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宋江:送的不是“江”,送的是“泊”

火烧 2008-09-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剖析宋江投降本质,揭示其非革命者身份,分析其如何利用梁山兄弟,最终导致梁山由盛转衰,强调宋江投降主义与权谋手段对梁山的影响。

宋江的投降是由其本质决定的,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革命者。他本是一小吏,当属中下层;因舞文弄墨,也算个知识分子。他一心要向上爬,用公家的钱百姓的血汗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得了一个“及时雨”的渾号。可张文远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王媒婆将他告到县衙。只有他也曾周济过的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意志坚定的革命者,才不惜一死去救他。

这些梁山好汉在晁盖的领导下,革命红红火火,斗志昂扬。他们此时还没有识破黑三郎的黑心,他们知恩图报,宋江蒙蔽了他们的眼睛,欺骗了他们。因此,梁山好汉们把宋江救到梁山,就暗含着危机。从那一刻起,梁山实际上就开始了下坡路,由盛转衰了。宋江骨子里一直视那些对他忠心耿耿的兄弟为草寇,尽管也一口一个“光明磊落”等美好的言辞。兄弟们给他一个生,他却给兄弟们一个死!他去梁山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宁肯脸上刻字,去江州牢子。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在坟墓与梁山的权衡中,他才上了梁山。按理说,他被逼上梁山,也应该看透反动的统治阶级的本质,可他却仍对反动的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就在梁山弟兄们高高兴兴迎他上山的一路上,他却一言不发,阴沉着脸,让那本来就黑的面更加黑了。上山不多久,他就话里话外露出了投降的信息,先是让吴用大吃一惊。须知,吴用本是没有用的人,一私塾先生,与宋江应属同一个阶级-----小知识分子。毛主席说:“知识分子最无知!”知识分子固有的软弱性在他们身上暴露无遗,吴用马上就投靠了宋江,忘记了与他生死与共的晁大哥。

这时宋江的地位还不是很巩固,他仍是用惯用的伎俩,拉拢,收买,架空晁盖。晁盖去攻打曾头市,他却在家里私自搞投降主义,跪拜在宿太尉的脚下。晁盖临终也不肯让宋江接班,足见晁天王对投降派的不满。否则,以他与宋江的交情,宋江在弟兄们心中的地位,没有理由不让宋江接班的。其实,晁盖出身富家,他之所以起义,是因官场的贪污腐败,老百姓受剥削受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他领头劫了充满劳动人民血汗的生辰纲,上了梁山。孰料白衣秀士王伦“不准革命”,一向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首先觉悟,杀了王伦。晁盖在梁山不搞等级,互称兄弟,人人平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宋江的到来,坏了大家的前程, 而宋江却口口声声是为了兄弟们的前程。结果如何,梁山兄弟们都清楚。撤下“聚义厅”,换上“忠义堂”,英雄排座次,独独把“开山元勋”晁天王排在外面。紧紧着,加快了投降的步伐,甘当鹦鹉,为奸臣所用,同室操戈,攻打方腊,折了弟兄过半。

就在取得所谓的“胜利”回京等待封爵受赏的途中,大家明白了,这个宋大哥给弟兄们的前程不过是一块坟地。所以,离的离,散打散,花和尚圆寂在六合塔,武松也在那里而终,阮小五仍保持革命的英雄本色,打渔杀家,千古绝唱。而宋江喝下了毒酒顺便带上了李逵,自己换来的是一座小庙。想当年,在浔阳江畔似乎还有点豪情壮志,敢笑黄巢,最后证明不过是痴人说梦!毛主席早就指出,《水浒》是一部好小说,宋江是一个好教员,好就好在他的投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