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数学: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

火烧 2008-08-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而非武器或利润。通过对比苏联和中国计划经济的不同路径,指出转型至民生改善的重要性,并强调改革开放政策对生产目标的调整。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


[ 数学 ] 于2008-08-07 强国论坛
 


要说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其实是生产了不少东西的,比如说抗美援朝的大量苏制武器,就是苏联工人阶级生产的。当然,这些武器以赊帐的方式提供给中国,最后中国又还了帐。

因此,苏制武器并不是一个乌托邦生产系统生产出来的乌托邦武器,不然的话,怎么可能联合国军被乌托邦武器给打败了呢?而中国还帐时期也是中国的计划经济初期,当然也不是用一个乌托邦生产系统生产出一大堆乌托邦产品还给了苏联。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因为要抵抗敌人的镇压,国防在这个阶段是生产的首要任务。例如在中国,我就把毛泽东时代的经济称为原子弹经济,就是说,当时的经济,目标就是为的中国拥有原子弹,导弹,卫星而服务的。这也可能是毛泽东考虑到也许继任者顶不住国际压力,如果在那个时候不生产,则以后就有可能永远不能拥有。或者说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才有这么大的胆。也正因为如此,只要毛泽东时代出了原子弹,那就是成功的。要知道帝国主义为了别国没有原子弹愿意花大多的价钱?伊拉克战争已经消耗了六千亿美元的战费,这就已经说明了中国的核弹的价值远超六千亿,因此并不是乌托邦原子弹。

而苏联的计划经济错在,国防已经足够强大了之后,并没有转型,并没有转而将生产的目标放在改善人民生活上。这样乌托邦继续在武器方面乌托邦,而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没有建树。

而中国自从中美建交之后,战争危险降低了许多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个重要的转型,就是要把生产的重点放到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正如邓小平当时所说的:“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是死路一条。”

因此,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大量的武器吗?不是。是大量的利润吗?不是。是大量的外汇吗?不是。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这一点我们是要牢记的。也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为什么?因为不讲就容易忘记。

忘记生产的目的有多种表现。如前苏联,就忘记了生产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而是把生产的目的放在改善武器上。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以为生产的目的是利润,那是很扯淡的。追逐利润当然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却不应当是市场经济的目的。正如,打球总要追求赢而避免输。但是打球的目的不是要赢,而是打球的双方都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追求利润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运动形式,却不应当作为最后对社会贡献的标准。打输了的球队仍然锻炼了身体,因此输的球队对于体育运动,对于增强体质,仍然有贡献。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以为生产的目的是外汇。因此,就用全力去争取外汇,不惜出售大量自然资源,不惜大量出口低档产品,当然,最后是换回来了成堆的外汇,这些外汇又投入国外市场追求更多的外汇。

因此,前苏联用大量的生产换回大量的武器,这些武器其实无用,因为能够把地球毁灭几百遍,但是,一遍就够了,几百遍等于无用。而我国用大量的生产改善了国外人民的生活,换回了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其实无用。有用的外汇是买了国外的某些我们暂时生产不了的,对改善人民生活有用处的产品,除此之外的外汇统统无用。

但是,我说的这些,即生产的目的是为的改善人民生活,是说给广大干部听的么?不,我认为说给广大干部听是无用的,说给地方政府听,也无用。现在有可能的是央行的错误造成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许多错误都是人民银行造成的。因此我的这篇文章只给央行的极少数官员看,如果他们不接受,或者根本不看,那么,底下的人没治,无力回天,地方政府在央行的这种政策下别无选择,只好努力招商引资,继续不把生产的目标放在改善人民生活上而是放在挣外汇上。

有人说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那个地方是坚?我认为就集中到一点,就是央行。

正如,前苏联的改革,如果苏联中央政府不放弃以生产武器为主的生产目标,如果我是下面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或者省市的领导,我无力回天,有的错误就是苏联中央政府的错误,苏联中央政府不改,下面的人已经无法探索。

俄罗斯的改革也是这样,只要中央政府不放弃叶利钦的政策,底下的各个省市领导本领再大等于无用。非要出一个普京,把政策给彻底改了,俄罗斯这才欣欣向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