明了“国”和民族、家族的不可分割性。如果我们只仅仅把国家理解是“工具”,就会在爱国主义面前遇到尴尬。因为“工具”使用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变质变坏,变坏了的工具我们还爱它吗?显然讲不通道理。我们所说的国家带有相对不变性、稳定性,政治集团变了,但国家的地域、人口、独立自主原则不变,生存、发展原则不变。清朝灭亡了,但中国的地域、人口、独立自主原则、生存发展原则不变。清朝——只不过是一个政治集团的代号,它不是一个国家。我们说爱国,是爱我们这个民族,爱我们的家园,爱生我养我的地方,而不是爱一个政治集团。传统的国家概念实际上是对政治集团概括而不是对国家的概括。
国家行为的本质就是民族行为。但由于文化的差异,世界各地的国家理念并不一致。有的博大正义,有的狭隘自私。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要坚持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先进、优秀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为世界和平、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在现阶段,有的人否定民族主义,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瓦解自己文化精神的意识和观点。也许西方敌对势力内心很喜欢我们这样做。你放弃了民族主义,崩溃了钢铁长城,他正好宰割你,侵辱你,吞噬你,最终消灭你。从未来的历史看,整个世界文化要融合、经济要融合,国家要消亡,民族也要消亡。但这是将来的事,而不是现在。将来国家和民族的消亡,其顺序也肯定是先消亡国家,而后消亡民族。因为民族与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一朝一夕难以融汇。国家与国家之间,差异却不大,其组织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再说,假如人类真正走到了和平共处这一步,国家就可以寿寝正终了。这个时候,联合国的作用就大大发挥了。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都需要先进和优秀的新民族主义。
从人类文明进程的水平看,可以认为人类还处于野蛮和文明交错的时期。野蛮和文明处于长期搏斗之中。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野蛮力量大于文明力量。在国际,野蛮价值观的强力推行是造成国际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在国内,非公平非正义管理行为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根源。野蛮价值观来源于人的动物性私欲。人的动物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当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动物性私欲放纵使用,损害他人、他民族、他国利益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就是野蛮的行为。无疑,这种行为不是正义、平等的行为,不是文明行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这重野蛮文化观念的实践表现得非常复杂,不单纯是国际的问题,不不单纯的国内的问题,而是穿织交错、内外钩连的情景。所以,文明力量和野蛮力量的斗争需要先进和优秀的新民族主义。
从国际形势看,正义力量相对弱小,罪恶力量相对强大。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罪恶势力的代表。美国说世界上某些国家是邪恶国家,其实他自己身上也有许多邪恶的东西。美国言必称维护国家的利益,站在民族的角度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缺乏匡扶正义、张扬道义大旗的风范。更有甚者,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战争的手段侵占他国、他民族的利益。例如近代史上对中国的侵略,上个世纪对朝鲜和越南的侵略,当代对伊拉克的侵略。100多年来,美国是制造世界血雨腥风的源头之一,带有浓厚的法西斯主义。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将重兵逐步移向亚洲,与日本结成同盟,实施围堵、钳制中国的战略。近年来,美国领导西方发达国家遏制、围攻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愈来愈明显和猖獗。特别是最近达赖闹“藏独”,西藏拉萨等地发生暴力事件后,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遥相呼应、沆瀣一气,媒体大势歪曲事件真相,抵制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召开。看来,冷战的阴魂不散,美国等西方列强国家妄图控制、攫取甚至侵占我中国之心未死,最终目的是捞取、占有中国经济利益、文化瑰宝和土地。因此,中华民族必须警醒,在呼喝一片繁荣的时候,在歌舞升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世界这个大家园里有猛虎存在,它随时都会向你扑来咬断你的咽喉,吃掉你的血肉。近代史的悲剧再不能重演,那是多么可怕,多么悲惨。外敌的入侵,往往是内部国力弱小之时,而国力弱小之因往往又源于政治腐败没落。在这个时候,寄希望于新的民族主义力量、新的群英人才奋起,才有可能抵御和打败外敌的侵略。
战胜国内腐败群体(阶层)需要新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的载体是必须产生一批新的庞大的精英群体。他们具有追求真理、匡扶正义、敢于向罪恶力量作斗争的精神。他们能引领中华民族,战胜国内外罪恶力量,走向未来,走向希望,走向强大和文明。新的精英群体,既能继承中华优秀的文化精神,又能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还能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反对落后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封建政治管理文化,培育、倡导、实施开明、开放、民主的政治管理文化。如果没有一大批新的精英群体的产生和不运用新的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就不能战胜腐败群体。
中华新民族主义不是指某一个民族的主义,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主义。中国现在虽然有56个民族,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比较,中华民族已经充分融合而不可分割。这种融合至少从炎黄二帝和九黎族时代就开始了,有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少有的事实。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充分融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上的充分融合。中国从黄帝时代起就建立起了多民族的国家。多个民族在一种政治管理模式下繁衍、生存、发展。一黄河流域文明为中心,逐渐感昭四方和统治边疆民族。向如对西南少数民族和对新疆区域的直接政治管理从西汉就开始了。并且,在数千年的政治管理中,处于最高管理层的不仅仅是汉族,还有蒙古族、满族等民族都曾统治过疆域辽阔的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历代的统治阶级,创造了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先进的、优秀的管理文化,被管理的民族已经适应和认同了这样的管理文化。也就是说,接受封建政治的管理形成了人们的心理和习惯。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管理文化精神也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中华民族的认同。
二是经济上的充分融合。经济的充分融合非常广泛,如生产、耕作制度的普遍推广,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资源互补和物资调剂,统一全国重要经济政策,如封建时代的盐、铁税收政策,国家对管辖疆土的生产实行总体布局,国家组织力量进行涉及到多民族利益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建设。如在中国西南地区,秦代创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西汉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史记•平淮书》),三国时诸葛亮为开发西南而修栈道都是加强经济联系的典型工程。许多工程发挥作用后,多民族共同受益。最带有标志性的经济融合是秦始皇开始的“统一货币”。广大华夏大地使用同一样货币,比欧洲现在的欧元多了两千多年历史。
三是文化上的充分融合。当代中国,不使用优秀的汉字、汉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怕是没有了。而且融合的历史悠久,从秦始皇开始就统一了文字。有许多少数民族中的知识分子,不仅精通汉语言,而且是书法家。有许多艺术家,能高超地使用汉语言和汉文字创造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许多汉族人,由于长时期和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也学会了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四是居住生活上的充分融合。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移民国家。最突出的移民活动从黄帝时代就开始了。在移民活动过程中,由于不断迁徙而改变居住、繁衍、生产、生活的地方。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了很多地方民族的混合、杂居的现象和历史。这种现象和历史的长期延续,就会带来风俗习惯的缓慢变化而达到趋同。
五是血脉联系的融合。也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不同民族之间建立的婚姻关系非同一般的关系,它是一种血脉连结,要繁衍、生育后代,是最深层、最紧密的融合。最引人眼目是官方之间的婚姻关系,如汉代的王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嫁给藏人松赞干布。毋庸置疑,在民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通婚的例子是很多的。
综上所述,中华各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融合,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有56个民族,但总体上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团结的大民族——即中华民族。这是提出“中华新民族主义”客观历史基础。
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是自然缓慢递进过程。强力(战争)融合是方式之一,但主要的是和平文明的方式。在和平文明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团结与融合。和平文明的民族融合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地球就是一个“村子”,民族与民族之间怎么会不融合呢!和平文明地民族融合排除了你死我活的原始错误思想观念,大家都好好地生存下,扬弃劣质的东西,保留优秀的东西,和谐共处,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存在状态图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融合创造了典范。顺应潮流,中华领先,可歌可颂。当今社会,有少数人闹台湾的独立、闹新疆的独立、闹西藏的独立。这种民族分裂主义是反动的民族主义,是一种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做法,应当得到坚决反对和抵制。
国家建立在民族的基础上,因此,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来源于民族主义。在阶级社会历史阶段中,亡家必先亡族,亡族必先亡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民族主义。只讲爱国主义而不讲民族主义,必然是空洞的爱国主义。因为相对而言,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民族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民族与一个地方的历史、土地、经济文化联系最紧密。国亡而民族未亡尚可重新立国(如以色列);族亡(人口消逝)之后,国家再也不能复生了。所以,平等的、正义的民族主义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中华新民族主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非平等的民族主义的侵害,反对国外强权政治的控制、压制、欺辱、宰割,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内严重阻扰中华民族发展的腐败反动势力。
中华民族中的优秀分子,要积极培育自己优秀的民族主义精神,心忧天下,居安思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已任,要唤醒全民族的安全意识、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在民族需要的时候,鼓舞、带领民众向内外敌人作殊死的斗争,以达到保卫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目的。
中华新民族主义要具有博大的胸怀。现在,西方一些人蔑视、敌视、轻视中国人,不足为奇,是他们并不了中国,更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明说了他们的浅薄和无知。他们有一种妄自尊大的心理。但我们要高风亮节,首先仍然要采取和平协商以达和谐共处的局面。要积极向西方人推行中华一系列优秀文化价值观,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中庸”价值观,向他们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哲学思想。用“和”的文化精神去感染、熏陶西方人,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思想、人格的真理面和伟大面。但同时,中国要有两手准备,不要讲宋襄公式的仁义,不要象晚清政府一样懦弱,不要畏惧强大的敌人,不要向西方强权政治低头。在原则立场上,必须针锋相对,毫不妥协、退让,在淫威面前,毫无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强化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实施积极防御政策,随时准备抵抗外敌的入侵。
我前面提到了什么是狭隘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资产阶级把本民族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本民族中阶级的利益放在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对其他民族采取歧视,压迫的政策,并经常制造民族纠纷,破坏不同民族的劳动人民之间的团结,企图以民族斗争掩盖阶级斗争。”(见《辞海》)这显然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一般而言,旧的民族主义大多都是狭隘民族主义,有的甚至的反动的民族主义。在民族与民族的交往活动中,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不讲平等,唯我独尊,不讲公道、公理、正义,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当代国际强权政治推行的民族主义就是狭隘民族主义,二战时日本侵略中国并大势杀戮中国人和欧洲人追杀犹太人,以及历史上欧洲人到美洲屠杀印第安人等,都属于反动的民族主义。但不能随意扣狭隘民族主义的帽子。有的人举例说:“当北约导弹炸毁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之后,我们强烈谴责北约暴行,进行游行示威,要求北约道歉,这是爱国主义;但当几名黑客将美国各大网站黑掉,造成美国网络的短时堵塞时,这就是狭隘民族主义。”所谓“主义”,是世界观、价值观的抽象体现,带有纲领性、方向性、观念性。是精神的旗帜,是道义的旗帜。“黑客将美国的网站黑掉”,这只是具体行动,怎么能说是“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行动上左一点或右一点,难道可以叫住“狭隘马克思主义”吗?
不能用新民族主义取代现代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优秀的文化思想。人类社会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新民族主义即使是一种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思想,也只是这许多优秀思想中的一枝一叶。各种思想之间,内涵是有重大区别的,如民主主义直接作用于政治,而民族主义带有很强的民间色彩,不直接作用于政治。优秀的民族主义可以作为政治的基本思想,可以上升为国家理念。而马克思主义是典型的阶级理论,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造剥削阶级的反。一切优秀的思想和主义是可以共存共荣的。如能把新民族主义和现代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相互为用,将会为逐步建立现代国家管理体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2008年5月2日星期五写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