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中国的海外投资安全与保护

火烧 2008-07-20 00:00:00 国际纵横 1031
文章探讨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分析原因并强调加强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关注海外投资安全与保护策略。
中国的海外投资安全与保护 (2007-04-30 09:48:03)

随着全球化的竞争,中国对海外投资额也逐年上涨,并形成了自己的海外资产。应该说,海外投资和海外资产是一国经济大规模发展的必然需求。海外投资一方面可以避免国内市场饱和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也是为本国取得国外市场和资源的必要手段。购买矿山油井等海外资源,不仅可以实现保值增值,而且可以化解原材料价格暴涨所带来的风险。近年的石油价格和铁矿石价格暴涨已经给中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直接控股油田和矿山,则可以把这些风险化解于无形。同时,企业在海外成立分支机构和直接设厂则可以避免贸易磨擦和倾销争端。

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拥有庞大的海外资产。日本截至05年末净海外资产总额为180.70万亿日圆(1.61万亿美元),连续第15年成为全球海外资产最大持有国。海外总资产年增16.7%至506.19万亿日圆(4.52万亿美元),其海外资产收益额已经超过国内资产收益额,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日本。海外投资既是保存增值财富的手段,也成为一国发展控制源头资源和下游市场所必需的手段。为了保护各国自有的海外资产,除日本依靠美国外,美英法等国家无不保有一支强大的具有海外作战能力的兵力,以保护本国的财产和侨民的人身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扩大市场和购买海外资源,中国的海外投资额和海外资产也逐年增加。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6.2亿美元,截至同年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约370亿美元,但与英美日本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无法相比,日本仅1989年一年的对外投资额就达到675亿美元。

虽然中国的对外投资才刚刚起步,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相比,遇到的安全问题却十分剧烈。不完全统计近年发生的安全问题就有西班牙烧鞋事件、巴基斯坦工程人员遇害、阿富汗施工人员遇袭、尼日利亚工人被绑架……,直到最近的埃塞俄比亚中国工人遇袭事件。这是近年来中国在海外投资人员伤亡最大、经济损失惨重的一次事件,目前还有7位同胞生死未明。应该说,中国海外投资保护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不但国家的财产白白受到损失、人民的生命时时受到威胁,而且连已有的海外投资经济成果都有可能化为乌有。

概括来说,近年中国海外投资遭遇安全问题有以下原因:

1、中国出国人数急剧上升、基数越来越大,在客观上导致中国人在海外遭受袭击侵害的频率随之上升,但这并非最主要的原因。如前文所言,英美日本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投资远超过我们,但它们的海外投资安全却不是主要问题。

2、相对而言,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援建项目大多数集中在局势动荡、比较危险的地区,如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等地。但这也同样并非是主要原因。比如英美公司在尼日利亚、阿富汗这些地区同样有很多项目,而且和当地民众的关系不如中国人友好,却没有遇到同样的事件。

3、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排挤心理。西方欧美国家是传统的经济强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力的增强,逐渐影响到西方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难免引起他人的嫉恨。西班牙烧鞋事件和近期意大利辱华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

4、恐怖分子有针对性的行为。从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的事件来看,不排除有部分是恐怖分子针对中国海外投资发生的行为,这些恐怖组织得到幕后势力的支持,攻击中国的海外投资。有些人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所以一方面针对中国海外投资进行破坏,打断中国“走出去”的进程,从而干扰和阻滞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打断中国与他国的经济合作,破坏中国与他国的关系,从而打断中国“经济先行”的战略部署,达到阻止中国在海外发挥政治影响的目的。应该说,这些组织的用心和手法是相当险恶和歹毒的。

针对我国的海外投资安全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现状,我国海外投资安全问题解决总的思路应该是: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为主,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框架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军事力量,提高海外工作人员和侨胞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用多重手段确保中国海外投资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多方面措施:

1、加强防范意识。提高海外工作人员和侨胞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海外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遇到突发事件知道如何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安全问题,预防为主。

2、加强情报工作。从最近的几次事件来看,中国驻当地企业和使馆在事件发生前一无所知,事情发生后才忙去补救已经太迟了。以后对于中国投资和援建的地区,使馆和企业应加强和当地社会各阶层的联系。特别是对高危险地区,有风吹草动我们能及时掌握,在事件发生前做好预防,就能大大降低发生安全问题的风险。不仅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后驻外机构和中资企业也要在当地发展“军民鱼水情”,提高预警能力,这是防范危机发生的最好解决方法。

3、加强与驻在国政府的紧密合作,由所在国政府提供兵力保护。从实际情况来看,所在国的政府军通常战斗力比较弱,例如这次的埃塞俄比亚事件,当地军队在事件中一触即溃。因此中国政府可借机加强与所在国政府的军事间合作,派遣顾问对所在国军队加强培训,提高政府军的战斗力。适当的提供重武器和在工地周围设置防御工事也是很好的措施。由本地政府军充当第一层的保护工作。

4、寓军于民,以民养军。参照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做法,成立民间的保安公司,保安公司职员由退伍解放军军人担任,为中国企业和投资项目提供保护。保安人员主要持轻武器,着便装,以免引起所在国民众的反感。一方面可以解决退伍官兵的就业,一方面增强了海外投资的安全,同时保安公司便于在海外长期执行任务。保安公司可以充当第二层的保护工作。

5、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对于某些在特别危险地区执行任务的企业,可以采取第三重防范措施,就是提高海外员工自身的防范能力。平时企业注意吸收退伍军人就业,同时定期对员工进行军训。派往高危地区执行任务时,对人选事先进行筛选,由退伍军人充当海外施工的骨干,如经理、主管等,一般人员也尽可能选择有军事经验人员如民兵武警等充当,其他人员出发前集中进行短期军训,配发轻武器,各部门按照连排班的方式编组,并指定指挥人员,一旦遇袭可在上级指挥下迅速有组织的投入战斗,作为第三层的保护方案。

6、引蛇出洞。通过正规军、保安公司、自卫队的三级形式,建立起类似于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地方部队、赤卫队的三级防范体制,各级组织密切配合,做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在建立三级防范体制的基础上,对于某些反复遇袭的高危地区,可以采用引蛇出洞的做法,针对对方目标,设好埋伏,引诱对方上钩,打几次伏击战,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斩断幕后的黑手。经过一两次全歼对方的纪录后,自然没有人再敢挑衅中国的海外资产和投资。

7、强化驻外使馆的作用。让驻外使馆成为力量的倍增器,要求每个驻外使馆工作人员都把自己当成是国家的代表,主动做好通报、维护、拓展工作,与当地的社会各阶层、各组织都结下深厚的友谊,广交朋友,让当地人民都关心、热爱我们的项目。同时把当地分散的侨胞组织起来,加强统战工作,深根固本,广布耳目。要求驻外使馆不仅是大使馆,而且要起到播种机、宣传队、和谐器的作用。做到当地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们的驻外使馆总是第一时间知道,并及时通报我们的驻外人员。就像抗日战争时期一样,让恐怖分子成为聋子、瞎子、瘸子,而我们则融入当地民众的汪洋大海。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紧密融为一体,则不仅任何恐怖组织都不可能出其不意的对我们发动袭击,而且任何恐怖势力都将在我们面前无所遁形。这不仅是保护我们海外资产的需要,也是推广和谐世界的需要。

8、制度防范。随着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不断拓展,驻外工作人员、机构、侨胞也不断增加,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驻外安全防范体系,包括抚恤制度、保密制度、保卫制度、应急机制、自救制度等。通过防范体系,在事件发生前防范其发生、在发生时能及时应对、在发生后能及时补救,将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损失降到最小。原则是预防为主、补救为辅。

9、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有庞大的海外利益,之所以遇到的安全问题少,是因为它们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海外投射军事力量,这是对威胁自身海外利益的一种威慑,也是保护自身海外利益的终极手段。如果中国能拥有自己的航母,并开行到拥有海外利益的地区,是对恐怖势力的最好威慑,能够更好的保障中国的海外投资和资产利益。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对于海外安全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政治问题只能主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滥用武力就有可能重蹈美国的覆辙。所以直接派兵的做法至少目前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多的应该在联合国框架内行事,同时海军也可以通过友好访问的形式在友好国家港口驻扎,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如果直接派出地面部队在当地保护我们的企业和投资,相当于在他人国土上出现了一个由外国军队看护的本国人不可进入的禁区,将会勾起深受殖民主义之害的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不愉快的回忆,同时激起西方各国对“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大肆渲染,政治上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有可能抵消我们海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从另一个角度说,也说明我们的行动确实触及了某些集团的利益,所以才会招致对方的攻击,这时候我们恰恰不能自乱阵脚,而应当冷静应对。因此只要我们的行动吻合所在国的利益、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同时我们又有所准备和防范,我们在海外的投资和利益是一定能站住脚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最后,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