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读《不懂“文革”,就不懂毛泽东》有感!

火烧 2008-07-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围绕《不懂“文革”,就不懂毛泽东》展开,探讨文革的历史意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现实影响,强调其对民主建设与人民意识的深远作用。

原文参见2007年8月9日的文章:

不懂“文革”,就不懂毛泽东 [湘西老愚]

[InstallDir_ChannelDir]Class17/200708/22295.html

本文作者分析得很深很透,但有些结论性的观点好象下得过早或者说没有看到本质。如:“文革”“虽然失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代中国民众的精神支柱无疑地是崩塌了”等。

大家知道,人类历史(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在一个“怪圈”中徘徊,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回答民主人士关于“怪圈”问题时就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这个周期律(怪圈)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民主。但实现民主是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的,因为民主必须有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政权基础即:无产阶级(大多数人)政权;二是文化基础即:无产阶级(大多数人)的民主素质。然而,既然是“怪圈”就有“怪圈引力”,这个“怪圈引力”除了私有制度以及保护私有制度的政权外,其核心就是人们在长期历史“怪圈”中所形成的资产阶级“自私理念”,归纳起来就是一整套围绕“自私理念”所形成的“落后的传统文化”。而“自私理念”这个核心不破除,不管是谁夺取政权,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落入“怪圈”之内。所以,毛泽东在带领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的第一步)的同时,就开始了中国民主建设的第二步探索,毛泽东对全党不做李自成的告戒、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告戒、严厉惩治腐败行为的告戒等等等等还有许多包括理论上的充分准备,如创立一整套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包括:提出了革命的对象是我们自身的资产阶级思想(斗私批修),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方法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加群众运动(即民主运动)、目标是巩固无产阶级(大多数人)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些无不都是在为实现民主的第二步作充分的政治准备和思想准备,这第二步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文革”的标题就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怪圈”的核心———人们的自私理念。运动一开始就搬掉了运动的拌脚石---党和政府内大大小小的“走资派”、接着就建立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临时政权----革命委员会、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斗私批修、破旧立新、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一系列的民主政治运动并附之以大规模的文化扫盲教育和马列主义教育、帮助工农大众提高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从而培养了中国人民敢说、敢干、敢于创造的主人翁精神、明白了“造反有理”的深刻道理,基本形成了在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党和政府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和前提下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这就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毛泽东去世后的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人民群众与腐败官僚、人民群众与资本拥有者、国际资本买办、人民群众与所谓“精英”“精碎”们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利用网络平台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讨论、揭露违害国家、群众利益的事件----人们称之为新时期的网络大字报等等。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参入之多、范围之广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绝无仅有的,这从正反两个方面证实了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的正确和“文革”实践的成功,在这里我就不说“文革”中经济建设的成就了,事实摆在那里。当然,要实现全面而真正的民主还必须象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的实践、斗争、总经完善,才能形成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关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代中国民众的精神支柱”是否“崩塌”的问题。我看这要看针对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党内“走资派”、所谓的“精英”、“精碎”们来说可能是“崩塌”了;而在真正的共产党人、广大的工农大众、广大的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大多数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那里,毛泽东思想这个“精神支柱”不但没有“崩塌”反而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实践中显得更加伟大而坚固,成为不只是一代而是多少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精神支柱”!不然怎么解释一浪高过一浪的毛泽东热?怎么能解释共产党人民政权的不倒之迷?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