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我与“理论”理论理论----简评“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

火烧 2008-08-27 00:00:00 思潮碰撞 1032
文章简评邓氏提出的‘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探讨其对四化建设的影响,分析消极现象是否能通过发展消除,并质疑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实际效果。

我与“理论”理论理论  

简评“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目前社会上那些消极的现象也必然会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总之,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化建设。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邓氏《文选》第三卷148页)  

简评:  

(一)  

邓氏说:“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目前社会上那些消极的现象也必然会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  

这样的提法有何理论上的根据?这样的提法有何事实上的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社会上的消极因素能够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吗?自邓氏搞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不是发展了嘛,邓氏不是讲“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嘛,抓刑事犯罪的机构,中央、省、市、县、镇等各级政权都有,不能说不完善,刑法也摆在那里,法律条文也写得明明白白,刑事犯罪的问题为什么没有逐步减少,反而增加了?邓氏这些年不是在一直亲自抓科技、抓教育,自诩为“后勤部长”嘛,那些贪官不是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嘛,起码是大学专科以上,技术职称也不低,一般都冠有“高级”头衔,其贪婪的欲望并没有逐步减少,贪了几百万,还要贪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亿,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起了毛泽东老人家的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二)  

邓氏说:“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目前社会上那些消极的现象也必然会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总之,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化建设。”  

邓氏的这一段话,使人明白了什么是“一心一意”搞四化,什么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  

邓氏的这一段话,使人明白了如果对社会上的消极现象采取措施,可能就是“三心二意”的搞四化建设,四化建设因而就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了。  

邓氏的这一段话,使人明白了什么是邓氏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氏的这一段话,使人明白了什么反腐败,什么打击经济犯罪,什么打击刑事犯罪,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起码不是第一位的工作。社会上的消极现象会必然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搞四化建设,需要一心一意,搞四化建设,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邓氏之“理论”,是如此之高明!  

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那么应该怎样理解邓氏的话才是正确的呢。  

(三)  

邓氏说:“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  

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什么是“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采用了哪些资本主义的方法?看来不是采用了一种或几种资本主义的方法,而是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的方法,这种理论和实际做法,毫无疑问可以说是一种“创举”。  

本人认为,无论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技术方法、管理方法,都是不能划分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举一个不是例子的例子吧,不能说制造原子弹的方法是资本主义的或者说是社会主义的,也不能说造纸的方法是资本主义的或者说是社会主义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科学技术方法、管理方法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而掌握和使用它们的人则是有阶级性的。  

资本主义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完全对立的、水火不能相容的社会制度,是具有显著阶级性的政治、政权、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不能包容资本主义的制度,资本主义也不能包容社会主义的制度,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不能采用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能采用社会主义制度。如果硬要这样做,这显然从逻辑上是混乱的,从理论上是讲不通的,从实践上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采用资本主义制度,那么社会主义就已经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了;同样,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采用社会主义制度,那么资本主义就已经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了。  

假若邓氏的提法成立,笔者也有一些疑惑,资本主义的“方法”就比社会主义的“方法”高明、优越嘛?采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就能加速发展生产力嘛?  

在这段话里,读者可以明白无误的知道,“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指的就是“也采用了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邓氏在这里将他的所作所为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人民,已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邓氏《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又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自由化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方向上去” (邓氏《文选》第三卷181页)。看到这里不知读者会有何感想?笔者懂得了两个名词,一个是什么叫做“厚颜无耻”,另一个是什么叫做“滑稽可笑”。由此看来,什么“四个坚持”,什么“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什么“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语言只不过是邓氏或用来粉饰、标榜自己的遮羞布。  

在这段话里,读者可以明白无误的知道,在“也采用了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的消极东西,例如,经济犯罪、腐败、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是微不足道的,起码是不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邓氏这里所说的“可喜的结果”,决不是“老百姓领不到工资,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之类的等等问题。  

至此,我终于明白了电视、报刊等媒体中所宣称的“经济转型”或“经济转型期”、“社会转型”或“社会转型期”、“与国际接轨”、由“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等颇具特色的语言的确切含义。  

至此,不能不使人们想起毛泽东他老人家的话,“走资派在哪里,走资派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