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纪念“9•11”——崇高的道德是智慧的硕果

火烧 2008-09-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纪念9•11,探讨道德与智慧的关系,强调道德是智慧的成果,引用康德、老子及毛泽东思想,体现崇高道德与革命精神,突出道德本质与实践意义。

                 ——崇高的道德是智慧的硕果

道德感是我们人类对事物发展没有把握时的谨小慎微的告诫。没有什么可怕的人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所以,卑微、谨小慎微的伊曼诺尔·康德具有道德的心灵和智慧。

没有任何惧怕的“人”不是人,而是兽;因为他不可能具有智慧。人因为是大自然极其脆弱的弃儿,不具有跟其他动物单体抗争的优势,才促生出来人的特征:社会性及其敏感的思想能力,其前提就是小心谨慎的心灵体验;这是道德感与生俱来的原因。特殊权势家庭中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往往具有一种无所惧怕的冲动,因此也产生了这些人的短命。

所以,《老子》特别强调中国的智慧: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七十七章)。这就是道德的本质。  

生命无疑是生命力的表达,人的追求要靠意志来实现。但是,光靠意志是不行的。毛泽东介绍自己,既有虎的品质,更有猴子的特征,可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讲的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正是猴子的灵巧智慧,打游击的人民战争,解放了全中国。这是智慧的结果;并且是崇高道德的硕果。这种道德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实干精神。当然,这种道德是超越猴子的灵巧水平的。毛泽东既有人定胜天的信念,更有保卫人民利益忠实捍卫者的谨小慎微,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对于人民利益的代表、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中国共产党是高度爱护的。所以,才不断整风,纯化队伍,提高认识,不惜打破砂锅,来一次新的文化大革命,来教育人民和共产党。这就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恨铁不成钢,要求经常打扫卫生,健全组织建设。没有这样的政治智慧,是不能保证革命队伍长治久安的。这就是自律、自强,这就是严于律己的革命精神,是具有真正信仰的表现。毛泽东的伟大就在于这种崇高的道德,防患于未然的革命意识和要求。真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私、无损。

耶稣说:道德是对弱者的仁爱。尼采说,道德是强者的无畏;柏拉图认为道德是整体有效的和谐。各自说明了道德所具有的功能:具有哲学智慧的道德,可以拯救人类免于灭亡。这就是具有崇高道德的无畏精神的核心所在,最终道德产生各自利益之间的稳妥解决。

康德将道德与天上的星空相媲美,在那无穷的苍穹中有无限的奥秘,道德也具有人类难以解说的玄妙和通衢:大路通天,各走半边。这就是各退半步路自宽的道理。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和智慧。这就是超越自由的玄妙。

强者的无畏,不能单靠冲劲,更有效的可能是后退,是矛盾之上的统一思想,这就算是崇高的价值,无私无畏还需道德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人类普遍实现了人的本质提高,才真正使得人类具有道德的层次和智慧。

光有道德的原则不行,必须要有实现道德的智慧和魅力。

超过道德发展需要的消费是浪费;炫耀性的消费是暴殄天物;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第二十六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

阶级斗争目的在于消除私人霸占的社会根源:消除低级占有的社会存在形式;通过相互促进的教育和文化,相互帮助,相互提高。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真正崇高的出发点与归宿。

敬畏吧,道德;小心吧,占有,私有的结果就是争霸与战争,及其现代核战的毁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