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得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对这个“道”的理解是道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说事物的整体本来结构和性质,第二种含义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事物的整体本来结构和性质是可以说明的,但是不可能全部说明白,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悟到全部,但是,用人类的语言无法说清楚全部真相。举个例子可以说明,就像物理实验,没参加过实验的就是看别人怎么写怎么说也不会全部理解,只有自己亲身搞过实验才能真正全部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还说明了事物是永远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发展变化的.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当你说出来他的时候,他已经有变化了,其实已经不是你说的那个他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发展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认为老子思想和易经思想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在我看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错误的,我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同时纯在的,老子说的“无”不是他说的“道”,道就是宇宙的本来,这个本来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精神和物质就是二,是同时出现的。无就是思悟就是精神意识,有就是物质,我认为精神意识就是物质的自我发展力,这种自我发展力有本能的智慧和发展规律,大的说宇宙,宇宙就有本能的智慧和发展规律这种自我发展力,宇宙里的所有星球都能按照自己的轨道行进,很有秩序规律,这就是本能的智慧。刚出生的人也有本能的智慧和发展规律,人一出生就会吃,听,看,摸,这些本能就是人的自我发展力。任何物质都在发展变化,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自我发展力,它是有本能智慧的,它会跟外界物质互相影响互相形成和谐发展规律,物质的自我发展力在内部和外部按照阴阳相生相克的规律发展变化,物质的这种自我发展力使本身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我说的智慧就是觉悟到了事物的本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的意识就是人在观察研究宇宙万物思考觉悟出明白宇宙天地的智慧。“常无”就是说人应该经常思悟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增长智慧,常有就是经常观察事物的外在形式,事物的外在形式同内在发展变化规律是统一的,是一起出现的。老子就是让人们经常的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形式思悟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增长智慧,就是说大智慧是通过观察事物思悟事物增长获得的,人的思悟就是经过思考问题觉悟出了智慧,就是人们经常感到的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思悟出智慧需是要很强的思维能力的,这个思维能力跟人的其他能力一样是需要经常锻炼的,老子让人“常无”就是经常锻炼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获得的智慧就多,觉悟了大智慧就是对宇宙的觉悟,啊!宇宙原来如此!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里告诉了人们“道”是什么,又告诉了人们亲身感悟道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经常的观察思考宇宙里的万物,当然不是让人观察思考所有的宇宙万物,谁也做不到,只经常观察思考某一个事物就可以了,观察思考人自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那些获得大智慧的人都是观察研究思考自己获得的。
我们看世界上那些宗教思想都是要求人要注重自身的修炼,让人们清心寡欲不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无用的事情上去,让人的心能安静思考,这样做人才能觉悟大智慧。
就是那些小智慧也是通过经常的观察思考具体事物获得的,观察思悟出事物的真相本质就是得道了。这就是道德经第一章的主要思想。真是玄妙啊!是众妙之门啊!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人们知道美是什么,就想远离丑追求美了。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善,就想远离恶而追求善了。万事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这是事物发展的永恒的规律。所以贤德的人不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事,不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不强制人们接受自己的观念,只要自己做到美了做到善了,自己不贪欲,自己有功而不居功,自己做到美德而不说美德,人们通过你的行为而知道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丑,人们就会远离丑恶追求你的美德,这就是贤德人的功绩。
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总觉得老子的这段话不能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因为她不符合老子道德经的总体思想,我认为老子思想是积极的,是现实的,不是消极离世的思想。比如“不尙贤”我认为在老子那个时候尙贤就是让某个人获得官位封赏良田财富获得特权统治别人的意思,老子是说那些官员只是应该管理国家的职位,他们不应该是统治别人的权势。谁有治理国家的本事谁就管理国家为民服务,而不是统治人民让人民为官员权势服务,这样的官贤是人民选择出来的,而不是争夺出来的。贤德的人治国不以富贵为荣耀,而以美德为荣耀,人们就会以美德为荣耀,人们就不会重视那些难得的东西,人们不重视那些难得的东西那些东西就不可能贵重了。
当官没有利益人就不争。但是国家需要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因为这些管理者不能获得特权,人们就不可能争权夺势,那么这些管理国家的官员只能是被选择出来的,而这个国家的民不以富贵为荣,只以美德才能为荣,那么这个被人民选择出来的人一定是有德有才的贤德。
贤德的人治理国家应该使民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还要想办法减弱人们的贪欲,减弱人们的虚荣心,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的,那么就是有几个人想争权夺利也不敢实施行动。贤德的人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事就能做到无不治的结果。
看看现在的社会,一切以荣华富贵为荣耀,谁能发财谁光荣,什么好人坏人,发财了就是好人。女人为了发财可以公开自己是某名人的二奶,二奶到处炫耀自己有很多有钱的情夫。有钱人买通有权人仗势欺人,有权人勾结有钱人侵吞国家资产。什么英雄伟人的都已经被说成过时了,伟人被污蔑,英雄被淡化,美德的荣誉已经被金钱的荣誉取代了,这样的国家社会只能是混乱不堪颠倒黑白,这是病态的发展,外强中干外稳内乱。
老子的这篇文章的思想就是说贤德的人以创造财富为荣誉,不以占有财富为荣誉。贤德的人以权力为民服务为荣誉,不以能欺压人民为荣誉。这样的社会人们不争权夺利巧取豪夺,没有人为权力搞阴谋诡计的,没有人为发财而害人的。只能这么理解,否则,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些话就被理解成把人变成动物了。因为老子那个时代的人民能吃饱穿暖保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了。老子的思想是积极的发展的,不是消极的退化的。
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不规定什么事物是高贵的什么事物是卑贱的,他视万物平等,圣人不规定谁是仁义的君子谁是卑微的小人,他视所有人平等。国家如果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尊卑贵贱,人们就会虚伪作假装成君子,人们就会为争夺尊卑贵贱而争斗作乱,越是想用尊卑等级制定秩序越会秩序大乱。
五:
老子说治国之道无为而治而无不治,什么是无为?如果理解成什么都不做,那又怎么能无不治?
我理解无为就是不主观强制而治,就是按照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而治。老子说万物皆由道而生,万物皆有道,治国也有道。老子还说治国之道要经常的在实践中观察研究思考国家的发展规律,这样做才能觉悟到治国之道。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律治国就能无不治。
我是这么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这个治国之道的。老子说“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质就是事物是按照规律发展的。事物按照规律发展的过程就是道的本质。
如果把无为而治理解成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就是理解错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在第一章里说的:“常无”和“常有'就是经常有所作为的意思,"常无"就是经常思考问题,"常有"就是经常观察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不规定什么事物是高贵的什么事物是卑贱的,他视万物平等,圣人不规定谁是仁义的君子谁是卑微的小人,他视所有人平等。国家如果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尊卑贵贱,人们就会虚伪作假装成君子,人们就会为争夺尊卑贵贱而争斗作乱,越是想用尊卑等级制定秩序约会秩序大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总觉得老子的这段话不能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因为她不符合老子道德经的总体思想,我认为老子思想是积极的,是现实的,不是消极离世的思想。比如“不尙贤”我认为在老子那个时候尙贤就是让某个人获得官位封赏良田财富获得特权统治别人的意思,老子是说那些官员只是应该管理国家的职位,他们不应该是统治别人的权势。谁有治理国家的本事谁就管理国家为民服务,而不是统治人民让人民为官员权势服务,这样的官贤是人民选择出来的,而不是争夺出来的。贤德的人治国不以富贵为荣耀,而以美德为荣耀,人们就会以美德为荣耀,人们就不会重视那些难得的东西,人们不重视那些难得的东西那些东西就不可能贵重了。
当官没有利益人就不争。但是国家需要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因为这些管理者不能获得特权,人们就不可能争权夺势,那么这些管理国家的官员只能是被选择出来的,而这个国家的民不以富贵为荣,只以美德才能为荣,那么这个被人民选择出来的人一定是有德有才的贤德。
贤德的人治理国家应该使民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还要想办法减弱人们的贪欲,减弱人们的虚荣心,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的,那么就是有几个人想争权夺利也不敢实施行动。贤德的人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事就能做到无不治的结果。
看看现在的社会,一切以荣华富贵为荣耀,谁能发财谁光荣,什么好人坏人,发财了就是好人。女人为了发财可以公开自己是某名人的二奶,二奶到处炫耀自己有很多有钱的情夫。有钱人买通有权人仗势欺人,有权人勾结有钱人侵吞国家资产。什么英雄伟人的都已经被说成过时了,伟人被污蔑,英雄被淡化,美德的荣誉已经被金钱的荣誉取代了,这样的国家社会只能是混乱不堪颠倒黑白,这是病态的发展,外强中干外稳内乱。
老子的这篇文章的思想就是说贤德的人以创造财富为荣誉,不以占有财富为荣誉。贤德的人以权力为民服务为荣誉,不以能欺压人民为荣誉。这样的社会人们不争权夺利巧取豪夺,没有人为权力搞阴谋诡计的,没有人为发财而害人的。只能这么理解,否则,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些话就被理解成把人变成动物了。因为老子那个时代的人民能吃饱穿暖保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了。老子的思想是积极的发展的,不是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