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水浒》:解放思想下梁山

火烧 2008-07-15 00:00:00 文艺新生 1030
文章深入分析《水浒》中宋江如何通过解放思想实现招安,从聚义堂到忠义堂的转变,揭示梁山英雄最终归顺朝廷的深层原因,体现思想解放与投降史的双重主题。

    水泊梁山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一段人民反抗统治集团最为著名的斗争史,充满了各种传奇浪漫色彩,因此也被写成了著名小说《水浒》,至于内容就不说了,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

    如果单纯看这部小说,应该是一部可歌可泣英雄史,也应该是一部人民反抗压迫斗争的悲剧。但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既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更是一部“投降史”!人民反抗压迫斗争在“思想解放”后最终投降,归顺曾经压迫他们的朝廷,使梁山英雄们聚义本来目的发生了本质变化。这部小说,也可以说这部人民的抗争史始终都是在围绕着主人公宋江来描述的,宋江本是朝廷小吏,受了朝廷奸人的迫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梁山绿林好汉抬着请进了梁山。如果单从个人性格来看,宋江这人喜交结朋友,善施小恩小惠,不容易得罪人,是一个很会在社会上行事的人。不过在他的心里,朋友不过是小结,而大结则是他梦寐以求的报效朝廷,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这才是他真正的宏图。至于那个统治阶级腐败,奸臣当道,皇帝昏庸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宋江要得是实现他个人的所谓“忠孝礼仪”、“三纲五常”,以名留青史。

解放思想

   宋江虽上了梁山,威望也很高,但是梁山是晁盖一手建立的,在梁山众好汉之间有着极高的威望和迫力,因此宋江这时只能将他报效的理想深埋心中,打着替天行道这一旗号,杀富济贫,与朝廷做斗争。但也许命运和宋江开了个玩笑,晁盖在做了山大王后不久就“因公去世”,宋江这个二把手理所当然的就成为了梁山的老总,成了一把手,大权在握,可以实现的他的宏图雄志了。他梦想着有一天朝廷招安,做了大官,不仅可以报效朝廷也可明留青史,这应该就是在他做了梁山大哥后所想的曲线救国!

    “聚义堂”改成“忠义堂 ”,众人也都不懂他的深意,以为只要他还拿晁大哥当回事,还‘替天行道’,这就不算什么,无非就是改两个字,因此好汉们都没在意。聚义改忠义,也就意味着今后好汉们最终目标发生变化,那就是忠君仁义,只不过那些好汉文化低,底子浅,没能体会里面的深刻寓意!

     想方设法找来卢俊义做了二当家,卢是官宦出身,自然不会反对招安,且在上流社会具有一定的势力和人脉,便于沟通,也可以为宋江的身上添加几分色彩。吴用读书出身,对封建礼仪君臣之纲必然还有好感,必然也不会反对招安,所以做了三把手。宋江把支持招安的嫡系安插进了领导阶层,掌控了权力,也就是为今后顺利归降做了最大的权力铺垫!

    形成了领导核心,又提出了新的口号。宋江的权力稳坐泰山,虽然旗帜还打着“替天行道”,旁边打着“忠义双全”,如从表面上他们并没有多大的矛盾,这就是“特色”,一个具有梁山“特色”的替天行道,不过门口的那“替天行道”几个字就成了摆设。在下面宋江却干的是招安的勾当,他是一门心思的想招安,,要把招安进行到底,坚决以“招安”为中心,发展具有梁山“特色”的替天行道,甚至通过各种手段,连皇帝身边的红人——妓女——都巴结。呵呵,管他妓女还是奸臣,只要能招安,就成。。。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梁山的思想彻底解放了,为今后投降招安彻底打通道路。

归顺投降

   以前曾经反抗的朝廷,现在要归顺;过去曾深恶痛绝的昏庸的皇帝和贪官,现在要降服;从前反对的三纲五常现在要把他捡回来,还要供着,遵守服从。

   宋江对手下的好汉不停的灌输:现在皇帝之所以屡屡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举动,是因为受了奸人迷惑,相信皇帝会有醒悟的一天,要大伙归顺朝廷,忠君报国,名流青史。同时还给他手下的兄弟们不断的输入新思想:现在大家聚义梁山,始终都是“匪”,是没有天日没有未来的,要想重见天日,就必须得到“社会”(统治阶级)承认,由匪转正。实际上,即使按照宋江的这种思维与逻辑,如果统治阶级就算是奴隶主,也会投降归顺,因为它可以留名青史,荣华富贵。

   既然投降了,那过去仇恨的,现在就必须化解,甚至的去爱。过去认为错的,现在就必须认为是对的,过去认为是无理的,现在就必须认为是有理的,过去认为是丑的,现在就必须认为是美的。因此,被宋江等好汉们痛恨的奸臣蔡京高俅,宋江同样要行跪拜之礼、卑恭居膝,因为宋江在投降后,与高俅蔡京就是同行同事了,没有敌我之分,只有上下等级之别。宋江自归顺投降后,既没有察觉奸臣的恶毒之计,更为了表达投降归顺的决心,立刻攻打过去同性质的方腊起义军,变为镇压人民的郐之手。

  不过历史上投降派的带来结果总不是很好,梁山的好汉们最后死的死,散的散,最后这个一心想归附朝廷,想做忠君仁臣的宋江也死于朝廷之手。

     从政治角度来看,《水浒》意态倾向,——关键是国人中很多人又精于宋江之道,由此才有《水浒》中的宋江式的艺术形象,再联系古今中外的革命夭折的实际情形,一切不是很清楚吗!

一是,大凡私欲熏心的领导者 ——宋江这类人,必然是个投降派,一旦掌权,就必然用一种新的什么名义,修改当初那些——让广大群众起来的——革命原则和口号,从而走到反面去,使自己成为新的剥削统治者;这是世界历史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投降方式——背叛本来的原则和道义。

 二是宋江这类人物,一旦长期谋夺仍掌权不成,就会走同晁盖是相反的路线,把晁盖排除在108人之外,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倚自己“山头”的实力,要挟强势统治者“招安”;这是直接意义上的投降。

三是告诉广大群众,人民革命的成功,必需有远志大向,否则,是容易被人引入岐途的

   可能到死宋江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他的结局会是这样,他可能不后悔,因为他把梁山兄弟们的思想解放了,也许他很后悔,后悔他没有清君侧,没有杀贪官,再好好孝敬皇帝,做一个忠君之人!

———————————————————————————————————

附:“《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毛泽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