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情牵郑和终不悔-访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先生

火烧 2008-07-31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报道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提出郑和在1421年到达美洲,改写航海史。他基于14年研究,认为郑和船队曾抵达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及澳大利亚,完成环球航行,引发全球关注。
 

情牵郑和终不悔
访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先生
中国海洋报  本报记者 张向冰

http://www.coi.gov.cn/oceannews/2002/hyb1172/41.htm

编者按今年3月,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GavinMenzies)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讲演,提出郑和在1421年~1423年的一次航行中到达美洲。此说法一经媒体披露,立即轰动了世界。如果他这项进行了14年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能够证明中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郑和是环游世界第一人,是最早发现美洲和澳洲新大陆的人,那么世界航海史及人类文明将被重新改写。对此,本报给予了密切关注,并进行了连续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12月10日~15日,孟席斯携带其英文版新作《1421:中国改变世界》一书,首次来到郑和故乡云南省昆明参加了第二届昆明郑和研究国际会议,与80多位中外郑和研究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出身英皇家海军军官

  初见孟席斯,这位满头银发、65岁高龄的英国老人,充满着十足的绅士风度。当记者代表中国海洋报社领导和编辑部同仁,向他转赠一份刊载着他在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江苏省太仓市考察时的报纸时,他十分高兴地与记者交谈起来。

  孟席斯先生出身于英国皇家海军,是一位退休的潜艇中校军官。曾担任过英国皇家海军潜艇艇长。退休后,一直在英国伦敦北部依灵顿的家中从事航海史的研究。他对中国古代航海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了14年的时间,对我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航海图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带有理性的研究和论证,得出了"郑和首先环球航行发现新大陆"的惊世论断。

  对此成果的发现,孟席斯念念不忘他身受英国海军教育和当过潜艇艇长的经历。他说:"我有幸在英国海军和潜艇部队服役17年,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对郑和的新发现和今年11月份刚出版的英文版《1421:中国改变世界》这部著作就不会产生。我更有幸在英国海军学习到的天文、航海、制图学与船艺等理论知识和技能,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同样也是不可能得出这些成果的。"

  孟席斯作为英国皇家海军一位职业退役军人,身上具备丰富的航海知识和航海经验,他对郑和的研究主要还是从航海角度,以及从其他国家找到的一些证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他阅读了大量航海历史资料,结合星象学、地图学、古代文物和人类学进行了研究,并绘制出郑和当年的航海图。

  孟席斯认为,郑和率领的是一支拥有100多只大船的船队,比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时的船队大很多倍。他肯定地认为,第一批到达美洲大陆的欧洲探险家,包括哥伦布和麦哲伦,他们的航海图都是根据郑和的航海图绘制的。他甚至明言:郑和的第六次下西洋,还到了更远的地方,比如船队到达了拉丁美洲、加勒比海,最后到达了澳大利亚,从而最终实现了环球航行。

  意外发现1428年航海图

  郑和"七下西洋",是铁的事实,但他是否是环游世界第一人?从孟席斯的考证中,答案是肯定的。孟席斯说,他新理论的形成,源于一次意外的发现。在研究中,他发现了1428年葡萄牙人的一张地图。该地图相当准确地标明了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很多岛屿的位置。例如图上很清楚地标明了好望角,而事实上葡萄牙人到1498年才发现好望角。这张地图很显然是根据中国人的地图或地理知识来绘制的。

  孟席斯在向记者展示他精心制作的幻灯片时说,这是一幅被葡萄牙国王视为机密的航行地图。据他考证,这张航海图是从意大利旅行家尼古拉·达·康提那里得到的。就是根据这张航海图,那些西方航海家在出发前就对目的地的航行路线进行了规划。

  孟席斯也因此提出反问,现在没有人能解释欧洲航海探险家们为何会有航海图?而且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洋,需要拥有大批大型的船只才能完成航海和测绘工作。那么又是谁才能测绘出这种地图呢?他的答案是,当时拥有世界最大船队的国家只有中国,也只有中国航海家郑和及其船队完成远程航海后,才能绘制出这张航海图。

  记者通过他的一项研究结果了解到,郑和的航海图大约在1428年前后由意大利人尼古拉·达·康提带到葡萄牙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麦哲伦和英国航海家库克都曾使用这些地图的复制品,其中部分地图至今仍存放于世界各地博物馆。事实上,包括哥伦布在内的航海家都曾在日志及书信中承认,他们在出发前就已拥有了航海图,知道自己要去何处。

  孟席斯还向记者描绘了在加勒比海发现的9艘中国古代船只的残骸。他认为,这正是中国人首先完成环球航行的有力证据,而很多重要资料和证据在其刚出版的英文版著作《1421:中国改变世界》中更加详尽地进行了披露。

  真诚面对专家"质疑"

  面色红润的孟席斯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脸上始终挂着阳光般的微笑。当记者向他出示了一些中国知名历史专家和学者对其"新发现"提出质疑的文章时,孟席斯轻松的面庞依然坦诚得像一个孩子。

  他说,对中外一些专家的"不同意见",我只能做一个真诚的"旁听者"。在由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昆明郑和国际研讨会的分组讨论会中,孟席斯恰好与持疑义的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王天有教授在一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巧合,让中外二位郑和研究的学者来了一次"面对面"的实话实话。

  北京大学王天有教授认为孟席斯的"新发现"证据不足。他认为,谁是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人,必须有文献证据和考古依据。孟席斯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证据首先是一份写有腓尼基语的古地图。流传欧洲的古地图虽然珍贵,但如考证不确,或不加辨伪,就不能证明任何问题。值得注意的是1965年耶鲁大学购到的一幅古地图。因该地图左上角北大西洋中绘有文兰(VinlandInsula),故称"文兰地图",并判断该图于1440年绘制。这张地图引起学术界争论,多数学者认为是赝品,但争论仍在继续。其实,文兰地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孟席斯先生的另一个证据就是加勒比海沉船。孟席斯提供的沉船图,恰恰证明它不是明代的船只。郑和航海今天已有大量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容不得随意想象和大胆发挥。郑和的路线是基本清楚的,孟席斯先生不通中国文献,才有此惊人论断。正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巴雷特教授(TimBarrett)说:"这是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另一个假设的问题,最后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假设之塔。"但王教授认为,孟席斯先生对郑和研究的执著精神却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面对"质疑",孟席斯始终以西方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大量的实证材料证明其"新发现"的客观性。他认为,首先是12世纪的中国航海技术领先西方。史籍有明确记载,从南宋至元代,罗盘针定位变成指导海上航行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图上标定地理位置、绘制海图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次,公元前两世纪,在中国古代汉朝即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由中国沿海港口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经过东南亚、印度,至印度洋,远到阿拉伯地区和非洲,至少有两千年历史。唐宋时期,海上贸易频繁,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已达到高峰。郑和航海图正是千百年来航海经验与技术积累的结果。孟席斯解释说:"如果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那对于海图,对于在美洲的中国古代工艺品和加勒比海的船只残骸这些现象,必然要有另一种解释。而我认为,另一种解释是不存在的。"

  在孟席斯先生下榻的宾馆,原定1小时的访问时间即将结束,而孟席斯先生却意犹未尽。他说,大量的证据表明,美洲大陆不是欧洲人发现的,除了中国人就只有中国人才会做到这一点。他还郑重地向中国海洋报社及读者给予他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应记者要求欣然为本报和读者题词,表达了一位英国老人情系中国、情系郑和研究的心声。

英国业余历史学家:达芬奇所画机器灵感源自于中国

(转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伦敦路透社电)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在他新出版的著作中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达芬奇所画的一些机器,与中国古时的机器出奇地相似。毫无疑问,他画这些图的灵感源自中国古代的机器。
   孟席斯(Gavin Menzies)已不是第一次语出惊人。在2002年他就改写了历史,提出料中国人早在哥伦布之前70年就已经航行到美洲的论据,轰动了全世界。

   他说,在1434年,中国一支船队曾带一批百科全书到意大利,为西方工程上的奇迹奠定了基础。比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后来的作品中,便出现了一些飞行器。
孟席斯曾经担任过英国皇家海军潜艇指挥官。前天记者到伦敦北部孟席斯的住处进行采访。他说:“在15世纪30年代,中国人把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带到了威尼斯。” 他说,一名中国特使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佛罗伦斯,亲自把这些珍品交给当时的教宗尤金四世。
   他的新书6月先在美国出版,到本月才在英国面市。据书中描述,中国远征队抵达威尼斯,带来了世界地图、天文星象图、百科全书,对当时的欧洲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先进。
孟席斯说,达芬奇构思出来的机器,灵感就源自于他从中国那里得到的知识。
   达芬奇生于1452年,他的大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最为世人所知。他留下的不少复杂精细的工程机械结构图纸,却鲜为人知。孟席斯说,介绍各种农具的中国古籍《农书》里头有不少图谱,经由达芬奇的前辈塔科拉、迪乔治复制、修改后传到了达芬奇手上。
孟席斯也转载了1313年成书的《农书》,以及1430年前的中国古籍中的农具图片支持他的论点。这些农具包括磨、泵等,和达芬奇、塔科拉、迪乔治所绘的相似。

相关网站:http://www.1421.tv/

相关文章:

英国业余历史学家: 中国人首先发现新西兰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138665/node140704/userobject15ai1987754.html
www.zjol.com.cn 2003年11月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社惠灵顿11月7日电 据新西兰南岛出版的《新闻报》7日报道,有“业余历史学家”之称的英国人锡德里克·贝尔经研究认为,中国人比毛利人和荷兰人更早发现新西兰。

  报道说,一般认为,最早发现新西兰的欧洲人是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他于1642年发现了新西兰南岛的西海岸;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发现了新西兰东海岸。这些都是在毛利人定居新西兰数百年之后。而贝尔的研究显示,中国的船只2000年前就到过新西兰。

  贝尔今年先后两次到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进行考古研究。他发现,在现今克赖斯特彻奇的博塔尼克公园所在地1000年前曾存在一座有4000名居民的中国城,并建有一座城堡,这是他在南岛发现的30个中国遗址之一。与此同时,他在坎特伯雷博物馆后面还发现一座长400米、宽100米的围城、城墙和排水道遗址。贝尔说,克赖斯特彻奇是中国人在南岛的首都,这一研究结论无可争辩。

  贝尔是英国一名退休的海事工程师,10年来一直研究英国境内的古罗马遗迹。他曾通读过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年——中国发现了美洲大陆》一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