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庆“弃村”化,是否也弃爹和娘?

火烧 2008-08-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重庆禁止使用‘村’字地名,引发对农村文化歧视的讨论。文章批评政策忽视农村历史与农民贡献,强调‘村’字不应被抛弃,呼吁尊重农村文化与农民身份。

重庆“弃村”化,是否也弃爹和娘?(原创)


 忠言 文

“解放思想”,成了我国最时兴的一个词汇,人不讲话不作文则已,只要一讲话一作文,必称“我们要解放思想......”,似乎不言称解放就是保守,就是落后,就是罪人。

改革发展确实需要解放思想。但是,解放思想不是毫无遵循地标新立异,不是不讲原则地胡说八道、甚至离经判道、数典忘祖。 

据《重庆晨报》8月1日报道,该市新命名的城市标准地名,将禁止使用“村”字。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有关负责人称,今后审核城市新地名,“某某村”将被拒绝。据说“村”字有土腥味儿,与建设现代文明都市观念不符。

重庆市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出台这样的政策,显然是民政局为建设现代都市新形象和解放思想的一个成果来展示的。但这个政策在外人看来却颇具滑稽色彩,匪夷所思,让人捧腹。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是过去人们讽刺农村出来的忘本大学生的顺口溜。不过,这个顺口溜挖苦的毕竟是少数个人的品质和道德修养问题。而重庆市的地名政策,则是政府政策性对农村和农民的一种文化歧视。

“村”字怎么了?村里不就是绿色多一些吗?庄稼多一些吗?村里不就是有我们的爹和娘、有我们的爷爷奶奶和父老乡亲们吗?这有什么不好?有几个城里人不是农村出来的?有几个城里人不是吃粮食而生存的?

我敢断言,目前的重庆城市人,有一半以上父母或爷爷奶奶都是农村,他们经常到乡下探亲,回来肯定带着土味,甚至头上还飘着高粱花子。这对建设现代文明都市是不是更加不符合了?是不是要求他们跟农村的爹和娘断绝父子关系?还有他们的挡案里也有农村经历的记载,是不是应该重新修改档案?重新建立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挡案?

其实,地名就是地名,你挂个村字,它就是真农村了吗?你不挂村字的城市就真的洋气、时尚、现代了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建议全国的农村都一律改成纽约和巴黎、东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名字,我们国家岂不就一下子除去土腥味奔现代化了吗?

地球人本来就住“地球村”,正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全世界运动员包括许多高级官员他们不是也住在“奥运村”里吗?没有听说外国运动员嫌弃奥运村名字土气啊?小米饭把你养大,谷子里写满故事。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而获得成功。至今,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着巨大的历史性牺牲和贡献。我们有什么理由蔑视农村和农民?

现今的社会,真让人莫名其妙。凡事只要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好象就脱胎换骨了。岂不知,婊子改成“菩萨”,她也是婊子,把流氓改成圣人,其实他还是流氓。但是如此自欺欺人的思维,也绝非重庆官员的专利。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先生,去年曾建议把中国的穷人改称“待富者”,其理由是“改革还没完呢,现在的穷人有可能成为富人”。这样的学者、专家,真可以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改个名字中国就没有穷人了,真是太伟大了。不过,这些人在老百姓眼里,不过是狗屎一堆,早已臭不可闻。

重庆“弃村化”运动,只能是浅薄自卑和不自信的表现,即使是戴上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花环和包装,也只能是令人作呕,让人耻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