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蟋网友且慢“解甲归田”,请留下来再切磋一番!
红树蟋网友且慢“解甲归田”,请留下来再切磋一番!
水生
今天在强国论坛上看到了以“红通社”为网名发出的一个贴子,题目是“数理统计学与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该贴以“红通社”采访“红树蟋”的形式,表达了“红树蟋”网友对数理统计理论及其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的一些看法。无非是为了反驳昨日有网友要“红树蟋”多学点数理统计理论的意见。
在此贴中有“红通社”致“长江一浪”的跟贴称:“目前,红树蟋同志业余主要看些闲书消遣,有所思考也会偶然写点东西。关于价值理论问题,自2006年发表一篇带有总结性的文章后,未再思考写作这类东西。她这次到强国论坛,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传到网上有些东西,是受网友触动的即兴之笔。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红树蟋同志表示,到论坛来已经一个月了,这么热的天,整天穿着一个马甲,已经有网友闻到臭味了,决定解甲归田。‘红通社’是红树蟋同志授权表达其意见的临时马甲。”尽管我们从未读过红网友的“总结性”文章,但鉴于红树蟋网友撰写的质疑劳动价值论的文章刚刚写到“四评”,笔者近期也刚开始写了两篇针对红树蟋网友观点的批评文章,红网友却就决定要“解甲归田”,难免让人感到惆怅。所以,对此一说,不由得引起了笔者对“红树蟋”网友的兴趣。
据笔者在强国论坛检索,红树蟋网友的网名注册于 2008年7月19日 10:06分,首贴发于当日的12:27分。红网友共发主贴44篇(不知何故,现在只能看到40篇),其中有3篇被列为精华贴。从红网友所发的贴子名称看,除了几篇谈范跑跑和普世价值的以外,几乎全部是谈劳动价值论的。其所发的第一篇贴子是《某些专家学者,您能讲些理吗?》原题为:《理论文章要讲理——以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一些论文为例》。发表于 2008年07月03日 07:55:36 ,来源:新华网。该文的摘要称,“无视真理的客观性,违背逻辑规则的基本要求,是当前部分理论文章不讲理的主要表现,也是阻碍理论创新的两大因素。”而其中的内容都是批评几位坚持劳动价值论学者的文章的。而红网友也明确地在《劳动价值论讨论是一场经济学争论》要点中称,“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交换价值决定的理论,因此,有关讨论只能是一场经济学争论”。还有什么《把劳动价值论的意义“提升”到政治和道德的高度,没有必要,也不可取》等等。正是这种似乎披着学术讨论外衣的文章,让笔者以为红树蟋网友是真正想与时俱进地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业余研究者””——尽管笔者从不认为红网友是“偶然”来此。
然而,后来看了几篇红树蟋的文章,愈来愈觉得其“学术研究”具有十分明确的政治针对性。比如,其在上强国论坛的当天,就发出了《价值不仅仅是劳动创造的》贴子。三天后,于 7月22日 就发出了一篇《旷世奇冤:我是怎样成为右派的》,明确表明了自已的态度。其最为明显的是于 7月28日 所发表的《剥削是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篇文章。此文还加了一个副标题是“读《反杜林论》的一点体会”,看上去是多么地“学术化”!但仔细读完这篇文章,笔者对红树蟋网友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兴趣”方才恍然大悟,正如有网友在红树蟋文章的跟贴中所说,“怎么看你都象是有任务来的。”为让网友们对此有个了解,特将其此文中的主要部分以不同字形和色泽照录如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地位平等的不同所有者在发生经济关系时,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必然要求按要素平等地分配收入,剥削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如果收入分配硬要把活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撇在一边,让剥削歇着,就会挫伤其它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这既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当前实行按要素分配,允许剥削现象存在,是适应多种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所作的重大调整。这一重大调整,开拓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收入分配原则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选择的,而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关系决定的。恩格斯说:“一个社会的分配总是同这个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相联系,这如此合乎事理,以致经常在人民的本能上反映出来。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下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欢迎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会占支配的地位”(第154页)。马克思也说过:“什么东西你们认为是公道的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在一定的生产制度下什么东西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马恩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6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些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要素分配的重要理论基石。要澄清当前在分配问题上的种种疑惑,必须把思想自觉地从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恩格斯说得很清楚: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而这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认为社会主义应当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是极端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32页)。
要认识为什么当前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允许剥削现象存在,澄清在分配问题上的种种疑惑,还必须对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要求,判断其是非得失。恩格斯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32页)这个“现实的基穿,就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言,最根本的,就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还没有改变,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我们必须不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证明,在社会生产尚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只有市场经济这种形式及它的按要素分配原则,才能够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劳动、积累和投资的积极性,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否定它。要加速市场经济的消亡,就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要埋葬按要素分配原则起作用的经济条件,就要利用这一原则。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铁的逻辑。恩格斯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第524页)现在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要素分配,就没有未来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不可否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有与社会主义本质矛盾的一面,这就是它承认素质差异和占有差异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可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不过,这个弊端不是不可以遏制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和再分配政策,把贫富差距限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实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其实,即使按劳分配,“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它“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也会造成贫富差别 (《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页)。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究竟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原则,不能随心所欲,只能量体裁衣。
如此,怪不得红树蟋网友对笔者提出的《资本收益的合理性仅在于风险补偿而不在于“创造价值”》一文明确表明,他对“风险”和“补偿”不感兴趣,只对“劳动价值论”感兴趣。也难怪他对笔者后来又写的一篇《“先有结论后找根据”式地质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会适得其反》一文,更加不爽了。因为,笔者已经在文中明确指出了有些人质疑劳动价值论的政治目的就是为“以资为本”和“按资分配”进行辩护。如此明明白白的政治目的,有哪点儿学术研究的味道?
如今,红通社网友又出来说,红树蟋网友要“解甲归田”了,这可真让笔者非常不爽。因为,尽管每位网友的文章都可能出现“低级错误”,乃至会受到众多网友的“拍砖”,但不可能影响你的发贴啊!笔者上强国论坛已有十年,发文数远超过百篇,也经受过多次删贴,甚至于还有著名学者要向我提起诉讼,却至今从未更名改姓。红树蟋网友刚刚在强国论坛声名鹊起,有人“抛砖”也不影响你“引玉”,更何况你发表于2006年的“总结性”文章还未在此露出真容呢,可不能立马“解甲归田”。我们众多网友还等着与你切磋劳动价值论哪,不是说,真理总是愈辩愈明吗?如果你所说的是“真理”,那与我们这些不是学者的胡言乱语切磋切磋,权当我们的文章不过是一块块旧抹布,但也总能免费地将你的“真理”抹得更加光彩夺目而无任何逻辑错误呀!
2008年8月21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