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邓小平能放心吗?

火烧 2008-08-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邓小平对改革的担忧,尤其关注政治体制变革与三权分立的影响,强调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并引用邓小平晚年言论,反思当前改革方向是否符合其初衷。

【刘金华杂博】37:邓小平能放心吗?

    人民网2008年8月22日,发表了陈家兴的《今天我们当道一声“小平,放心!”》文章,大意是告诉邓小平在天之灵:他想办奥运的愿望现在已经实现了,可以放心了。当天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在转载此文时,加了一个【编者按】,全文是:

    “编者按:华国锋刚走,又到了邓小平的生日。遥想当年,邓小平为了出山搞改革,曾给华国锋写信表示‘永不翻案’。如果当初不‘翻案’,中国的改革或许不能启动,更不可能在今天主办奥运会。在国人缅怀邓小平的时候,也有人说没有毛泽东奠定基础中国不可能办奥运。无论怎样,在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和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之间,有过很多路障和阻力,华国锋多多少少顺从了民意,清除了路障,消除了阻力,也让出了位置。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还要坚定地走向世界,让中国永远不倒,让中国人永远富有和幸福。因此,奥运之后该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更为艰巨的第二阶段的时候。同样有路障(甚至更大),同样有阻力(可能更强),同样有顺从还是抵制民意的考验(顺其则昌,逆其则亡),同样有对中国的领导人的政治远见、胆识和技巧的测试(青出于蓝应该胜于蓝)。我们希望中国有新的邓小平,也担心我们是不是可以信心百倍地对小平说“放心!”华国锋当初反复说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强调一个‘凡是’:‘凡是让邓小平不放心的事我们坚决不做’?邓小平当年曾说,‘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政治改革能否启动和成功可能是邓小平最不放心的事,也是挑战性和艰巨性远远大于组织和承办奥运的事。 在让邓小平‘放心’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让他不放心的是什么,并思考如何让中国今后的改革再回到邓小平。”

    这是借题发挥,如网民墨汀的评论所说,“借助邓小平鼓吹政治体制改革”。令我吃惊的是,到我写稿时看到的全部28则评论,尽都是批判意见,与绝不搞三权分立就应该重新审视,这显然是令另一个小平最不放心的,是政治改革最大的障碍。”都是看清楚了事情的。
    我可以不必再说什么,我也没有时间说了,只把2007年1月16日发表于搜狐博客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链接在后面,不知可否会放行。我认为,邓小平晚年已经表示出他不放心,他已经感觉到他的改革设想正在被否定,而实际首先否定他的,正是那些尊他为“改革总设计师”的“改革派”;今天在九泉之下的邓小平也不可能放心,因为“改革派”一直在鼓噪多党制的三权分立的政治改革,实质就是否定共产党领导并最终要中国共产党下台,而且还打着他的旗号!
    在我的今年这最后一篇文章,我用邓小平的晚年的三段话作结束。
    一段话是关于经济的:“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小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实践已经证明这是真理,实际也已经证明邓小平的担心。
    一段是关于政治的:“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发现,他的理论最实质的一条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肯定弱于资本主义,不靠专政就抵制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现在否定阶级斗争,由少数精英而不是由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专政,邓小平能放心吗?
    一段是关于党的,他多次讲“这个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他曾指出:“我们两个总书记都在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上斋栽了跟斗。如果中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末肯定会有动乱,使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三个阶段发展战略的目标统统告吹。”今天中国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共产党内部的情况,能让邓小平放心吗?

    今年到现在大约写了158篇文章,都是忠言,可能因为逆耳,有些网管或者是不喜欢,或者是怕担什么,有许多篇都不予发表。但我还是照送,一篇不拉。这些文章,大多是给党和国家提意见。我无须声明是为中国共产党好,为社会主义国家好,大家可以从文章去判断。我只说这些意见代表了相当多的人的民意,而且是负责的,希望新华网等官方网能作为民情,通过“内参”反映上去。
    明天我就要暂时告别互联网,现在和大家道再见了!
--------------------------------------------------
【链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真正应验了毛泽东对他身后事情的预言:邓小平曾经用毛泽东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反右以后的毛泽东;现在,毛泽东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证明邓小平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早已经被否定了。
    十多年前,人们说邓小平是改革的总设计师。我在1994年10月24日给邓小平的信(见相关链接一)中说,这些人“非真的把你做“改革总设计师”,实际是象列宁批评的那样,“跟在资产阶级教授的’科学‘屁股后面跑”,推动人民‘去接受业主的观点(即资产阶级的观点),而不是推动他们去接受革命无产者的观点’。现在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既不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没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他们鼓吹的那一套,大多是照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教科书,再假邓小平思想的商标,好在中国销售而已”。邓小平自己就说过:“在经济问题上,我是个外行,也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搞开放,一些细节一些需要具体考虑的问题,我就懂得不多了。”所以邓小平叫要“摸着石头过河”。
    尽管我在1994年的信中不完全同意邓小平思想(现在叫邓小平理论),但是真正否定邓小平思想和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的,并不是我,我没有这个力量。真正否定邓小平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的,首先也不是实际,虽然实践已经表现出不支持。真正否定邓小平思想和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是他人,正是那些拥邓小平为“改革总设计师”的人,正是那些自称为“改革派”的人。那些自称为“改革派”的人,就是我信中说的“照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教科书,再假邓小平思想的商标,好在中国销售而已”的造假者。“假作真时真亦假”,邓小平思想和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就是这样早已经被造假者否定了。
    让我们来看看吧。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搞活国有企业。而“改革派”却提出什么“冰棍”、“蜡烛”、“烂苹果”等等理论,认为国有企业该化掉、烧掉、烂掉;就是很好的国有企业,也要“靓女先嫁”,卖掉。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搞活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吗?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公有制是主体。而“改革派”却提出什么“国退民进”,要国有经济全部退出竞争领域,要经济私有化,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吗?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我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而“改革派”却要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减员增效”,“买断工龄”,提出什么“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说什么“中国目前基尼系数不严重、不可怕”,“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等等。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要我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吗?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革派”却反对问姓公姓私、姓社姓资,提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趋同论等等,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吗?
  ……
    以上还没有谈实践,没有谈到实践结果,只是说明:邓小平思想和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早已经被所谓“改革派”否定了。这些“改革派”打的是“邓小平理论”旗帜招摇过市叫卖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而实际上贩卖的全是资本主义货色。不是这样的吗?那我们就要问问:邓小平累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改革派”们的“改革”策划、实践及结果,符合这两条原则吗?
    “改革派”们当然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药,所以,他们十分赞赏“与时俱进”,要人们把改革所必须始终坚持这两条根本原则,完全抛到脑后。但是,在“改革派”们策划实行的这场改革中吃了苦头的亿万群众不能不进行反思:这是我们要的改革吗?
    邓小平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按照邓小平的这个评价标准,根据孙学文《私有化与贫富分化世界之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变革和贫富分化情况》(见相关链接二)以及我们看到的大量胜于雄辩的事实,可以作出这个判断:这场“改革”失败了,走了邪路了。
    邓小平说过:“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我们已经遇到的一些风险。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走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今天改革已经进入第29个年头了,谁总结过经验?没有。我们听到的一直就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传统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是“改革不彻底”,“政治改革不到位”,“要坚持改革不动摇”;而人民群众要求反思改革却被扣上了“反对改革”的帽子,哪容得有人说某“一步走得不妥当”。这不是很象人们所反复批判的“大跃进”现象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又出现在对大跃进批判最狠的人身上呢?领导人要清醒地记住邓小平的告诫: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有风险,要走一步,看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要知道那些精英们随时都可以跑到外国去,护照都有好几本,有的已经取得外国国籍;而亿万计的我们和中国共产党,到改革出了大问题时,能够跑到国外去吗?
    因此,我要重复邓小平的这句话:“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并重复当年为改革开路时讲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尖锐地向党提出:实事求是地根据现实,认真考虑这场“改革”是不是,失败了,走了邪路了?
    改革一定要进行,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应有之义,关键是改革方向是不是社会主义走。
    这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28年了。28年是个什么概念?中国共产党在28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打败了日本侵略,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28年中,领导新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地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以农业产生为基础到以工业为基础的转变,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地位!现在改革也有28年了,原来确定的搞活国有企业的目标实现没有?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达到没有?应该是总结的时候了。千万不要重犯“大跃进”的错误。“大跃进”的错误是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死了很多人,但两三年就复兴,改革错误则要造成社会经济的变质,几千万革命者的鲜血白流,亿万劳动者几十年的汗水就白流,亿万人民再再受剥削压迫;那时要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社会,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作牺牲!党中央的领导人,你们的历史责任重大啊!你们至少要听邓小平的话:“要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