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改革开放”是否已经背离邓小平理论?

火烧 2008-07-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改革开放是否背离邓小平理论,强调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分析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呼吁坚持正确方向以促进中国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是否已经背离邓小平理论?

  ——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之思考

忠言 文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创建了崭新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新中国改变了东方和整个世界的格局,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以日新月异的强健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经过30年来的改革,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30年来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一些人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存在着片面、形而上学、曲解甚至歪曲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改革开放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社会也会取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而不至于出现目前两极分化、腐败丛生、社会道德沦丧,甚至出现执政能力危机等严重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有一个口号叫“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也很有必要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适用于任何人,它不仅适合于毛泽东,也适合于党和国家的任何领导人,谁也没有搞特殊的权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邓小平理论的一些重要内容,有的是很重要的核心内容,并结合他的理论思考我们的改革现实。这对于坚持正确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老祖宗不能丢啊!”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也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他曾“三起三落”,但毛泽东同志一直对邓小平寄于厚望。他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还说:“从许多方面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要继续发展。”

               由邓小平主持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介,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伟大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

               但是,30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有一种把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潮,说改革开放好,就否定建国后到1976年毛泽东时代的伟大功绩。这绝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毛泽东建国后的建设基础,何来后来的改革开放?更有一些精英,歪曲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视为资本主义的旗手和通往资本主义“天堂”的敲门砖,企图对党和人民进行绑架和强奸,以达到他们彻底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

          
               (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可动摇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写入我国宪法,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党的领导是核心,人民民主专政是手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保证,互相连贯,相辅相成。邓小平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邓小平说:“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肯定了从建国到1978年的成绩很大。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这一点。”邓小平特别强调:“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回顾30年改革开放,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的如何?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经济被大批地破产、股份化、私有化,农村集体经济几乎当然无存。我们的社会主义根基公有制被破坏,大厦岂能牢固?


               (三)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还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他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他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治富是全体人民共同治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哪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本质不同。

                回顾30年来的改革成果,中国贫富差距巨大,两极分化严重,中国基尼系数达到0,5,远远超过0。4的警戒线,成为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第二国家。20 %的少数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而那些“精英”和经济学家们,还在那里高喊“中国根本不存在两极分化”,看来他们是成心要与大多数中国人为敌。

   
              (四)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邓小平在强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他说:“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我们搞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

               改革开放之初,关于一部分人先富问题,他是这样完整论述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勤劳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先好起来,就必然地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可见邓小平始终强调的还是共同富裕。

               他还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上邪路了。”他特别提醒全党:“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回顾30年来的改革,少数人富裕之后并没有带动多数人富裕起来,这里存在政策导向的严重失误。私有化的泛滥导致剥削现象死灰复燃,山西等地黑砖窑奴工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严重存在,绝非个别。 许多普通群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邓小平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特别强调:“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回顾30年来的改革,社会道德滑坡,腐败贿赂横行,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荣辱颠倒,是非不分,连新闻都难辩真假,欺诈豪夺成为能耐,流氓文化成为时尚。国民精神和民族文化几乎坍塌。              

              
               重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论述,再看看我们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真让我们冒出一身冷汗。思考我们30年来的改革成绩与失误,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谁规定,只可以反思改革开放之前,而不许反思改革开放之后,天下不应该有这样的道理。因为改革是为了更好,而不是为了更坏,所以不必要害怕反思,不可一味地唱赞歌。否则,毁掉的不仅仅是执政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相关文章

  • 美联储的扭曲操作是指鹿为马式的宽松
  • 李炳炎: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机制化解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
  • 毛时代载人航天被下马的真相--读《曙光号全解密》的杂感(修改稿)
  • 时殷弘先生和林治波先生的言路哪个更应‘当广不当狭’
  • 发改委内外有别 惹民怨引火烧身—2011-4-21至22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 卢麒元:毒馒头与粮食危机
  • 毛主席立啥大义凛然斩头誓?
  • 王二路:“七一”三想
  • 刘仰:被美化的程序正义
  • 黄尔文:文字严谨的口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再致白阳:关于“救党保国”口号的讨论
  • 地藏王菩萨:亡党移民,是汉奸国贼的天堂还是坟场?
  • 郎咸平:谁在制造经济恐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