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现实意义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现实意义
周星驰电影一直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津津乐道,评论者往往冠之以“无厘头”风格,我经过几年来不下百次的观看,发现用“无厘头”来形容周星驰的电影贬低了其电影艺术,别的不说,单说《唐伯虎点秋香》,用无厘头就不合适。
《唐伯虎点秋香》以才子(唐伯虎)求佳人(秋香)的故事为主线,这是一个自明代以来就流传甚广的故事,那么周版电影的现实意义何在呢?
1、学术明星的画皮本质。江南四大才子,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个个都是学术明星,精英呐,电影开场就表明,四大才子出现,满街轰动,那么四大才子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电影详细描绘了祝枝山。此公爱好颇广,赌博,当街轻薄无知女子;食性甚杂,上至人妖,下至华府一丑十六姐无不接纳;偶尔还能干些偷字画贩卖,冒充唐伯虎的勾当;最出色的是能被唐伯虎用身体作画,还夸耀自己小弟弟的雄健。要而言之,他们敢走娱乐路线,当街走秀,炒作自己。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现实,所谓的学界、名流,娱乐界是不是也存在祝枝山这样的货色呢?用身体作画,包含多少寓意?用身体写作?用身体求官?用身体出名?剽窃他人成果在学术界层出不穷;至于食性甚杂的,远的不说,近的就出来一个“北京来的高官”轻薄11岁女童。而学术娱乐化,时下正红火,包装几下,大师级人物三天两头出现,经济学家更是满天飞,看来盛世真的来了。从这点来看,《唐伯虎点秋香》不仅不是无厘头,而是深刻的写实。
2、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
就业难啊,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为了卖身为奴都需要严格火拼的社会。一边是华府的豪宅大院,一边是全家死绝的穷鬼。唐伯虎表演卖身葬父,另一边来一个卖身葬全家,在无厘头的搞笑过后,也发现原来这个社会存在很多需要卖身葬亲人的穷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无论如何,唐伯虎终于能够混进华府,应该为获得奴隶资格而高兴了。
乞丐多啊,多到同样装乞丐的唐伯虎不能靠近秋香;乞丐们饿啊,饿到华府施舍馒头丫环的手都被咬了;乞丐似乎还能世袭,不然哪来那么多小乞丐。乞丐多也有好处,给了先富起来的华太师们充分显示爱心的机会,假如没那么多乞丐,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施舍爱心。
3、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度。
华府其实是个小社会,作为华府一哥,华太师占据金字塔结构顶点,与华夫人,两公子哥构成统治阶级,而其治下的人数众多,所以有必要划定严格的等级,便于少数人统治。做奴隶也是要等级的,从刚进门的9527,最低等下人,能升一级便是书童,再升就是高级伴读书童。可见做奴隶只要好好干,还是很有前途的。《唐伯虎点秋香》对这种等级制度最形象的描绘在于,为统治下人,需要下人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低贱,自己不应该有地位,有尊严。如何做到?《唐伯虎点秋香》给我们描绘了如下规则。
奴隶制度规则一:你就是条狗而已。从思想教育下手,下人们集体像条狗一样跑步,边跑边唱:“像条狗,汪汪叫”。下人们是谁?是单位一个零部件,或工作车间的一环节,要努力工作,要服从领导,像条狗,汪汪叫。作为狗,就应当区别于人,不能随便乱闯内院,所谓“低等下人与狗不得入内”。有意思的是,作为低等下人的唐伯虎以为“低等下人”不等于狗,而四大丫环之一一句话就点破:“谁当你是低等下人,我只当你是条狗”。原来如此,低等下人就是条狗而已。而华府二少说的也很明白,唐伯虎高升进书房他们说“把你当人看好了”。当狗算是好的,至少还是活物,如果把你“算个屁”,那就麻烦了,你已经无需存在。作为狗,你就不能有太高的生活理想,9527看来还是没有对自己地位有清醒认识,在爬假山拿风筝后因幻想美好生活而大笑,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不仅没资格喜欢秋香,就像阿Q不配姓赵,连十六姐也不是低等下人配想的,敢于非份之想的后果就是一顿好打。值得回味的是,唐伯虎在书房看到两个“骨骼特异的”少爷,制服他们的是吹嘘自己的本事:泡妞,玩乐,可见阔少都好这个,身为下人的你,只要在这方面有绝活,他们都会把你当人看。当然,从两位少爷这里我们牵扯出下一条规则。
奴隶制度规则二:上级永远崇高、正确、英明。再接过来说华府二少,从《唐伯虎点秋香》看来他们似乎只会吃喝玩乐,但是他们地位崇高,自然天赋异禀;他们资源丰富,自然呼风唤雨,要美女,有秋香,要打人,动动口。所以下人们应当绝对尊重、服从的。而唐伯虎一眼看出并说出他们原来是低能儿,却能赢得两位少爷的崇拜,搞笑吧,其实有很深刻含义。所谓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跟“你们两个都是低能儿”一个意思,只是一个文雅,一个通俗。能看出整日仰视的上级原来是低能儿,当然不是一般的下人,当然能够给二少的心灵带来震撼。不仅他们两个,连我们一起,都该叫声“大哥哥”。再看看华府老大华太师,面对外来强权势力“宁王”,委曲求全,名为太师,却不会对对子,只能把头靠在“尘世间一个迷途小书童”华安肩头寻求安慰。事后,你最好继续认为这都是领导的英明,华太师作为华府一哥,依然是要受到众人崇敬的。
奴隶制度规则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基于规则一大家都是狗,就别想那么多了。礼不下庶人,不是说老百姓不用讲礼,这个礼,是指统治权力,权自豪门出,天下是豪门大族的天下,小老百姓是没有份的。自然,要做到这一点,光有意识形态统治还是不够的,需要暴力机构维持。否则一旦有下人不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是要乱大事?武状元就是这样的机构化身。武状元严格遵守并执行等级制度,领导叫打谁就打谁,虽然他有一定的武术造诣,但是也不可造次,在唐伯虎进内院取风筝的环节,秋香警告武状元,再打下去要去“禀夫人”,武状元在文弱的秋香面前让步,是在等级权力前却步。不过,武状元对于华府内的下人们来说威风八面,不可仰视,但对外来势力就不那么管用了。不要说夺命书生,连四大淫贼都难以招架。是不是有“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意思?刑不上大夫,基于前述规则二,权贵永远崇高、正确、英明,不会犯严重错误,即使犯了,也是无意为之,不是喝酒过多,就是不注意工作方法,不是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就是误信谗言,总之应该避免受到刑法处罚。这样我们看到了《唐伯虎点秋香》里华太师开门把“首席西席”(地位跟“首席经济学家”一样高)“开”死了,找个由头就过去了。《唐伯虎点秋香》高明的地方还在于,通过该电影,解决了一个法律难题,今年 “自杀说”风行开来,“被自杀”通过《唐伯虎点秋香》可以非常合理的解释:你以为刀枪不入,想试试会不会死,结果一命呜呼,被自杀!同样的,华夫人有权因为私藏唐寅诗集处死9527,不用负任何责任。基于同样的逻辑,“宁王”也可以随便找华太师一个由头,想发飙就发飙,因为宁王的等级比华太师更高。而9527用打击乐器编奏的唱词,“夺我大屋占我田”“反被他一拳来打扁”更直接控诉了刑不上大夫给小民造成的恶果:强制征地、夺屋,其现实意义何其深远。
讲完奴隶制度的规则,再说说《唐伯虎点秋香》中几个人物。“春、夏、秋、冬”四香,个个貌美如花,那么,华太师养这四个丫环做什么?合理推断不是给自己就是给他人,这个他人包括他儿子。所以如果四香留在华府,他们最高理想就是成为二奶,而这应该是他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身处奴隶制度下的下人们,也以获得更高的奴役他人的地位为荣,即便知道他们总归还是条狗。秋香这个人物特殊点,她有点才学,有点自尊,不想做一个一般的二奶,而想做有学问的唐伯虎的二奶(唐伯虎家妻妾成群)——如果排名不分先后的话!秋香的等级观念也是很强的,“凡鸟总归是凡鸟,不会飞上枝头变凤凰”。所以他是不会看中身为下人的华安的。《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秋香总给人高傲的感觉,就是充分考虑到秋香高人一等(相对于低等下人和狗)的优越感的。
华夫人,以武林高手的身份出现,并在华府划了个圈,禁止一切与唐府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唐伯虎诗集。这里的唐伯虎诗集具有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他代表“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的自由精神,更代表锄掉豪杰墓的小民力量,这是要冲破等级制度的,这是思想的争鸣。所以一定要被身为统治阶级的华夫人压制。即便唐伯虎曾经救过华府一回,她也是要置之死地。只有当外来势力要她的老命,自己无力应付时,才想起依靠曾经被压制的唐伯虎诗集所代表的小民力量。这何尝不像慈溪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