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读《道德经》有感

火烧 2008-08-14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本文从政治角度解读道德经,强调其并非玄学,而是深刻的政治宣言。分析社会现状、无为而治及矛盾转化,体现道德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已经有多年,觉得很有体会。鄙人才疏学浅,偶有所得,不免贻笑大方。同人交流老子的著作多时,发现世人对《道德经》误解颇深。现就我所得,向大家一一述来。

一、首先《道德经》不是什么玄学,只是一本政治宣言,或者政治纲领。虽然它只有区区五千字,却政治目的鲜明。“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这句话深刻表明人类社会的现状。“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句话表达了为政者不同统治方式,给人民造成的影响。那些恶意宣扬《道德经》为玄学的的人,就是要把这本经典政治著作打入养生等末流之中。“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些经典治世之言,已经经过了历史事实的检验,是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智慧。“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表达了老子真正的政治意愿。

二、《道德经》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几千年来就是如此,目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只不过是历史轮回的一个缩影。有些人还在讨论中国的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多看看《道德经》不是很清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鄙人经历丰富,目睹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历了各种极端的事情。现在的部分人,私欲横流,人与人的平等已经成了空想。

三、我之所以宣传这本经典著作,就是认为这本书从立论到宣扬政治观点,都是环环相扣。比起那些宣扬忠君的论著而言,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著作。某些宣扬忠君的著作,造成了中国历史的大量奴才。“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道是万物的根本,无处不在。并不是某些古代论著所宣称的万物有序,等级森严。

四、《道德经》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是“无为”之治,仿佛“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消极的宿命观点。“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大大揭示了当今社会人人向钱看的后果。“无为而无不为”,才是“无为”的真正目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老子对社会政治的深刻理解。

五、“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也出现在毛泽东同志经典的论著中。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在《道德经》处处可以找到原型,“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矛盾的双方,总会相互转换。《道德经》,朴素的观点,正是我们渴望的。国人现在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上面一点浅见,可能不足为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个世界上,一种声音太多,另一种声音太少,是社会的悲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