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防止共产主义事业颠覆
——防止共产主义事业颠覆
2008-7-19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张全景《对苏联亡党亡国的几点思考》是一篇好文章。文章说:我们访俄后对苏共失败的原因概括了四句话: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是主要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主要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主要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现实原因是主要的。在诸多原因中,必然有一种是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从根本上来说,问题主要出在苏共党内。
从社会形态来看,1949年的中国与1917年的俄罗斯有着极为近似的意识形态。到毛泽东、斯大林去世后,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只是由于革命家关注问题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略有不同。也就是说,中国、俄罗斯都属于封建专制政体,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防止资产阶级复辟的建设和组织措施,都缺乏资产阶级文明对社会的深刻影响,而社会主义革命由于公民的自主意识、经济基础不强,未能形成真正抗衡统治阶级的民主力量。
当然,真正形成抗衡私有专制力量只能进入社会主义成熟阶段,需要长期的人民运动积累社会能量。这也是当前共产主义事业需要建设的重要基础。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一再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和苏共的光荣历史。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袖是他们复辟,建立个人王朝的基本步骤。到戈尔巴乔夫则走向极端,他的“新思维”和“民主化”、“公开性”,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义。赫鲁晓夫靠反对“个人迷信”上台,但上台后搞“个人迷信”比斯大林更严重,有过之而无不及。勃列日涅夫也是独断专行,党风进一步败坏,他本人热衷于追求表面荣誉和奖赏,在其执政期间竟然得到200多枚各种勋章,在他死后的送葬行列中,为他抬各种勋章、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党的思想教育长期无人过问,党的组织生活涣散,丢掉了批评自我批评。许多党员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迷失了前进方向,相当多的人入党不是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奋斗,而是为了自己在仕途上、物质上捞取好处,这就说明苏共经过35年的蜕变,党员的质量严重下降,理想信念动摇了、瓦解了。可见,单纯追求党员数量、忽视质量是多么可怕!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化”、“公开性”,是抽掉了阶级性的民主和公开,其实质只能是对反苏反共的人实行民主、公开,对拥护苏共、维护苏联而反对他倒行逆施的人,则千方百计进行打击,就连宣布共产党解散这样天大的事情,也是由他个人做出的。这样的党必然会失去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必然会失去党内和群众的监督,怎么能不失败呢?
戈尔巴乔夫时期,以各种借口推行其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他上任不久就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新增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8人,撤职2人。更换了部长会议主席和6位副主席,撤换了40多名党中央和政府部长,近100名州委书记。有的材料说,短短几年内,150个边疆区、州、直辖市委的书记被更换了92.5%。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参加劳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联共(布)党史中专门讲了安泰与大地母亲的故事,深刻阐述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列宁说过,那些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也不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需要伟大的党领袖,高瞻远瞩,既不盲目排外,也不一厢情愿像英国布莱尔那样跟着帝国主义后面跑,坚决走毛泽东路线,靠人民战争、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奋发图强,通过人民共同进步,提高人民自身的水平:理论水平、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任何人也无法扶起新生婴儿,她需要自身不断进步。
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就是靠先进的政党,无私地培养人民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力量,把无产阶级培养成解救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这就是政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