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合作社好!
还是合作社好!
胡锦涛“农民合作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切实可行的路子”
在万众瞩目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夕, 9月8日 到10日,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议题,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省考察。
在博爱县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园里,胡总书记认真听取合作社负责人马海林的介绍。这家合作社成立于3年前,股金63万元,成员630人,目前种植葡萄2300余亩,亩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马海林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摘下来的葡萄都销往大城市的大超市,这一项每亩地可以增加果农收入150元。合作社集体购置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量大从优,这一项每亩地又可以减少果农投入130元。一增一减近300元就落到农民兜里了。”胡锦涛满意地说:“加入了合作社,就可以规模经营了,否则你三亩、他两亩,管理上、销售上都不成气候。”胡锦涛深有感触地说:“看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组织各类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村产业,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原来一家两三亩地,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开拓市场都会很难。加入合作社,投资、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都能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随后,胡锦涛问身边的村民,“你们觉得合作社这种形式怎么样?”“好处多呢。原来俺们都是小农经营,市场信息封闭,加入合作社就能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你们都赞成合作社这种方式吗?”胡锦涛转身问大家。“赞成!”果农们用响亮的声音和热烈的掌声回答总书记。
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怎样发展农业产业化?胡锦涛总书记对合作社的肯定是对谈合作社色变人们的忠告和警示,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实施的否认辩证法、否定人民公社、否定合作社,统一、一刀切式的“分田到户、联产承包”不当行为的婉转评价,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在合作社。
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来,一路上就做好“三农”工作、就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讲了很多重要意见,为即将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