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有型的或者暗藏的政治力量

火烧 2008-07-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左派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强调其与人民命运的紧密联系,提出革命者在新时代的使命,结合历史与信息技术发展,展现左派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中国左派从鼎盛到衰弱到现在再次逐渐兴起,其中曲折过程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倒退与发展而跌宕起伏。中国左派与中国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当人民安居乐业身心愉快的阶段左派就如大海中晶亮的水滴在劳动人民汪洋大海中溶稀。而到中国人民身受压迫,中国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阶段,中国左派这些遍布在汪洋中的特殊材料就开始迅速地会聚,他们应人民的需要,应历史的要求而新生。中国左派的命运就是中国人民的命运,在人民身受压迫,无力反抗的时候,中国人民要求中国左派们再次成为无畏的先锋队,冲到前面为人民解脱痛苦。我们就因此而生,因此而在,左派也就是革命者。

革命者从有人类社会开始就存在,他们就是应历史要求,人民的要求而存在。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对革命者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是数千年历史周期律中农民起义那么地简单。革命与革命者也应历史的发展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所以革命者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左派。

传统意义上左右派分类的典故发生在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上,拥护社会需要继续革命前进的人坐在了议会的左边,而主张不需要革命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议会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

历史继续推进着左派的定义,共产主义人类最美好的理想诞生,革命者有了更长远的理想与追求,不再是推翻一个剥削阶级,自己又成为另一个剥削阶级的重复。如何成为永远的革命者?如何成为永远的左派?由此,继续革命的理论提供给了左派的思想武器。

人类走向的目标到那里去?社会靠什么进步?人类走向的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哪怕是需要今后一千年,这也是一个目标。同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进步动力,就是革命。比如,当代中国左派推翻了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完成这一步革命后,还需要革命吗?社会需求是不可能满足于现状,它们总是要不断地前进。比如,之后要争取经济平等,有了经济的平等,还需要争取民主自由。革命者成为左派,永远的革命者,不能只满足于社会的现状,只能是永远地追求社会进步。  

革命的形式是有多种,有不少同志认为革命就是剧烈的暴力,是战争。这是非常大的思想误区。推动社会进步不会只是战争一种手段,中国曾经有过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一种形式,我们都知道文革他不是激烈战争,而是相对激烈的社会与思想领域的革命。  

最近几十年期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各方面效率的提升,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的普及,导致人类的组织能力与信息传播能力无限扩张。当下发生的任何一件爆炸性事情,都可能在一个小时后传遍全世界。同时互联网能够把拥有共同理念与思想的人们一群群地团结起来,任何信息瞬间传达。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在革命运动的效率上,街头革命成为了近几十年来世界革命形式的主角。文革、64、颜色革命等模式将会成为主流。但就算如此,这里还是不能排除其它的革命形式的作用。因此,需要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做出各种革命的选择,完全不能排除武装革命或者其它形式的可能性,起码在目前非洲或者南美部分地区还是存在武装革命的土壤。  

在写这篇文章的前面,笔者经过了大量的对中国社会现状看法的调查。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国现状不可能维持很久。因此搞清楚主要的革命形式就显得相当地必要。  

上面提到了颜色革命与“64”,但我们知道它们是以西方帝国主义为主导,妄图颠覆某一国或者异己者而策动的革命,与我们共产主义者所持有的革命理想完全不同,颜色革命很多地方导致了该国社会直接退步,这就是明证。但从共产主义者眼光来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其中必定有所不足,且是资本帝国主义革了一些后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命,这些运动完全可以理解相互对咬的结果。当然,任何这样的群众运动都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糟粕中也隐藏着大量的进步因素,比如上世纪发生在中国的“64”,就存在着反腐败、反官倒的革命要求,当然遗憾的是这场运动被一些非进步因素所主导,甚至被劫持。  

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维持目前状态不会很久,但同时另一个问题就浮出了水面。也就是,下一次“64”将被谁主导,或者有可能将再次被劫持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型的或者暗藏的政治力量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有型的官僚资产阶级,它们控制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拥有强大的专政机器,以及极大部分的舆论媒体与物资,控制着政权,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但同时,他们越来越令人民失望,以至他们任何的语言表达都被当作撒谎,并且直接导致了人民新三座大山压顶,他们是一部制造不公平与贪官污吏的机器。长远看,他们时间已经不多了,被人民抛弃就在今后很短的时期里。  

其二,是半公开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以及民运分子,他们占据了一定的物资,甚至有国外资助,也有小部分公开的舆论阵地。并且在经济领域掌握着主流位置,在政治上能够影响到中国未来走向,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同时,由于他们复杂的国外背景,以及已经败形毕露的经济政策,人民的新三座大山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所赐,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等产业化。所以一部分群众也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些人的反动性。特别是有国外背景这一条,不得不使人们怀疑他们妄图想把中国领向帝国主义经济殖民地。  

其三,为左派,左派是三支力量中最弱的一支,在近年由于人民受到逐步加重的压迫,致使左派人数成几何级扩张。就算如此,左派仍旧是最弱的一支政治力量。他们几乎一无物资,一无稳定的舆论阵地,且由于先前所掌握的无产阶级政权被官僚资产阶级颠覆,不少失去分辨能力的群众还把他们归类到现政权一边,但随着时间的推延,这种误解会逐步消除。目前只拥有些许组织能力。  

如果中国还有第四种政治力量的话,那就是最近二十年来新崛起的民族主义,但由于民族主义本身特征,也就是可以依附到左右不同理论里,且没有民族主义自己的系列理论指导,全世界都不存在独立的民族主义系列理论,所以他们被以上三种政治力量所消化。但就目前中国看,民族主义几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以及民运分子的天敌,因为后者有国外背景,他们现实与内在也有动力让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中国民族主义者能够兼顾到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以及还能有部分道德感的话,他们自然地选择到左派阵营。但有部分丧失了道德观念,以至不再区分中国上层买办滋生的原因,甚至民族主义信念与现实脱节竟然继续支持官僚资产阶级的买办政权。当然,这部分人也可能是认识水平所限制的关系。  

由于民族主义不能成为单独力量,所以在下一次的“64”中,能够决定中国的只有这三种力量,也就是官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自由化民运分子以及左派。  

笔者也听到过一些同志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民运分子的一些分析,认为他们在中国没有力量。事实这样理解完全错误。从历史看,他们有力量劫持上次运动,就有力量继续劫持下一次运动,且他们可能会以各种面目出现,未必就是上一次的面目,扛着民主自由的大旗,既能蒙蔽群众,而且他们的政治主张也为官僚资产阶级铺垫了一条安全撤退的捷径。参照前苏联的例子,很多前苏共领导人就摇身一变,成了民主先锋。这两股力量存在着合流的可能性,而且概率是非常地高。其中因素相当地容易理解,现政权的特权阶级,面对不得不改变的体制,他们需要保护自己与家族以及一大笔已经捞够了的财富,他们不可能甘心这一切毁灭,非常可能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民运分子合流。利用掌握的手中权力,两者一拍即合,他们转眼成中国的民主先锋,而资产阶级自由化民运分子与它们合流走上中国政治前台,控制中国政权。  

为了避免的以上的悲剧,为了避免千万种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任何一种不符合中国与中国人民利益的结果发生,左派只能与之赛跑。在下一次运动到来前夕,完成自己的力量组合。否则任由其它两种力量左右中国,则必定是另一场灾难。要制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左派必定要有人拉出去,要站在一起比人数。假设一起站出去一百万人,左派占到八十万,那就是胜利,说明人民站在了左派一边,中国人民再一次选择了左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