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决定工人命运的三大地位

火烧 2008-11-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探讨工人政治、社会、经济三大地位变化,分析改革对工人命运的影响,强调政治地位对工人权益的重要性,揭示工人现状与社会认知。

决定工人命运的三大地位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工人曾经是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这一切已经过去。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工人的政治地位名存实亡,工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工人的经济地位得不到客观而又公正的评价。由于决定工人命运的三大地位,即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在改革的旗号下被彻底改变,所以工人的命运也随之被改变。  

   

政治地位:政治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就是说工人的命运归根到底是由其政治地位的高低所决定。我国的政治制度本来决定了工人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比如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工人有参政议政、参入企业管理的权力等,然而这些宏观上很高的政治地位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比如在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的比例是逐届降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吉林代表团还使用了“零的突破”这样的字眼,即首次增选了一线工人代表。可见一线工人的政治地位低到了何种程度。  

   

在国企,工人的政治地位就更不用说了。我所在的国企有员工3000多人,工人占80%以上,可2400名工人中只有3~4%的工人能成为职工代表,而600名管理人员中职工代表却高达50~60%。这就是说工人名义上参入了企业管理,而实际说工人的意见等于放屁。所以在职代会上,凡是对管理者有利(比如工资待遇等)的提案在职代会上一般都能通过,而凡是有利于工人的提案,在职代会上一般都不可能通过。比如这些年来,每年都有是工人的职工代表提出增加工龄工资的提案,可由于增加工龄工资对工人有利(老工人多),而对管理者不利(工龄短),所以这一提案一直没有通过。而今年的一项提高中层管理者待遇的工资改革方案,在职代会上很顺利的通过了。方案规定中层管理者的奖金是职工的5倍,工资是职工的3倍。这样一来,企业平均工资大幅度提高,可工人却没有增加一分钱。所以工人一听到主流媒体说什么企业平均工资增加多少,就有脾气。因为主流媒体是在误导,要知道企业平均工资的增加,并不对于工人的工资也增加。这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啊!  

   

如果工人现在还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工人要求增加工龄工资的提案早就通过了,而关于中层管理者的奖金是职工的5倍,工资是职工的3倍的不合理方案是不可能被通过的。所以千万别小看什么政治地位,它完全可以决定工人的命运。  

   

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有促于政治地位的提高。虽然政治地位决定社会地位,但反过来,社会地位又有促于政治的再一步提高。由于工人的政治地位得不到实质性的落实,从而导致工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而一落千丈的社会地位,又使工人的政治地位失去了社会基础。曾经有一份“来自上海的问卷调查结果,被媒体抄的沸沸扬扬。即只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于是有人当心今后还会有人当工人吗?“只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至少说明了工人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全国的情况又会怎样呢?我想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有可能更糟。  

   

关于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别的都不用说,就拿对工人的称呼来说吧!工人曾经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工人老大哥”是当时社会对工人的尊称,这充分说明工人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如今呢?工人由当年的“老大哥”变成了今天的“打工崽”。我想“打工崽”这个称呼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对工人的鄙视,二是对工人社会地位的形象比喻。做“崽”的在“老子”(指老板或国企管理者)面前,那还有什么地位。的的确确,工人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一句话,没有人瞧的起工人。  

   

经济地位:本人认为工人的经济地位应该是指工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企业所作贡献的客观评价。然而由于工人的政治地位没有保证,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在具体评价工人的经济地位时,工人的经济地位往往得不到客观而又公正的评价。比如在谈到一些经济效益好,发展较快的企业,谈得最多的是管理者如何管理的好,从来不谈或很少谈工人干得好不好。最多也就说一句“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相反,如果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那工人可就要背“黑锅”了,管理者会说:“没办法,工人的积极性太难调动了”。瞧!责任全推到了工人身上。  

   

由于工人没有了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作保障,再加上工人对企业所作的贡献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导致工人的薪水与管理者薪水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所以如今做工人真难!工人做的再好,功劳是管理者的,或者管理者会想办法来抢工人的功劳。比如:工人的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这些本属工人自己的成就,也要被说成是管理有方,说是他们调动了工人发明创造,调动了工人技术革新的积极性。而对工程技术人员科研成功的评价,则完全不一样。管理者也绝对不会和他们抢功劳。  

   

工人在政治地位名存实亡,社会地位低下和经济地位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的前提下,为了生存,工人还是会努力去做一个好工人,因为除三大地位外,摆在工人面前的还有一个企业地位问题。  

   

企业地位是指工人在企业被重视的程度。比如企业的操作能手就相对受到关注,其企业地位也较高。但企业地位与政治地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一 企业地位针对的是工人中的个体而言,而政治地位针对的是整个工人这个群体。这就是说:企业地位高的工人与企业地位低的工人其政治地位是完全一样的。在现实中请正确区分政治地位和企业地位,比如某操作能手受到舆论的关注或是受到领导人的接见,千万别以为工人的政治地位或社会地位提高了,这只不过是鼓励工人重视自己的企业地位而已。  

   

二 企业地位实际上是一种奖励地位,这是企业管理的需要,是管理者的一种自觉行为。而政治地位则是一种制度地位,管理者认为它不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所以工人需要的政治地位在企业很难落实到位。  

   

三 企业地位很难影响社会地位的变化,一个企业地位很高的工人同样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算你是企业的操作能手,就算你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但一句“再怎么也是工人”这种带有鄙视的话语,很快就显示出了你的社会地位不怎么样,这就是说你的工人身份同样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政治地位的落实,则可很快改变工人的社会地位,迅速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有幸成为人大代表的工人,由于政治地位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可立即提高很多很多。  

   

所以工人争取较高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