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不出好人!——兼论吏治腐败是腐败的最高阶段
当心不出好人!
——兼论吏治腐败是腐败的最高阶段
08年除了冰冻、地震的天灾,还让我们痛心的就是一连串的重大责任事故,面对这些重大的责任事故的发生,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谴责“道德沦丧”“利益熏心”;有的抨击“玩忽职守”“监管不力”,也有的评论小心翼翼地说“重大责任事故背后可能暗藏腐败”,其实这里大可不必加什么“可能”,因为在我们国家目前的吏治生态下,通常的重大责任事故背后,你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找到腐败的身影,通常也一定会暴露出当地、该部门吏治腐败的黑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一些地方、部门的吏治腐败,才使得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出现,已经并非是什么偶然,而完全成为了必然。
所谓吏治腐败,说白了,就是指“当官的制度”(干部制度)出了问题,而一旦当一个地方和部门“当官的制度”(干部制度)出了问题,吏治开始腐败了,那我们就可以认定这里的腐败应该是到了最高阶段,这个最高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如同老百姓常说的那样:干部队伍开始“不出好人了”。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有些大户人家当家业败落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征兆,即“家里不出好人了”,一大家子人,老的也好,小的也好,不是“吃喝嫖赌抽”,就是“坑塴拐骗偷”,偌大一户人家,除了门前的狮子干净,就再没有干净的东西了,最后整个家族呼啦啦如大厦倾,家业也败落了,气数也尽了,我们看土改时的一些“破落地主”想必多数就是这样的一些大家庭,蒋家王朝也是如此。
那么,吏治腐败显然也是同理,但凡一个地方和部门干部选拔制度出现了问题,吏治腐败了,那该地方和部门“不出好人”的现象就必然会发生和延续了,而当着这些“非好人”的干部,或是带着“腐败成本”上岗;或是凭借“关系网”就任,他们的责任心到底有多大?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他们的心里老百姓的份量究竟有多重?那不是可想而知吗?
说吏治腐败是腐败的最高阶段,还意味着腐败了的“吏治”,将会成为孕育腐败生长的温床和繁殖腐败的基地。那么:
只要吏治腐败这个温床和基地还在,则不论你是如何的“问责”,不论你是否把“问责”“常态化”,渎职腐败的官僚们依然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问责”了一茬,再迅速生出一茬,腐败的人和事儿依然会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治标治不了本。
只要吏治腐败这个温床和基地还在,正经的好苗子就难以在我们的干部苗圃中生长,野稗杂草、歪瓜劣枣则会肆意疯长,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结党营私、巧取豪夺的庸才和无耻之徒就会横行当道;
只要吏治腐败这个温床和基地还在,干部制度就非但不会“大浪淘沙”反而还会“大浪淘金”,导致干部队伍迅速的荒漠化。因为在吏治腐败的作用下,干部道德的天平必然要向着腐败的一端倾斜,因而也就必然会使得一些原本爱民、亲民的好干部、原本想当个清廉干部的政府官员,很难能在天平的另一端站住脚,他们要么划过去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要么被淘汰下来或者被边缘化。久而久之,凡吏治腐败形成气候的地方,难免就会出现干群关系的紧张、责任事故的发生、窝案串案的泛滥、甚至整个地方政府最后被烂掉。
作为一名中国大家庭的普通公民、一名基层党员,面对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吏治腐败的显现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真的不愿看到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几代中国人艰苦奋斗打拼下来的家业会一朝走向败落,因此,我发自内心地向社会疾呼:“当心啊!当心不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