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事件,孟连事件的翻版?
铜鼓事件,孟连事件的翻版?
[ 逢君恶 ] 于2008-10-25 强国论坛
“江西铜鼓动地来,惊破绿海和谐曲”——铜鼓事件,孟连事件的翻版?
新京报消息本报讯(记者 吕宗恕)昨天上午,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百余村民与当地绿海木业有限公司发生冲突。目前,已造成多人受伤。有关事发原因仍在调查中。截至记者发稿时,铜鼓县已指派全县机关干部连夜下到出事村镇,包村分片给村民做思想稳定工作,以防再发意外。
据宣传部部长杨建国介绍,出事后,江西省、宜春市有关方面对此高度重视,迅速指派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市政法委书记,分管的副市长相关领导赶到铜鼓县展开处置工作。到当天下午,事态已平息。
现场目击者李先生向本报记者介绍,昨天上午10点,铜鼓县大塅镇至少200村民冲进位于三都镇工业园的江西绿海木业有限公司的厂区,推倒了厂门,砸破了厂房车间和办公楼的玻璃,并推翻停在楼前的十余车辆。事发后,当地出动至少80名警察赶往现场维持秩序。对此知情的李先生说,前晚,至少30个手持棍棒、刀具的自称是绿海木业的青年冲进大塅镇一村后,殴打村民、村主任、村支书,以及后来闻讯赶来的镇长。数十老少村民被打伤,镇长的头部也被打破。事发后,鉴于很多不利谣言传播坊间,当地政府通过电视台发布通告予以澄清。
有知情者称,事发原因与两年前绿海木业开始低价(70元/亩)强行揽包砍伐村民的人工林,并得到相关领导许可有关。
看了这篇报道,心中又是一凛。这是继瓮安、孟连事件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吧,尽管规模没有前两起大,事态也没有发展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还没有开枪,没有烧楼,没有死人,但一样都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而当地政府对这一事件的介绍,尤让我感到恶心,又是“事发后,当地出动×××名警察赶往现场维持秩序”;又是“事发后,鉴于很多不利谣言传播坊间,当地政府通过电视台发布通告予以澄清”;又是“出事后,×××有关方面对此高度重视,迅速指派××××,分管的×××相关领导赶到×××展开处置工作。到×××,事态已平息”。我就不明白,这时候“高度重视”,事前你们这些大爷干什么来着?既然你们一“赶到”,轻轻一“处置”,事态就“平息”了,为什么不早点处置,非要等事儿闹大了才来?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突发事件,事前他们并不知晓,这纯是狡辩。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哪有平地起风雷的道理!事实上,村民“造反”,是有信号的。不往远里说,就说前日晚,就有自称“绿海木业的青年”冲进该村殴打村民,致“数十老少村民被打伤,镇长的头部也被打破”。这事儿还不够严重么?可事发后,当地政府做什么了?诸君请看:“事发后,鉴于很多不利谣言传播坊间,当地政府通过电视台发布通告予以澄清”。 原来是在忙着“辟谣”!我们不知道所谓“不利谣言”所指的是什么,只知道第二天上午,村民再也压不住满腔怒火,群情激奋,潮水般涌进绿海木业,破了他们的楼,推了他们的车!村民此举,固然是以牙还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何尝不是当地政府的所谓“澄清”火上浇油的结果呢!
如果当地政府还做点人事,使“绿海木业的青年”殴打村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而不是忙着什么“澄清”,会导致村民们奋起反抗的事情发生吗?
说这类地方官是麻木不仁,其实是往好里想了,他们才不麻木,他们的末梢神经敏锐着呢!就是心思用在哪儿的问题,兴奋点在哪儿的问题。君不见,这群官僚一看村里出了事,马上意识到对自己不利,急忙动用舆论工具来澄清,其实是为自己撇清。如此置人民的疾苦和生命安全于不顾,这样的政府,是在怎样演绎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啊!老百姓能不恨你们吗?我看,他们只是冲击了绿海公司,没有冲击你们县政府,已经够善良,够厚道,够识大体的了!
孟连事件发生后,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气愤至极,怒斥那些昏官:“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骂得好痛快,只是与客观不符——他们才舍不得死呢,死了那权给谁用,那钱给谁捞,那酒给谁喝,那佳人给谁拥呢。说别的都是扯淡,现在他们最担心的是乌纱帽。不过,我想,看前几次事件的处理结果,这帮龟孙的官儿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