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 1952年6月全线通车 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历史回顾】
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
本博扫描编发(对原文稍有剪节)
摘自老新闻《共和国往事》(1979—1952)22~23、224~226页
四十多年的理想就要实现
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1950年6月21日《光明日报》
成渝路所需钢轨的原料(钢坯)除一部分在重庆冶炼外,大部分由东北、华北运来,并在重庆压成钢轨。巨大的沱江等铁桥器材由华东供应。其他器材则在当地制作。数年来陷于停顿状态的重庆市各私营炼钢和机械工业,现在由于成渝路兴工已开始活跃。西南贸易部正向私营中兴公司炼钢厂、渝鑫钢铁厂及其他三十余家机械铁器工厂大批订货。成渝铁路的修建,并使重庆两万失业工人得以参加工作。
成渝路干线共长五百三十公里。由重庆至朱杨溪(江津县属)段一百二十五公里将于今年年底通车。成渝铁路的修建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该路由东南向西北横穿四川盆地中心。沿线物产极为富饶。该路完成后,成都平原的米糧,自贡市等地的食盐和内江、资中等地的蔗糖以及沿线的煤炭、山货、木材等均可大宗输出。按成渝铁路是酝酿了四十余年的川汉铁路(成都至汉口)之一段。一九O六年满清朝廷曾拟借外债兴修未果。一九三六年国民党政府为巩固其对四川的统治,又组织成渝铁路工程局,并与法国银团订立合同,开工兴修;蒋介石并屡次保证“两年通车”;但直到四川解放前,只做了一些测量、购买路基、修筑土石方、桥涵、隧道等项轻易的工程,铺路工程完全没有开始。
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1952年6月17日 《新民晚报》
成渝铁路,1950年六月十五日从重庆开工,今年六月十三日修到成都,刚好两年完工。这条铁路共长五百零五公里,大致和沪宁、沪杭两条铁路加起来一样长。
修成渝铁路这件事,过去归政权叫喊了四十多年。从清朝皇帝起,北洋军阀、四川军阀、国民党政府,嘴巴上都嚷着要修。蒋介石本人在抗战胜利以后还夸下海口,保证两年之内要通车,可是一直到四川解放的时候,整个铁路线上,还没看见铺上一根钢轨。
四川解放还只半年,人民政府就开工修成渝铁路了。当时财政经济还很困难,要修铁路,既没有钢轨,又没有枕木、技术工人也很缺乏,很多人都担心:这铁路怎么修得成呢? 可是人民政府有决心,有办法。过去旧政权修路,样样要靠美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且不说钢轨,就连一根枕木、一颗道钉,也要从外国买来。人民政府就不同,一切全靠自己,凡是当地能制造的,都在当地制造,当地不能制造的,由国内其他各地供应。比如制造钢轨所需要的钢坯,除一部分在重庆炼制外,大部分都由东北、华北运来,并在重庆压成钢轨;其他器材则大部在当地制造,枕木全部在铁路线附近就地取材。
解放军战士和翻身农民的参加,解决了人力缺乏的问题。人民政府一声号召,几万战士和十几万农民马上集合到了路线上来,一百二十万根枕木也从各地运了来,重庆的钢轨厂也开了工,轧钢机一开动,千千万万根钢轨,很快地就制造出来了。
就这样,成渝铁路一步一步地向前进展:从八月开始由重庆铺轨起,1951一月修到江津,七月到永川,九月到隆昌,十二月到内江,1952年一月到资中,四月到资阳,六月到成都。整整两年,修好了五百零五公里铁路,平均一个月修二十多公里,比修沪宁铁路快两倍,比修南浔铁路快二十四倍,修得真快。
成渝铁路,刚好穿过四川盆地的中心。谁都知道四川盆地的物产非常丰富,粮食和农产品出产得很多,最著名的有自贡的盐,内江、资中一带的蔗糖,还有各种土特产品。过去因为交通不方便,运费很贵,很多东西都不能大量往外省运。现在好了,铁路修通了,四川的物产可以先由铁路运到重庆,再装上长江轮船往外省运,外省的工业品也可以很快地运到成都平原。这样物资一交流,生产自然发展,经济自然繁荣,四川很快地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而且,成渝铁路刚完工,天成铁路接着就开工了。这条天成铁路一完成,就把四川境内的铁路和外省连接起来了,那时四川交通就更加方便,我们上海人也能够坐着火车进四川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